微生物蛋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重构食品供应链,商业化加速开探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食品 2025 年 08 月 30 日 微生物蛋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推荐 (首次) 重构食品供应链,商业化加速开探 ❑ 引言:微生物蛋白风起。2022 年总书记提出“大食物观”,而微生物蛋白依托微生物生产蛋白,即是“大食物观”下对未来食品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近年来突破性进展频出,从酵母蛋白获批新食品原料,到国内龙头先后获批美国GRAS 认证,商业化稳步推进。如何理解微生物蛋白发展阶段与潜力、前瞻把握相关投资机会?本报告系统梳理相关概念、剖析潜力与机会,欢迎阅读! ❑ 微生物蛋白:新技术赋能下更加营养均衡、高效清洁的蛋白新选择。当前中国市场优质蛋白需求持续攀升,但供给端植物蛋白存在进口依赖,动物蛋白则产能受限且环保不足,总体而言优质蛋白供需存在缺口。而替代蛋白基于新食品技术制造,核心优势在于营养均衡、高效清洁,中长期看技术成熟、成本下行,有望成为破局之法、对传统蛋白生产形成降维打击。其中微生物蛋白是替代蛋白的子类,凭借技术优越性脱颖而出,可开发出符合特定属性要求的蛋白,且生产效率高、潜在降本空间更大,当前商业化正在加速推进中。 ❑ 阶段与潜力:导入验证期,商业化正加速,有望孕育 600 亿蓝海增量。微生物蛋白在食品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 1985 年英国企业 Quorn 开发制作的咸味馅饼,后行业先驱陆续在 2010s 前瞻性布局该领域,2020 年起食品级商业化落地加速,目前处于导入验证期。微生物蛋白有生物质发酵、精密发酵两大技术路径,前者定向筛选目标微生物,后者经基因编辑或诱变修饰对微生物进行设计改造、技术难度更高,相应地前者商业成熟度更高、肉乳制品为热门布局领域,后者进度略有滞后、产品为功能性蛋白多作为添加剂或培养基成分、附加值更高。潜力空间上,我们测算,中性预期 2035 年中国微生物蛋白原料出厂端市场规模约 600 亿元,而核心催化主要看一是技术进步、推出爆品加快渗透,二是若政策补贴支持其替代传统动物蛋白则空间进一步打开。 ❑ 企业布局:创业型长于技术创新,传统赛道龙头具备资金及业务协同优势。 ➢ 创业型:灵活创新,技术引领。头部创业型企业长于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如英国 Quorn 早在 1960s 即高通量筛选出丝状镰刀菌并基于此开发肉类产品;美国 Impossible Food 引领精密发酵技术,开发植物血红蛋白用于改善植物肉风味色泽。在中国,以昌进生物、蘑米生物为代表的创业型企业研发进度紧跟先驱步伐,多款蛋白产品通过美国 GRAS 认证、商业化量产在即。 ➢ 快消品/肉制品龙头:轻资产入局,渠道和品牌优势可复用。快消品企业和传统肉企无技术优势,多采用投资、合作开发产品等轻资产方式布局,如雀巢等快消品企业和美国精密发酵乳清蛋白先驱企业 Perfect Day 合作研发无动物源乳制品,品牌为产品背书、复用渠道优势,在美国部分地区销售测试。 ➢ 发酵龙头:躬身入局、自建产能,具备菌种、技术、设备等协同优势。百威英博、安琪酵母等发酵龙头积累下工业化发酵经验和知识,基于业务协同性躬身入局。国内安琪、富祥率先自建万吨级产能,量级远高于创业型企业。 ❑ 格局展望:技术为核心竞争要素,头部创业型企业和发酵龙头兼具技术和资金优势、预计竞争占优。技术是贯穿微生物蛋白企业全发展阶段的底层竞争要素,决定能否成功研发并中试放大、能否通过法规审批、能否开发出物美价廉的终端产品。另外产能通过资金要求拉高进驻门槛、建设周期巩固先发优势,且产能上量有助于释放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利好先发者更快进入经营正循环。头部创业型企业易获融资助力,发酵大厂兼具产业化发酵技术协同和强自造血能力,两类企业预计在竞争中占优。 ❑ 投资建议:微生物蛋白前景广阔,蓄势待发,建议关注安琪酵母、富祥药业。百亿级蓝海市场,技术为核心竞争要素,产能强化先发优势,建议关注有望率先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安琪酵母与富祥药业。1)安琪酵母依托业务协同性发展酵母蛋白,奠定产业链综合成本优势,蛋白率先获批、5 万吨产能在建、与客户共研终端产品中,若后续推出爆品,有望快速上量、成为收入增长新引擎。2)富祥药业与高校合作突破菌株选育难点,发挥制药业务协同推进量产及海外商业化,2 万吨产能预计 26 年投产,旗下未冉蛋白新食品原料注册批文获批预期积极,国内商业化正在蓄力。 ❑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消费者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梳理相关企业及信息或有遗漏。 证券分析师:欧阳予 邮箱:ouyangyu@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20070001 证券分析师:范子盼 邮箱:fanzipan@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20090001 证券分析师:严晓思 邮箱:yanxiaosi@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24070015 证券分析师:董广阳 邮箱:dongguangyang@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18040001 行业基本数据 占比% 股票家数(只) 66 0.01 总市值(亿元) 7,988.89 0.70 流通市值(亿元) 7,370.76 0.80 相对指数表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3.4% 5.0% 30.5% 相对表现 -2.7% -7.7% -3.0% 相关研究报告 《多快好省,零食量贩店的崛起与突围——休闲零食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3-03-01 《调味品及餐饮供应链趋势与机会——调味品专家论坛演讲实录》 2022-09-13 《复合调味料行业专题报告系列二:从海外复盘,看路径终局》 2022-09-02 -4%12%27%43%24/0824/1125/0125/0425/0625/082024-08-28~2025-08-28食品沪深300华创证券研究所 微生物蛋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本文亮点在于:1)系统性梳理微生物蛋白。微生物蛋白是相对新兴的概念,本文通过广泛的资料搜集,明晰了微生物蛋白的分类、技术路径、底层表达平台、终端应用、政策审批、代表性布局厂商等。2)深入研究微生物蛋白技术流程和企业发展进程,研判行业核心竞争要素。技术是贯穿企业发展各阶段的核心竞争要素,决定能否成功研发并中试放大、能否通过安全性检验、能否开发出口感好且有价格优势的终端产品,而产能巩固先发优势,一是产能建设需要亿元级资金投入,拉高行业进驻门槛;二是需要一定建设周期,因而后发者追超先发者存在时间障碍;三是产能上量有助于释放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利好产品销售,更快进入经营正循环中。预计兼具技术和资金优势的头部创业型企业和传统发酵龙头在竞争中较为占优。3)结合现状,给出商业化发展建议。考虑到目前微生物蛋白的消费者认知度尚低,企业需要围绕消费场景、人群、产品、渠道等要素发力,如开发产品可率先从专业场景入手、做好产品命名和消费者沟通、率先从餐饮、高势能零售等渠道切入。 投资逻辑 微生物蛋白广阔蓝海市场,成长在即
[华创证券]:微生物蛋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重构食品供应链,商业化加速开探,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89M,页数4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