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点评:碳酸锂低成本优势凸显,锂价上涨有望带来高业绩弹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8月24日优于大市永兴材料(002756.SZ)——半年报点评碳酸锂低成本优势凸显,锂价上涨有望带来高业绩弹性核心观点公司研究·财报点评钢铁·特钢Ⅱ证券分析师:刘孟峦证券分析师:杨耀洪010-88005312021-60933161liumengluan@guosen.com.cnyangyaohong@guosen.com.cnS0980520040001S0980520040005基础数据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合理估值收盘价34.92 元总市值/流通市值18825/13574 百万元52 周最高价/最低价50.64/28.70 元近 3 个月日均成交额399.94 百万元市场走势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相关研究报告《永兴材料(002756.SZ)年报点评:锂业务成本优势突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2025-03-25《永兴材料(002756.SZ)三季报点评:锂盐业务成本优势凸显,特钢业务经营保持稳定》 ——2024-10-31《永兴材料(002756.SZ)半年报点评:锂盐成本进一步优化,特钢毛利维持在较高水平》 ——2024-09-01《永兴材料(002756.SZ)年报点评:锂盐成本持续优化,特钢业务稳中有升》 ——2024-05-05《永兴材料(002756.SZ)—2023 年三季报点评-碳酸锂销量、单吨净利环比双提升》 ——2023-11-02公司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36.93 亿元,同比-17.78%;实现归母净利润 4.01 亿元,同比-47.84%;实现扣非净利润 3.26 亿元,同比-45.96%。25Q2 实现营收 19.05 亿元,同比-13.10%,环比+6.50%;实现归母净利润 2.09亿元,同比-30.26%,环比+9.39%;实现扣非净利润 1.45 亿元,同比-51.09%,环比-20.28%。公司 25Q2 计入约 6000 万元政府补助,使得归母净利润环比仍有所提升。锂电新能源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碳酸锂销量 12050 吨,据测算,公司碳酸锂单吨营业成本仅为 5 万元/吨左右,成本优势突出;即使二季度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最低跌至 6 万元/吨(含税)以下的时候,公司碳酸锂业务也不会亏损;目前国内碳酸锂价格快速反弹,公司碳酸锂业务能够享受到较高的业绩弹性。锂电新能源业务重点项目方面:1)花桥矿业完成采矿权许可证的变更登记,证载生产规模由 300 万吨/年变更为 900 万吨/年,矿山改扩建项目相关工作正持续推进;2)矿石原料输送项目已完成立项备案,审批手续正在推进中;3)永诚锂业 300 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4)永兴新能源锂云母绿色智能高效提锂综合技改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特钢新材料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特钢新材料业务以深化成本管控、提高产品单吨毛利、提高关键市场占有率为首要任务,进一步优化供销体系管理,挖掘降本增效潜力。特钢新材料业务于上半年实现营收 28.31 亿元,同比-6.28%,实现毛利率 11.52%,同比减少 0.79 个百分点;其中核电钢、汽车用高纯钢、气阀钢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量同比提高,关键市场占有率有效提升。我们预计 2025 年公司吨钢毛利有望维持在 2000 元/吨左右。利润分配预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 元人民币(含税),共计分配现金红利约 1.59 亿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 39.66%。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超预期。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营收分别为 80.84/89.03/98.10(原预测 81.95/90.58/100.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0.1%/10.1%/1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17/10.58/13.60(原预测 10.57/13.29/16.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7%/29.6%/28.5%;摊薄 EPS 分别为 1.51/1.96/2.52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 23/18/14X。公司资源优势突出,成长路径清晰,锂业务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能够有效应对锂价下跌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营业收入(百万元)12,1898,0748,0848,9039,810(+/-%)-21.8%-33.8%0.1%10.1%10.2%净利润(百万元)3,4071,0438171,0581,360(+/-%)-46.1%-69.4%-21.7%29.6%28.5%每股收益(元)6.321.941.511.962.52EBITMargin31.0%11.2%8.2%10.5%13.1%净资产收益率(ROE)26.2%8.4%6.3%7.7%9.3%市盈率(PE)5.518.023.117.813.8EV/EBITDA5.216.920.015.512.1市净率(PB)1.451.521.461.381.29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注:摊薄每股收益按最新总股本计算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公司发布 2025 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36.93 亿元,同比-17.78%;实现归母净利润 4.01 亿元,同比-47.84%;实现扣非净利润 3.26 亿元,同比-45.96%;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41 亿元,同比-54.63%。25Q2 实现营收 19.05亿元,同比-13.10%,环比+6.50%;实现归母净利润 2.09 亿元,同比-30.26%,环比+9.39%;实现扣非净利润 1.45 亿元,同比-51.09%,环比-20.28%。公司于 25Q2计入约 6000 万元政府补助,使得归母净利润环比仍有所提升。图1: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图2: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锂电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已构建采、选、冶全产业链布局。面对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坚持实施以“终端龙头、优质正极、特色细分和期现结合”的销售策略,销售模式也由原来的现货销售变更为“现货销售为主,期现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与下游优质客户保持稳定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适时、适量开展碳酸锂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另外在降本增效方面,公司对全产业链进行成本精细化管控。在采矿环节,做好原矿精准开采和分类,为后端产业链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在选矿环节,通过优化浮选、回收等工艺,进一步提高产率和收率;在冶炼环节,通过优化混料、焙烧等配方,研发新的除氟、萃取等工艺,提高锂的收率和转晶率;在采购环节,不断优化采购方式及供应商结构,降低采购成本。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碳酸锂销量 12050 吨,根据我们的测算,公司碳酸锂单吨营业成本仅为 5 万元/吨左右,成本优势突出;即使是在二季度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最低跌至 6 万元/吨(含税)以下的时候,公司碳酸锂业务也不会亏损;而目前国内碳酸锂价格快速反弹,公司
[国信证券]:半年报点评:碳酸锂低成本优势凸显,锂价上涨有望带来高业绩弹性,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36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