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行业观点报告:MIM工艺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制造行业或迎来蓝海市场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动态 MIM 工艺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制造行业或迎来蓝海市场 ——人形机器人行业观点报告 [Table_Rating] 增持(维持) [Table_Summary] ◼ 主要观点 1.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简称 MIM)是将现代塑料注射成形技术引进粉末冶金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粉末冶金近净型成型技术 其基本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固体粉末与有机粘结剂均匀混练,经制粒后在加热塑化状态下(~150℃)用注射成形机注进模腔内固化成形,然后用化学或热分解的方法将成形坯中的粘结剂脱除,最后经烧结致密化得到终极产品。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精度高、组织均匀、性能优异,生产本钱低等特点,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疗器械、办公设备、汽车、机械、五金、体育器械、钟表业、兵器及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 2. MIM 工艺适用材料广泛,不同材料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场景 MIM 工艺适用的材料非常广,铁基合金多用于汽车、机械等行业的各类结构件;不锈钢常见于医疗器械、钟表零件;硬质合金适用于各种刀具及钟表、手表相关部件;陶瓷可应用在 IT 电子、日常生活用品、钟表领域;重合金在通讯、日用品行业发挥作用;钛合金用于医疗、航空领域;磁性材料适用于各类磁性能部件;工具钢则应用于各种工具。 3. 根据 MIMO 官网,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产品的费用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选择、零件复杂度、生产批量和后续处理工艺等 1) 不同金属粉末材料价格差异较大。以 2023 年的市场价格为参考,不锈钢(如 316L)大约 140-350 元/公斤;低合金钢大约 70-210元/公斤;高速钢大约 350-700 元/公斤;钛合金大约 700-2100 元/公斤。 2) 零件的几何复杂度对成本有较大影响。复杂零件需要更精细的模具和更长的成型时间,增加了制造成本。简单零件的模具成本可能在几万元,而复杂零件的模具成本可能高达几十万元。 3) 生产批量对单个零件的成本影响显著。MIM 技术适合大批量生产,因为模具成本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被分摊。一般来说,生产批量越大,单个零件的成本越低。 4) 后续工艺也会影响总成本。脱脂和烧结大约 0.7-3.5 元/个零件;热处理视具体工艺而定,通常在 3.5-35 元/个零件;表面处理工艺如电镀、抛光等,费用在 0.7-21 元/个零件。 4. MIM 技术可高效制备复杂精密金属零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可用于制造关节、传感器等关键部件 MIM 在复杂精密结构件生产中能够有效替代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实现更高精度及复杂结构成型,并可满足大规模量产需求。此外,根据人形机器人发布微信公众号,使用 MIM 技术生产的微型齿轮具有模数小、强度高、设计自由度大、成型成本低等优点,这使其在灵巧手指驱动齿轮和仿生手手指连接结构件等应用场景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Table_Industry] 行业: 机械设备 日期: shzqdatemark [Table_Author] 分析师: 吴婷婷 Tel: 021-53686158 E-mail: wutingting@shzq.com SAC 编号: S0870523080001 [Table_QuotePic] 最近一年行业指数与沪深 300 比较 [Table_ReportInfo] 相关报告: 《PEEK 材料下游广泛应用于各高端场景,PEEK 材料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2025 年 08 月 14 日 《周观点:人形机器人产业端利好不断,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板块》 ——2025 年 08 月 12 日 -6%3%11%20%28%36%45%53%62%08/2410/2401/2503/2506/2508/25机械设备沪深3002025年08月19日行业动态 5. 全球 MIM 市场规模已经进入结构性扩张期 根据华经情报网,随着电子产品与汽车工业的创新优化与升级以及MIM 工艺在 3C 电子产品领域的成熟,市场对于 MIM 这种精密金属零部件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2023 年全球金属注射成形(MIM)市场规模达到了 40.19亿美元,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80.98亿美元,2024 至 2030 年间 CAGR 为 10.7%。 6. MIM 工艺或将迎来蓝海市场 随着人形机器人、AI 终端设备、智能穿戴设备、高端消费电子、高端制造等行业发展和升级,对高精度、高复杂性、高强度等零件需求进一步上升,MIM 在精密、复杂、关键零部件生产中的优势将得以进一步凸显,上述领域需求高增,MIM 工艺或迎来蓝海市场。 7. 相关公司进展 1) 福立旺:根据 2024 年年报来源,公司 3C 类精密金属零部件包括充电头、卡托、按键等 MIM 件产品。 2) 统联精密:根据 4 月 23 日 ifind 来源,2024 年,受益于大客户产品迭代更新,大客户的 MIM 精密零部件需求有所增长,但同时,公司折叠屏手机客户铰链 MIM 精密零部件的需求发生波动,公司整体 MIM 精密零部件的需求相比同期相对平稳。在钛合金材料方面公司获得了相关的喂料开发发明专利,并且拥有通过MIM和3D打印加工生产经验。根据 2025 年 7 月 29 日投资者关系表来源,公司采用 MIM 工艺生产提供无人机上的转轴支架、云台配重块等精密零部件。 3) 精研科技:根据 3 月 4 日 ifind 来源,公司深耕 MIM 行业十多年,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品牌客户覆盖比例较高,已最终应用于知名品牌商。根据 2025 年 5 月 7 日投资者关系表来源,2025 年 Q1,服务器用的 MIM 件已经稳定量产交付。 4) 东睦股份:根据 4 月 22 日 ifind 来源,公司 MIM 技术产品在高速连接器外罩、芯片和光模块散热器等领域使用的材料主要为不锈钢。MIM 钛材目前主要应用于医疗、高档表壳。 5) 海昌新材:根据 2025 年 4 月 9 日投资者关系表来源,公司 MIM领域的诸多爆款产品也已陆陆续续量产,目前市场反馈非常良好。 6) 屹通新材:根据 3 月 24 日 ifind 来源,公司在金属注射成型领域有相关研发,目前尚未批量投产。 7) 新莱福:根据 2025 年 5 月 9 日来源,公司 MIM 项目正处于市场开拓与量产爬坡的关键阶段,短期内成本压力较大,收益尚未达到预期,公司将持续加大在该项目上的研发、生产与市场投入,全力推动 MIM 项目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在 MIM 产品方面,强化市场分层策略,重点服务智能穿戴等高附加值客户。公司在MIM、热敏电阻等产品上有突破,有关产品已与相关行业龙头在积极接触推进。 8) 有研粉材:根据 4 月 28 日 ifind 来源,子公司有研增材承接公司增材制造板块业务,其生产的主要产品包括 3D 打印粉体材料和高温特种粉体材料,其中高温特种粉体材料包括软磁、MIM 粉等。根据 7 月 25 日 ifind 来源,目前公司的 MIM 材料有 MIM17-4PH、MIM304 和 MIM316L,现有产能约 500 吨/年,新基
[上海证券]:人形机器人行业观点报告:MIM工艺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制造行业或迎来蓝海市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3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