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应用产品梳理:模型能力持续迭代,智能体推动商业化进程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2025年07月23日全球AI应用产品梳理:模型能力持续迭代,智能体推动商业化进程证券分析师:熊莉联系人:侯睿021-61761067hourui3@guosen.com.cnxiongli1@guosen.com.cnS0980519030002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研究 · 行业专题 计算机 · 人工智能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评级)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摘要Ø 模型层:能力迅速提升,开源推动成本降低。近年来全球AI持续发展,大模型在知识问答、数学、编程等能力上达到新高度,多种任务上表现超过人类水平,在各领域的可用性及准确度快速提升。Scaling Law目前正在从预训练扩展到后训练和推理阶段,随着大模型行业发展逐步成熟,厂商之间开始出现明显的价格竞争与市场份额抢占,大模型的推理成本有了显著下降。同时,得益于Llama 3.1以及DeepSeek R1等高性能开源模型的推出,开源与闭源之间模型差异快速缩小。Ø 智能体:技术逐步完善,新产品密集发布。人工智能体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和执行动作的智能实体。通过支持添加MCP,Agent可以访问和利用各种外部工具和服务,丰富了Agent的功能范围。Google正式发布A2A协议,整合不同领域Agent的优势,完成跨系统复杂任务。随着应用效果提高,海内外智能体产品密集发布。Ø 商业化:用量持续增长,国产模型表现亮眼。中国与美国顶尖模型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国产模型依靠开源走出自身生态。当前全球AI模型流量持续上涨,为应用侧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显示,各家云厂商推理芯片租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API调用量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Ø C端应用:借助AI赋能业务,重塑流量入口。AI应用有望重塑流量入口,各个厂商积极卡位。传统互联网巨头在AI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可利用专有数据和用户参与度将AI功能集成到现有的应用当中,在AI应用渗透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当前,编程成为人机协同的主要领域,办公类任务AI占比较低。Ø B端应用:开源提升投入意愿,推动企业上云。开发工具和生态的繁荣大幅降低行业应用门槛,加速产业智能化落地进程。AI技术和解决方案已深入到传媒、医疗、机器人、制造等多个行业,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优化生产流程来推动行业的智能化转型。随着智能化推进,AI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企业上云意愿。Ø 风险提示: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宏观经济波动、新技术研发不及预等。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目录模型层:能力迅速提升,开源推动成本降低01商业化:用量持续增长,国产模型表现亮眼03风险提示06智能体:技术逐步完善,新产品密集发布02C端应用:借助AI赋能业务,重塑流量入口04B端应用:开源提升投入意愿,推动企业上云0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图:CoT与MCoT的不同思维链范式资料来源:Yaoting Wang等-《Multimodal Chain-of-Thought Reasoning: AComprehensive Survey》-arXiv-2025年-P8,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AI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模型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全球AI持续发展,大模型在知识问答、数学、编程等能力上达到新高度,多种任务上表现超过人类水平,在各领域的可用性及准确度快速提升。从模型技术来看:1)当前模型主流架构逐步转向MoE,通过将输入Token分配给不同的专家模型,让模型在处理复杂任务时展现出更强的能力,同时也能有效降低训练、推理所需的资源,DeepSeek-V3、Qwen3、Llama 4等模型均采用MoE架构取得了低成本的高性能表现;2)模型的多模态能力显著增强,通过跨模态对齐、异构数据融合等技术,模型能够处理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类型的数据,从而丰富了模型的应用场景,GPT-4o、Gemini 2.5 Pro等领先模型均采用多模态技术;3)模型开始采用思维链技术,将复杂问题逐步分解为多个简单步骤,并按照步骤推导最终答案,通过分步推理的方法,模型的回答不仅更加精确可靠,其思考过程也变得清晰可懂。2024年9月,OpenAI发布o1模型,首次将思维链技术运用在底层模型当中,大幅提高了模型在测试中的表现,后续DeepSeek-R1等模型均采用思维链技术,全球模型进入推理时代。