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系列报告之四:又一重大水利投资:三峡新航道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证券研究报告建筑装饰行业点评报告hyzqdatemark投资评级: 看好(维持)证券分析师王彬鹏SAC:S1350524090001wangbinpeng@huayuanstock.com戴铭余SAC:S1350524060003daimingyu@huayuanstock.com郦悦轩SAC:S1350524080001liyuexuan@huayuanstock.com联系人唐志玮tangzhiwei@huayuanstock.com林高凡lingaofan@huayuanstock.com板块表现:又一重大水利投资:三峡新航道——重大工程系列报告之四投资要点:船闸通行能力持续承压,“黄金水道”扩能迫在眉睫。 三峡—葛洲坝枢纽作为长江中上游航运主通道,自建成以来即承担起联通西南、贯通全国的水运战略功能。三峡双线船闸自 2003 年通航以来,其年设计通过能力为 1 亿吨,原规划满足至 2030年,但随着长江经济带大宗物流需求快速增长,通航能力早在 2011 年即被突破,2023年货运量高达 1.69 亿吨,超设计值近 70%。船舶平均待闸时间超过 200 小时,极端情况下达 400 小时,已成为影响长江航运效率的关键瓶颈。据中国交通报预测,至2030 年与 2050 年,三峡枢纽过闸需求将分别达到 2.3 亿吨和 2.6 亿吨,远超现有设施的最大挖潜空间,亟待通过系统性扩建解决结构性运力紧张问题。航运通道能力滞后不仅压制上游资源要素流通效率,也对西南地区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成现实制约。三峡新通道全面启动,水运枢纽迎来系统性提升窗口。 在十余年论证与政策铺垫基础上,三峡水运新通道于 2025 年 5 月完成国家发改委可行性研究批复,标志着项目建设条件已基本具备并进入实施阶段。6 月即启动勘察设计招标,项目总投资预计约766 亿元,总工期 100 个月(不含筹建期),原计划年内开工,现已提前至 8 月中旬启动。工程包括三峡枢纽新通道工程与葛洲坝扩能工程两部分,将新建双线五级万吨级船闸并拆建葛洲坝三号船闸,全面疏通长江中游通航瓶颈。建成后,三峡枢纽年通行能力将由 1 亿吨提升至 2.8 亿吨,万吨级船舶可常态化通行,预计将使待闸时间由最高 400 小时降至 24 小时以内。根据测算,工程投运后年节省船舶运输时间经济效益约 4.68 亿元、缩短货物运输时间产生的经济效益约 0.61 亿元、替代陆路运输节约成本约 57.42 亿元,总体将显著降低区域物流成本,提升通道运行效率,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此外,新通道还将增强西部地区对接东部沿海和国际市场的能力,强化多式联运协同效率,提升内陆腹地的资源配置与产业辐射能力。工程体量大、建设周期长,建议重点关注水工龙头与区域建材龙头。 项目结构复杂、工程周期长,施工难度与组织强度显著高于常规航道工程。按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50%估算,预计本轮主体土建投资约为 383 亿元,机电设备与补偿移民支出合计超 380亿元。建议重点关注中国交建(中交疏浚、水规院等在长江航道治理与枢纽工程中经验丰富)、中国电建(电建水电局曾深度参与三峡、溪洛渡等工程)、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具备坝闸协同与系统集成优势),三者均具备丰富的长江流域施工履历及大型复杂工程统筹能力。材料端,华新水泥在湖北、重庆、四川、云南等地熟料产能布局完善,是三峡工程及区域重大交通工程的核心水泥供应商,具备项目周期适配与就近供货能力,预计将在大体积混凝土用量推动下显著受益。风险提示:项目推进节奏存在不确定性;政策支持力度或出现边际变化;产业链带动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2025 年 08 月 15 日源引金融活水 润泽中华大地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第 2页/ 共 8页1.航运枢纽运力趋限,国家级通道扩能工程加快推进1.1.枢纽能力趋于饱和,长江黄金水道承压明显航运需求持续攀升,“黄金水道”瓶颈制约加剧。三峡—葛洲坝枢纽作为长江中上游航运主通道,自建成以来即承担起连接东西、承接南北的战略功能。三峡船闸于 2003 年通航,年设计通过能力为双向 1 亿吨,原本规划满足 2030 年需求。然而随着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沿线大宗物流需求快速增长,早在 2011 年三峡上下行货运量便已突破 1 亿吨,提前近 20 年达到设计上限。此后运行负荷持续加重,至 2023 年货运量最高达到 1.69 亿吨,超出设计能力近 70%。三峡船闸“堵船”现象持续加剧,船舶平均待闸时间已超过 200 小时,极端情况下甚至达到 400 小时,严重影响上游资源外运与物流时效,成为制约“黄金水道”通畅运行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下游葛洲坝三号船闸仅支持 3000 吨级小型船舶通行,进一步压缩了系统冗余能力。据中国交通报预测,至 2030 年与 2050 年,三峡枢纽过闸需求将分别达到 2.3 亿吨和 2.6 亿吨,远超现有设施的最大挖潜空间。尽管曾推行翻坝转运、精细化调度等缓解措施,但在日益紧张的运力矛盾面前,现有船闸系统已难以支撑区域航运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亟需通过增设新通道实现结构性突破。图表 1:三峡大坝现有船闸资料来源:中国交通报微信公众号,华源证券研究所1.2.三峡新通道启动在即,系统性翻坝工程全面提速源引金融活水 润泽中华大地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第 3页/ 共 8页三峡水运新通道的推进历程可追溯至十年前。早在 2014 年 5 月举行的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曾坦言:“交通部门千方百计挖掘通航潜力,但挖潜空间有限。”并表示,三峡枢纽的扩能,应该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系统推进、适应需要的原则进行。在进一步挖掘既有船闸潜力,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建设,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网络优势的条件下,应加快前期研究工作,深入论证新通道建设的可能性。2016 年,“推进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被正式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进入“十四五”时期,项目前期工作显著提速。2024 年 6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前期工作和建设”。同年 12 月,三峡水运新通道(湖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 100 亿元,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全资持股,标志着实施主体落地。2025 年 1 月,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在项目推进会上强调,要全力做好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力争早日开工、早见成效。十余年论证、五年酝酿,三峡水运新通道正式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图表 2:三峡新航道历程时间事件内容2014 年 5 月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曾坦言:“交通部门千方百计挖掘通航潜力,但挖潜空间有限。”,提出应深入论证新通道建设可能性2016 年 3 月“推进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被正式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2024 年 6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文件,提出“加快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前期工作和建设”2024 年 12 月三峡水运新通道(湖北)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100 亿元,由三峡集团全资持股2025 年 1 月湖北省委书记在推进会上强调推动项目早日开工、早见成效资料来源:中国交通报微信公众号,华源证券研究所可
[华源证券]:重大工程系列报告之四:又一重大水利投资:三峡新航道,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2M,页数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