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消费金融年度报告
中国消费金融年 度 报 告 2 0 1 9中 国 · 北 京2 0 1 9 . 1 2目录Part 1消费金融成绩回顾Part 42019年热点回顾第3页第33页第44页Part 2消费金融新特点第19页Part 3拐点与盘整Part 5前景展望,空间依旧第50页•1、放贷总额持续增长•2、授信人数持续攀升•3、信贷产业持续深化•4、金融科技持续渗透•5、业务模式日趋成熟•6、监管环境日趋完善第一部分 消费金融成绩回顾41、放贷总额持续增长消费贷款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截止2019年9月末消费贷款高达13.34 万亿元,同比增长17.4%。消费金融渗透率快速提升,由2016年的20.2%迅速提升至2018年的34.6%,逐步接近美国42%的消费金融渗透率水平。我国消费贷款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34 3.18 3.86 4.78 5.92 9.63 12.05 13.34 34.7%35.8%21.2%24.0%23.8%62.7%25.1%17.4%0%10%20%30%40%50%60%70%0246810121416消费贷款规模(扣除房贷,万亿元)同比增速我国消费贷款渗透率逐年显著提升11.8%14.5%15.9%18.0%20.2%30.3%34.6%4.4%5.4%6.0%7.0%8.0%11.7%13.1%10.9%13.1%14.2%15.9%17.8%26.3%31.6%0%5%10%15%20%25%30%35%4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消费贷款/消费支出消费贷款/GDP消费贷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来源:Wind资讯51、放贷总额持续增长 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持续增长,从2014年的0.02万亿增长至2018年的7.8万亿,增幅近400倍。 信用卡发卡量与人均持卡量保持高速增长,创历史新高。2018年末信用卡发卡量达9.7亿张,同比增长22.8%;人均持卡0.7张,同比增长79.5%。3.3 3.9 4.6 5.3 6.3 7.9 9.7 22.2%18.2%17.9%15.2%18.9%25.4%22.8%0%5%10%15%20%25%30%024681012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信用卡发卡量(亿张)同比增速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及同比增速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及增速数据来源:《中国信用卡蓝皮书》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012345678920142015201620172018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万亿元)同比增速数据来源:艾瑞咨询61、放贷总额持续增长 消费金融公司数量不断扩容、规模不断壮大,目前24家消费金融公司已正式开业,3家尚未开业。此外,还有10余家拟发起设立。 除12个省级地区未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外(甘肃地区的甘肃银行、云南地区的富滇银行正在排队设立),国内主要区域皆有消费金融覆盖。 截至目前,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规模较大,总资产过500亿元,位列行业第一梯队。消费金融公司开业、筹建及拟设立情况消费金融公司已覆盖国内主要经济区域数据来源:根据各消费金融公司股东财报整理开业时间家数具体名称20104家北银消费金融、四川锦程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20142家兴业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20156家招联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20166家华融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长银消费金融、包银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20174家哈银消费金融、尚城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幸福消费金融20181家金美消费金融2019年至今1家中信消费金融24 3 10+051015202530开业批复筹建尚未开业拟设立主要消费金融公司2019年6月末总资产数据(亿元)1,070 766 511 264 264 237 105 102 98 94 87 79 76 67 61 54 54 28 02004006008001,0001,20072、授信人数持续攀升 央行个人征信系统有借贷记录的人口数量快速攀升。截至2019年1月,央行征信中心已累计收录自然人9.9亿人,有信贷记录人数5.3亿,征信覆盖率为38%(与总人口对比)。 人口结构变迁推动消费金融发展。我国人口结构在逐年发生变化,人口红利拐点出现,抚养比上升,老龄化群体逐步增多,消费市场颇具发展潜力,消费金融将持续受益。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央行个人征信系统收录人数数据来源:Wind资讯数据来源:央行征信中心,公开资料6.36 6.64 7.77 8.05 8.20 8.39 8.57 8.8 9.1 9.5 9.9 1.41 1.76 2.24 2.62 2.89 3.21 3.50 3.8 4.2 4.8 5.3 024681012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9收录自然人数(亿人)信贷人数(亿人)-60,000-40,000-20,000020,00040,00060,0000-410-1420-2430-3440-4450-5460-6470-7480-8490-94女性男性82、授信人数持续攀升 百度指数反应搜索热点,消费金融、信用卡、征信、消费贷、现金贷、分期付款等依旧是搜索热点词汇。93、信贷产业持续深化 随着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消费金融产业链日渐成熟,参与主体越来越丰富,分工更为细化,第三方服务机构趋于专业化,征信和风控服务不断优化,大幅提升了消费金融的客户体验和运行效率。上游中游下游监管部门支付征信大学生白领、蓝领青年人农民等资金需求方消费金融服务商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新型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其他消费供给方线下消费线上消费现金贷消费金融基础设施大数据风控其他+金融科技公众存款自有资金ABS融资P2P借款等资金提供方103、信贷产业持续深化 消费金融参与主体在资金、数据、科技、获客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创新,不断深化专业性分工、革新消费金融传统产业链。资金 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和银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和银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开始在资金端合作,并共同承担风险科技 开展业务的相关企业也在加强自身金融科技或和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巩固风险管控能力数据 金融大数据产品为金融服务的开展提供支持,对风控模式的优化、征信体系的建立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获客 除了传统的营销获客,业内开始出现一批专注于消费金融产品的互联网企业,提供种类丰富的消费金融产品平台113、信贷产业持续深化 用户资质评估能力作为消费金融重要的基础设施,也在加速优化和改革。央行征信的改革、百行征信的开业运营,不断推动着行业信用信息的共享,“信息孤岛”难题得以逐步破解;第三方公司的数据补充,如芝麻分、磐石资质因子等则利用技术、数据和场景优势,多角度刻画用户,完善消费金融机构对用户资质的认知。度小满磐石资质因子124、金融科技持续渗透 金融科技市场指数级增长,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正推动消费金融产
[北大光华]:2019中国消费金融年度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4M,页数5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