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内卷下严格限产才是破局之策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2025 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 内卷下严格限产才是破局之策 核心观点 当前市场处于“低库存、低价格、低需求、高供应弹性”的弱平衡状态,后续走势取决于减产力度与政策落地速度的博弈。假设今年减产 5000 万吨,则全年粗钢产量 9.55 亿吨,6-12 月份累计减产 4400 万吨,单月减产 700 万吨以上,行业由亏损转盈利,吨毛利有望修复到 400 元左右。假设实际减产 2000 万吨,则全年粗钢产量 9.85 亿吨,行业预计小幅改善,利润略有扩张,吨毛利有望维持在 100-200 元左右。假设产量与去年持平,则下半年产量反弹,在下半年出口预期下滑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行业利润快速恶化,持续内卷。 摘要 价格:年初以来钢材价格中枢不断下移,内卷严重,行业期待限产执行。 2025 年上半年钢材价格经历显著下跌,核心矛盾集中于供需错配、成本支撑弱化及政策效应滞后等因素。一季度受春节淡季、低温天气及房地产需求萎缩影响,建筑用钢量大幅下滑,叠加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的成本坍塌,钢价持续探底。4 月后政策预期升温(如基建刺激、专项债加速投放),建筑刚擦阶段性反弹,但反弹力度受制于高供应压力和出口受阻。美国将钢铁关税上调至 50%,东南亚反倾销调查加剧出口压力,而钢厂盈利修复后加速复产,供需矛盾未解。6 月钢价进入震荡阶段,呈现“弱现实、强预期”格局:现实需求受制于地产疲软和雨季施工受限,而政策预期支撑底部价格。当前市场处于“低库存、低价格、低需求、高供应弹性”的弱平衡状态,后续走势取决于减产力度与政策落地速度的博弈。若减产政策执行不严,螺纹钢及热卷或探底至 3000 元/吨以下,行业持续内卷;若粗钢压减政策严格落地、基建资金加速传导,叠加焦煤价格反弹的成本支撑,下半年行业利润有望回升,有利于增强地方税收,维护就业。 供给: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行“碳排放双控”。 2024 年 5 月 23 日,国务院印发了《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方案》指出,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产能死灰复燃。从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总结来看,当前钢铁产业聚焦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三点:(1)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2)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大力推进废钢循环利用,支持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3)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 维持 中性 王介超 wangjiechao@csc.com.cn 010-56135290 SAC 编号:S1440521110005 覃静 qinjing@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4080002 SFC 编号:BWC080 王晓芳 wangxiaofang@csc.com.cn 010-56135293 SAC 编号:S1440520090002 汪明宇 wangmingyubj@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4010004 发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3 日 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报告 25.06.16 【中信建投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有色金属 2025 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继续拥抱新质生产力元素,重视金属新材料细分β的投资机遇 25.06.15 【中信建投金属和金属新材料】:强现实修复工业金属价值 25.06.08 【中信建投金属和金属新材料】:市场情绪缓和,金银比有望继续修复 25.06.02 【中信建投金属和金属新材料】:铝:消费担忧进入验证期,酝酿入场布局机会 25.05.25 【中信建投金属和金属新材料】:铜:供应与需求逻辑对调,关注矿端扰动的计价 -13%-3%7%17%27%2024/6/212024/7/212024/8/212024/9/212024/10/212024/11/212024/12/212025/1/212025/2/212025/3/212025/4/212025/5/21钢铁上证指数有色金属 行业深度报告 有 色金属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强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示范应用。中国正通过超低排放改造(2025 年覆盖 80%产能)与全国碳市场机制加速转型,2024 年将钢铁纳入全国碳市场,2025 年底完成首次履约,推行“碳排放双控”(总量+强度),限制高炉新增产能。 需求:制造业用钢占比持续提升,已接近 5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用钢占比持续提升,已接近 50%。今年以来,传统制造业运行平稳,而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则蓬勃发展,其中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核电、造船等制造业尤为突出,产需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稳中向好的态势为钢需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我们预估 2025 年制造业用钢量为 4.4 亿吨,维持增长。2025 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组合拳:货币政策转向降准降息、优化结构性工具,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财政政策赤字率升至 4%左右,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1.5-2 万亿元及专项债超 6 万亿元,重点支持基建、“两新”及民生保障(养老金上调、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协同下,一季度 GDP 增长5.4%,但面临内需不足、地产调整及外部风险挑战。未来通过财税改革、金融市场化转型及新质生产力培育,夯实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基础,力争实现 5%增速目标并为“十五五”蓄力。 利润:若限产严格实施,利润有望修复。 假设今年减产 5000 万吨,则全年粗钢产量 9.55 亿吨,前 5 个月合计减产 600 万吨,则 6-12 月份累计减产 4400万吨,行业盈利面将有所修复,吨毛利有望修复到 400 元左右。假设减产 2000 万吨,则全年粗钢产量 9.85 亿吨,行业毛利润有望略有修复,吨毛利维持在 100-200 元左右。假设产量与去年持平,则下半年产量反弹,在下半年出口预期下滑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行业利润持续下滑,内卷加剧。 投资评价和建议: 普钢投资建议:由于普钢产品多用于建筑行业,而当前地产复苏时间尚不明朗,在资产配置时可以优先考虑高股息、高分红以及各个下游领域中的龙头企业。建议关注:华菱钢铁、宝钢股份等,远期可持续关注地产销售改善向开工端传导。 特钢新材料投资建议:特钢属政策大力支持行业,我国中高端特钢新材料内有“进口替代”,外有“全球份额提升”,目前我国中高端特钢比例约 4%左右,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差仍较大,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中高端特钢需求有望迎来较快增长,中高端特钢企业估值有望提高,从发达国家的特钢公司估值来看,多处于 15-25 倍的水平,日本、欧美等特钢快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而我国中高端特钢还处于成长期,应用的新能源、造船、航空航天行业处在蓬勃发展期,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2025 年继续关注特钢主线:
[中信建投]:有色金属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内卷下严格限产才是破局之策,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31M,页数3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