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可控核聚变系列研究(一):终极能源?投资在东方欲晓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环保及公用事业 2025 年 07 月 28 日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推荐 (维持) 可控核聚变系列研究(一):终极能源?投资在东方欲晓时 可控核聚变:终极能源?投资在东方欲晓时。1、产业阶段:商业化曙光在即,预计未来三年实现从实验堆到工程堆的过渡。核聚变从实验到商业会经历四个关键阶段:科学可行性验证(实验堆)工程可行性验证(实验堆到工程堆)示范堆(DEMO)商业应用堆。目前行业整体仍处于验证 Q 值>1 的实验堆阶段。2、国内:多个项目进展超预期,产业资本加大投入。如“环流三号”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合肥“BEST”装置提前启动总装、产业资本加大对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投资等。3、海外:以美国为首,积极推动可控核聚变发展。美国拟简化新反应器审批程序,加速核能产业发展;美国 Helion Energy 公司预计 2028 年直接向微软供电;CFS 与谷歌达成售电协议,聚变能源实现商业化采购。 怎么投?资本开支扩张周期,材料设备企业或将充分受益。 1、整体看:资本开支或超千亿,后续有望继续扩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乐观估计国内主要核聚变项目预计投入约 1455 亿元,未来 3~5 年资本开支有望每年接近百亿,带动下游相关材料及设备环节订单放量。预计未来 3~5 年将是核聚变项目投招标的高峰时期,预计资本开支进程有望进一步提速。目前国内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包括科研机构(中科院合肥等离子所、中核西南物理研究所)、国企(中国聚变能源、聚变新能)和民企(瀚海聚能、新奥科技、能量奇点、诺瓦聚变、星能玄光)。由于聚变新能 CFETR 和中国聚变能源项目仍处于项目规划前期,实际招标可能滞后,除此之外整体的核聚变项目投资体量约 455 亿。若项目在未来 3-5 年逐步推进,对应每年的投资体量有望接近百亿。 2、价值量分析:聚焦磁体、真空室及电源三大核心环节。1)目前核聚变的主要部件托卡马克装置主要有高温超导及低温超导两条技术路线,而磁体、真空室及电源三大核心环节的价值量占比较高。从价值量拆分来看(以 ITER 项目为例),磁体、真空室和电源系统(含加热与电流驱动系统)分别占比28%/25%/15%。高温超导托卡马克作为技术发展趋势,未来磁体系统的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2)国内主要核聚变项目后续将迎来资本开支密集时期,乐观预计总投入有望达到 1455 亿元。 产业链:上游聚焦战略材料,中游覆盖高端制造。1、上游材料:材料性能决定装置寿命与能量增益极限。1)磁体材料:精达股份(上海超导第一大股东)、永鼎股份(东部超导控股股东);2)包层材料:中钨高新、应流股份。2、中游制造:各类核心设备构成的高端制造市场。1)磁体系统:联创光电、西部超导;2)真空系统:合锻智能、应流股份、上海电气;3)包层系统、偏滤器:国光电气、安泰科技、应流股份;4)电源系统:四创电子、爱科赛博;5)快控开关:旭光电子;6)电容:王子新材;7)阀门:纽威股份、中核科技;8)检漏设备:皖仪科技。3、下游运营:聚焦电力转化与长效管理。 投资建议:投资在东方欲晓时。围绕国内产业链资本开支逻辑:1、推荐中国核电:参股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押注核聚变终极能源,我们看好公司核电在建机组逐步落地后打开中长期增长空间;2、建议重点关注联创光电:深耕高温超导磁体领域,参与星火一号建设;合锻智能:专注聚变堆、真空室等核心部件,深度参与 BEST 项目;国光电气:参股先觉聚能,发力核工业设备业务;3、继续推荐四创电子:控股子公司华耀电子中标 EAST 项目电源项目,积极争取核聚变市场机会,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军工-可控核聚变-低空安防三条线索或交相构成催化;4、继续推荐应流股份:布局核聚变前沿领域,偏滤器已通过试验验证,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深度布局四大未来战略级产业方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能材料及关键零部件、低空经济)。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资金链断裂风险,国际专利壁垒风险等。 证券分析师:吴一凡 电话:021-20572539 邮箱:wuyifan@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16090002 证券分析师:霍鹏浩 邮箱:huopenghao@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24030001 证券分析师:吴晨玥 邮箱:wuchenyue@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23070001 证券分析师:梁婉怡 邮箱:liangwanyi@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23080001 证券分析师:卢浩敏 邮箱:luhaomin@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24090001 联系人:李清影 邮箱:liqingying@hcyjs.com 行业基本数据 占比% 股票家数(只) 153 0.02 总市值(亿元) 9,815.35 0.97 流通市值(亿元) 8,709.18 1.10 相对指数表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2.3% 3.3% 20.8% 相对表现 2.9% 5.2% 10.4% -10%4%18%32%24/0724/1024/1225/0225/0525/072024-07-25~2025-07-25环保及公用事业沪深300华创证券研究所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华创交运公用团队在 2025 年 5 月及 6 月,分别发布了四创电子与应流股份深度报告(华创交运低空 60 系列深度研究 18 与 19),前者控股子公司为EAST 项目提供 PSM 高压电源系统,后者则在极端环境功能材料、新型高热负荷部件偏滤器等环节进行了前瞻布局。 核能则是公用事业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2022 年 4 月首先发布了华创证券新能源运营商研究工具书之核电篇,此后在 2022 年 6 月及 2023 年 9 月发布中国核电与中国广核的深度报告,对核电行业进行了系统性覆盖。 2025 年 7 月 22 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国核电及其大股东中核集团共出资 57%。随着研究深入,我们深感可控核聚变作为前沿技术、终极能源,是重大的能源革命,而国内外项目进展不断提速,未来资本开支周期的推进路径逐渐清晰,让我们认为投资当在东方欲晓时。 因此,我们开启可控核聚变的深度研究。 本篇报告从投资视角出发,认为未来有望进入密集资本开支周期,寻找最具价值量放量的环节。 即通过重点梳理可控核聚变的商业进展,我们不完全统计,乐观预计国内主要核聚变项目预计投入约 1455 亿元,未来 3~5 年资本开支有望每年接近百亿,料将带动下游相关材料及设备环节订单放量。 投资逻辑 怎么投?资本开支扩张周期,材料设备企业或将充分受益。 1、整体看:资本开支或超千亿,后续有望继续扩容。 2、价值量分析:聚焦磁体、真空室及电源三大核心环节。1)目前核聚变的主要部件托卡马克装置主要有高温超导及低温超导两条
[华创证券]: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可控核聚变系列研究(一):终极能源?投资在东方欲晓时,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88M,页数3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