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跟踪周报:新方向:机器人遥操作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跟踪周报·计算机 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计算机行业跟踪周报 新方向:机器人遥操作 2025 年 08 月 03 日 证券分析师 王紫敬 执业证书:S0600521080005 021-60199781 wangzj@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王世杰 执业证书:S0600523080004 wangshijie@dwzq.com.cn 行业走势 相关研究 《AI Agent:智能经济时代的生产力解压缩器 》 2025-07-28 《落实“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 2025-07-15 增持(维持) [Table_Tag]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机器人遥操作是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跨越物理空间,让人类的动作“映射”到机器上。 ◼ 机器人遥操主要用于人机业务执行、安全性保障和训练数据采集。人机业务执行:现在人形机器人还不能自主的执行任务,主要是大脑还不够智能。另外,在危险、关键场景里,需要人来远程操作机器人完成作业,例如核电、钢铁高温场景。安全性保障:黑客可以攻击机器人,使其罢工或者引发事故,或者对普通民众发动袭击。人工智能算法存在漏洞或设计缺陷,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和行为。理论应对机器人实时监控、必要时关闭网络接口、断电处理或者进入远程遥操模式。训练数据采集:人形机器人训练数据依靠人类亲自“示范”。而这些示范行为,需要靠遥操作来采集。 ◼ 通信延迟是遥操作当前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通信延迟:在远距离任务,信号传输时延仍会影响操作实时性,制约了遥操作的进一步应用。影响延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视频数据的解压缩和传输速率。遥操视频的回传,视频码流较大,需要相关专业技术。如果多模态大模型更新装载在机器人上之后,对算法和视频传输的要求更高。触觉临场感:现有力反馈设备成本高昂,且触觉智能的自主推理能力尚待突破,难以实现更精准、自然的触觉反馈。 ◼ 投资建议:机器人当前仍不够智能,机器人遥操作能够加快机器人场景落地,实现人机结合。机器人遥操作也是收集训练数据,加快实现通用人形机器人的重要技术。在未来,遥操作也是解决机器人安全隐患,保障使用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 相关标的:当虹科技(公司发布机器人超视距远程控制解决方案,布局机器人遥操作)。 ◼ 风险提示:机器人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遥操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6%3%12%21%30%39%48%57%66%75%2024/8/52024/12/32025/4/22025/7/31计算机沪深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行业跟踪周报 东吴证券研究所 2 / 5 内容目录 1. 机器人遥操的定义 .............................................................................................................................. 3 2. 机器人遥操的主要目的 ...................................................................................................................... 3 3. 遥操作当前的主要技术难点 .............................................................................................................. 3 4. 遥操作当前的主要手段 ...................................................................................................................... 3 5. 投资建议 .............................................................................................................................................. 4 6. 风险提示 .............................................................................................................................................. 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行业跟踪周报 东吴证券研究所 3 / 5 1. 机器人遥操的定义 机器人遥操作(Teleoperation)——用远程控制的方式,跨越物理空间,让人类的动作“映射”到机器上。 2. 机器人遥操的主要目的 机器人遥操主要用于人机业务执行、安全性保障和训练数据采集。 人机业务执行:现在人形机器人还不能自主的执行任务,主要是大脑还不够智能。另外,在危险、关键场景里,需要人来远程操作机器人完成作业,例如核电、钢铁高温场景。 安全性保障:1)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涉及大量计算和存储,黑客可以攻击机器人,使其罢工或者引发事故,或者对普通民众发动袭击。2)机器人采用的人工智能算法存在漏洞或设计缺陷,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和行为。随着通用人形机器人逐步进入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使用,潜在安全风险将涉及社会生活、工业生产、国防安全等领域。应对机器人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异常行为,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自动触发应急措施,如隔离受控系统、关闭网络接口、断电处理或者进入远程遥操模式。 训练数据采集:和训练 ChatGPT 不同,人形机器人要学习的不只是语言逻辑,而是如何在物理世界中行动。这类数据无法从网页爬取,必须依靠人类亲自“示范”。而这些示范行为,就要靠前面提到的遥操作等方式来采集。 3. 遥操作当前的主要技术难点 通信延迟:在远距离任务,信号传输时延仍会影响操作实时性,制约了遥操作的进一步应用。影响延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视频数据的解压缩和传输速率。遥操视频的回传,视频码流较大,需要相关专业技术。如果多模态大模型更新装载在机器人上之后,对算法和视频传输的要求更高。 触觉临场感:现有力反馈设备成本高昂,且触觉智能的自主推理能力尚待突破,难以实现更精准、自然的触觉反馈。 4. 遥操作当前的主要手段 根据人类操控设备的不同,目前主流遥操作方式包括: VR 控制器:戴上 VR 头显、手柄,直接以第一视角操控机器人; 动作捕捉设备:利用惯性、电磁或光学系统捕捉人体动作,实时同步到机器人; 主从机械臂:像 ALOHA 那样,人动主臂,机器人动从臂;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行业跟踪周报 东吴证券研究所 4 / 5 外骨骼:穿在身上,能感知人体关节动作与受力,传递给机器人;笛卡尔坐标控制器:用鼠标或操纵杆精准控制末端位姿。 5. 投资建议
[东吴证券]:计算机行业跟踪周报:新方向:机器人遥操作,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46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