除上述方面外,模型量化、超长上下文窗口、多种RAG变体、偏好微调等技术的发展亦共同推动了模型可用性的进步,为AI在垂直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图:AI在多种能力测试中超越人类水平资料来源:Stanford University-《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ex Report 2025》-2025年-P93,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图:全球新发模型数量同比下降资料来源:Stanford University-《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ex Report 2025》-2025年-P46,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模型训练竞赛趋缓,Scaling Law向推理侧迁移•据斯坦福大学数据,受训练规模不断增加、AI技术复杂性提升以及开发新模型方法面临更大挑战等因素影响,各地区2024年发布的模型总数同比均有所下降。美国为2024年发布知名模型最多的地区,数量达40个,较2023年的61个同比下降34.43%。分机构看,2024年贡献知名模型最多的机构分别是OpenAI(7个)、谷歌(7个)和阿里巴巴(4个)。受MoE等新技术推动,2024年模型的参数数量保持快速上升趋势,规模扩大仍是模型性能提升的重要方式。•Scaling Law目前正在从预训练扩展到后训练和推理阶段,基于强化学习、思维链等技术在后训练和推理阶段投入更多的算力,可以大幅提升大模型的思考能力。同时,随着强化学习时间和推理思考时间的增长,模型性能也将得到显著提升。据前OpenAI应用研究负责人Lilian Weng数据,s1实验中,通过强制延长思维链推理路径长度,以Token衡量的平均思维时间与下游评估准确率之间展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表明,通过延长AI的推理时间,仅需500个样本训练,就能让模型在医疗诊断准确率上提升6%-11%,达到专业医生的诊断水准。随着模型推理能力快速提升,当前AI在各领域可用性、准确度不断提高,商业化前景被逐步打开。图:模型在医学领域的准确性随思考时间增加而提升资料来源:Zhongzhen Huang等-《O1 Replication Journey–Part 3: Inference-time Scaling for Medical Reasoning》-arXiv-2025年-P6,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随着大模型行业发展逐步成熟,厂商之间开始出现明显的价格竞争与市场份额抢占。据OpenAI和谷歌官网数据,2024年双方主力模型API调用价格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GPT-4o输入API调用价格为2.5美元/百万Tokens(下降50%),输出A

立即下载
信息科技
2025-07-23
国信证券
熊莉
37页
3.07M
收藏
分享

[国信证券]:全球AI应用产品梳理:模型能力持续迭代,智能体推动商业化进程,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07M,页数3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表 25. Nittobo 技术路线图
信息科技
2025-07-23
来源:电子行业AI算力产业链更新报告:需求闭环+供给放量,AIinfra供应链加速迭代
查看原文
图表 24. 玻纤行业产业链
信息科技
2025-07-23
来源:电子行业AI算力产业链更新报告:需求闭环+供给放量,AIinfra供应链加速迭代
查看原文
图表 23. Nittobo 产品分类
信息科技
2025-07-23
来源:电子行业AI算力产业链更新报告:需求闭环+供给放量,AIinfra供应链加速迭代
查看原文
图表 22. 南亚新材高等级 CCL 一览
信息科技
2025-07-23
来源:电子行业AI算力产业链更新报告:需求闭环+供给放量,AIinfra供应链加速迭代
查看原文
图表 21. CCL 等级一览
信息科技
2025-07-23
来源:电子行业AI算力产业链更新报告:需求闭环+供给放量,AIinfra供应链加速迭代
查看原文
图表 20. AI 服务器用 CCL 示意图
信息科技
2025-07-23
来源:电子行业AI算力产业链更新报告:需求闭环+供给放量,AIinfra供应链加速迭代
查看原文
ai总结
AI智能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全球AI应用产品的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了模型能力提升、智能体技术完善及商业化进程加速等关键领域。 1. 模型能力显著提升,开源与闭源差距缩小。大模型在知识问答、数学、编程等任务上超越人类水平,MoE架构和多模态技术推动性能突破。开源模型如Llama 3.1和DeepSeek R1大幅降低了使用门槛,与闭源模型的性能差距从2023年的15.9个百分点缩小至2024年的0.1个百分点。 2. 智能体技术快速发展,商业化应用加速。AI Agent通过独立思考和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正在改变人机交互模式。Meta的GAIA基准测试显示,顶级智能体得分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78%,接近人类水平(92%)。 3. 推理成本大幅下降推动应用普及。大模型API价格在2024-2025年间普遍下降50%以上,MMLU基准测试的推理成本从2022年的20美元/百万Tokens降至2024年的0.07美元,降幅达280倍。 4. 国产模型表现亮眼,中美技术差距缩小。中国厂商依靠开源生态快速发展,Qwen-Max等模型API价格下降超80%,在多个基准测试中接近国际顶尖水平。 5. 行业应用深入发展,B/C端同步推进。AI已渗透至传媒、医疗、制造等领域,既通过智能体重塑C端流量入口,又通过开源方案提升企业上云意愿,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
热门报告
加入社群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