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601816)“京沪主动脉%2b京福新线网%2b票价浮动化”三维共振,高铁龙头再启航铁龙头
交通运输 | 证券研究报告 — 首次评级 2025 年 8 月 1 日 601816.SH 增持 原评级:未有评级 市场价格:人民币 5.45 板块评级:强于大市 本报告要点 2024 年,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总收入 421.57亿元,同比增长 3.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7.68 亿元,同比增长10.59%,公司在疫情后复苏阶段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京福安徽营收加速增长,叠加雄商高铁 2026 年通车预计贡献增量客源车次,中长期具有明显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 1 个月 3 个月 12 个月 绝对 (9.6) (5.2) (6.2) (5.5) 相对上证综指 (20.4) (10.2) (16.5) (31.1) 发行股数 (百万) 48,925.68 流通股 (百万) 48,925.68 总市值 (人民币 百万) 266,644.95 3 个月日均交易额 (人民币 百万) 547.99 主要股东 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3.39%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中银证券 以 2025 年 7 月 30 日收市价为标准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交通运输:铁路公路 证券分析师:王靖添 jingtian.wang@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22030004 证券分析师:刘国强 guoqiang.liu_01@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24070002 京沪高铁 "京沪主动脉+京福新线网+票价浮动化"三维共振,高铁龙头再启航 2024 年,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总收入 421.57 亿元,同比增长 3.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7.68 亿元,同比增长 10.59%,公司在疫情后复苏阶段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京福安徽营收加速增长,叠加雄商高铁 2026 年通车预计贡献增量客源车次,中长期具有明显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京沪高铁:中国高铁标志性工程,2024 年归母利润超 127 亿元。京沪高铁是中国高速铁路的标志性工程,全长 1318 公里,2011 年全线通车,2020 年 A 股上市,累计运输旅客超 16 亿人次。公司商业模式是采取委托运输管理模式运营,运输组织由沿线铁路局具体负责。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铁旅客运输,营收来源主要分为旅客运输收入和路网服务收入,2024 年分别占比为 38%和 62%。2024 年和 2025年 Q1 营收分别为 421.6 亿元和 102.2 亿元,同比增长 3.6%和 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7.7 亿元和 29.6 亿元,同比增长 10.6%和 0.03%,毛利率分别为 47.4%和 45.4%。 高铁行业:2024 年发送旅客超 32 亿人次,中国公众最偏好的出行方式之一。2008年京津城际开行标志中国进入高铁时代,截至 2024 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超过 4.5 万公里。2024 年高铁客运量占铁路客运量比例超 75%。 关键因素:①票价机制:高铁客运价格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京沪高铁差异化定价策略有效平衡客流量与收益,当前执行的二等座票价较京沪航线经济舱均价低超 20%,价格优势明显。②出行需求:2024 年京沪高铁沿线七省市 GDP 占全国三成以上,有效支撑高铁客运出行需求。③网络效应:日益完善的高铁网络催化增量出行需求,雄商高铁未来开通有望为京福安徽线路带来增量客源。④技术进步:动车组技术进步改善高铁线路使用效率,目前我国时速达 450km/小时的CR450 动车组正在研发过程中,展望未来若后续逐步落地应用,将有助于高铁线路提供更加充足的产能供给。 同业对比:京沪高铁运营模式“轻”优势,日本东海客运盈利能力具备领先水平。国内方面,京沪高铁委托管理模式运营,广深铁路全环节负责运行,京沪高铁的商业模式更偏向高附加值的长途干线运营与路网资产收益,而广深铁路则侧重综合运输服务与区域市场深耕。中日对比方面,日本东海客运盈利能力更具优势,京沪高铁资产负责率相对较低。 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的营业收入为 441.73/464.31/492.40 亿元,同比增长4.8%/5.1%/6.0%。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29.36/143.69/159.36 亿元,同比增长 1.3%/11.1%/10.9%,预计 2025-2027 年公司 EPS 分别为 0.26/0.29/0.33元/股,对应 20.6/18.6/16.7 倍 PE。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抑制出行需求风险,跨线列车协同效应弱化风险,京福安徽盈利可持续性风险,刚性成本压力,交通方式替代竞争加剧风险。 [Table_FinchinaSimple] 投资摘要 年结日:12 月 31 日 2023 2024 2025E 2026E 2027E 主营收入(人民币 百万) 40,683 42,157 44,173 46,431 49,240 增长率(%) 110.4 3.6 4.8 5.1 6.0 EBITDA(人民币 百万) 23,604 24,752 26,053 28,337 30,832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 百万) 11,546 12,768 12,936 14,369 15,936 增长率(%) (2,103.9) 10.6 1.3 11.1 10.9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 0.24 0.26 0.26 0.29 0.33 市盈率(倍) 23.1 20.9 20.6 18.6 16.7 市净率(倍) 1.4 1.3 1.3 1.2 1.2 EV/EBITDA(倍) 15.3 16.1 12.8 10.5 8.9 每股股息 (人民币) 0.1 0.1 0.1 0.1 0.1 股息率(%) 2.3 1.9 2.2 2.4 2.7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银证券预测 (10%)(3%)5%12%19%26%Jul-24 Sep-24 Oct-24 Nov-24 Dec-24 Jan-25 Feb-25 Mar-25 Apr-25 May-25 Jun-25 Jul-25 京沪高铁 上证综指 2025 年 8 月 1 日 京沪高铁 2 目录 一、京沪高铁:中国高铁标志性工程,2024 年归母利润超 127 亿元 ...... 5 (一)公司概况:中国高速铁路标志性工程,累计运输旅客超 16 亿人次 ................................... 5 (二)商业模式:采取委托运输管理模式运营,运输组织由沿线铁路局具体负责 ..................... 7 (三)主营业务:旅客运输和路网服务贡献主要收入,路网服务收入占比稳步提升 ................. 7
[中银证券]:京沪高铁(601816)“京沪主动脉%2b京福新线网%2b票价浮动化”三维共振,高铁龙头再启航铁龙头,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19M,页数3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