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家庭积极养育手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家庭积极养育手册儿童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一个安全且能够激发其兴趣、创造力和学习动力的环境,此外,他们还应在其中得到支持和理解。这样的环境应该让儿童感到安全,有归属感,并为他们提供探索、学习以及收获成功的机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与合作伙伴们携手努力,推广积极养育,助力广大父母及其他照料人提升创造安全和培育性环境的技能。相关工作包括开展社区小组课程和公共倡导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强调尊重、理解、信任、沟通和示范等对儿童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原则。 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这本覆盖多个方面的《家庭积极养育手册》,以期为儿童的父母及其他照料人提供指导和支持。这也体现了我们致力于促进积极养育,助力每一名中国儿童都能在培育性和支持性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该手册介绍和分析了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0-6 岁,7-11 岁和12-17 岁)所面临的独特需求和挑战。此外,手册的内容还包括多种育儿场景下的积极养育建议,以及针对特定议题、情境和家庭环境的积极养育指导,例如数字时代的积极养育,如何预防和应对欺凌和性侵,以序001及残障儿童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如何进行积极养育等等。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为父母和其他照料人提供相关知识与工具来为他们赋能,助力他们为孩子创造积极和安全的成长环境。通过培育牢固、健康的亲子关系和推广积极养育实践,我们致力于帮助儿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希望这本手册能成为您育儿旅程中的良伴,为您提供支持和灵感,帮助您在养育孩子方面收获更多喜悦,从容应对挑战。通过携手努力,我们就能够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从而为我们所有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桑爱玲 (Amakobe Sande)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撰写背景和目的尊敬的家长们,在这个充满变革、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荣幸地为您呈上一本全新的家庭积极养育手册。这本手册的诞生是为了满足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家庭教育需求,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智慧的重要平台,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我们深知家长在家庭教育道路上的付出与不易,也理解家长对和谐亲子关系的期待与渴望。本手册旨在帮助每位家长,无论背景或经历,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的积极养育方式,营造和谐温暖、基于信任和支持的家庭环境,增强儿童福祉,最终成就孩子与您的共同成长。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本手册的撰写背景及其特点。首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变化。特别是在当今数字时代,科技和网络发展对儿童成长和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数字技术全方位地融入儿童的日常生活,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诸多纷繁复杂的新的挑战,如上网安全,网络和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等。这些挑战需要家长以开放的心态持续不断地学习,了解和掌握更多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家庭教育方前言002003试积极养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和谐、稳固、健康的亲子关系,从而在助力孩子成长发展的同时,促进家长实现自己的圆满人生。再次,性别认知对儿童的社会性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家长通过性别平等的示范,引导孩子建立不受传统性别角色限制的包容的性别观念,鼓励孩子自由大胆地探索和表达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根据个人喜好、特质选择穿着风格、玩具用品、参与的活动乃至职业道路,这不仅能为孩子的人生提供更多可能性,还有利于他们充分释放潜能,成就其人生。另外,健康的性别认知也有助于孩子学会尊重多元与差异,减少对他人的性别偏见,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不同角色,并与他人和谐友好地相处。本手册特别强调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家庭教育的核法,及时做出调整。我们把对数字时代下新挑战和课题的讨论贯穿于手册各个章节中,并且就上网安全和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等体现时代特点和典型意义的课题,用独立章节进行了详细分析和介绍,希望借此为家长提供与时俱进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实用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站在时代前沿,以充分的信心和能力应对瞬息万变的新情况和挑战。其次,以往家庭教育的关注点往往是如何帮助家长有效管理、规范和纠正孩子的行为,但这些技能和方法在育儿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家长因此感到挫败和沮丧。而本手册倡导的积极养育不仅仅关注技能和方法,还涵盖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和理念,比如孩子的权利、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家长对孩子的认识以及家长对自己的认知等,这些隐性因素才是影响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底层架构和基础,也就是说,家长自身的认知与转变也是积极养育的根基。本手册将从儿童观和儿童权利的角度出发,剖析传统观念对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介绍新时代儿童观下积极养育背后的价值理念。同时,本手册也特别强调和关注家长的自我认知和持续的自我突破与成长,这意味着积极养育的实现应建立在双轨并行的基础上,即家长的自身成长与孩子的成长是相辅相成,同步并行,互相促进的关系。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课题的分析和探讨,帮助广大家长获得自我发展和转变所需的知识、技能与信心,敢于在育儿实践中富有创造性地探索和尝004005需要说明的是,在中文语境下,“家长”一词可能隐含着身份的权威性,本手册虽出于日常用语习惯使用了“家长”一词,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多承担着支持和引导的角色,而并非单方面的权威者。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能够逐步消弭传统意义上的“家长权威”观念,更多地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健康互动和积极沟通。如何使用本手册本手册是一本可以灵活使用的家庭教育参考读物,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阅读和查询。既可以从头到尾按顺序阅读,也可以根据具体问题或情境,选取相关章节阅读。本手册介绍了多种理念、方法和工具,旨在帮助家长掌握积极养育的知识和技能,防范暴力管教,以促进建立和发展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本手册中介绍的方法和工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家长应根据每个孩子的独特情况和特点灵活应用。尽管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提供了一般性指导,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发育成长可能呈现出不同的节奏和特心课题之一,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同时,为儿童树立尊重所有性别人权和尊严的榜样,进而增强社会整体的性别平等意识。最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加上成长环境的不同,家庭教育会遇到一些特殊性问题,这些同样需要我们关注并进行全面探讨。本手册介绍了儿童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的主要发展特点和挑战,为不同年龄段的家长提供了比较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本手册也针对一些特定儿童群体的家庭教育挑战,以及近年来社会比较关注、与儿童保护相关的课题进行了探讨,如留守儿童家庭,残障儿童家庭,多子女家庭,校园欺凌,儿童性侵害等,希望帮助相关家长和照顾者认识、了解和应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挑战,以支持所有儿童实现充分的自我发展。关于“家长”二字的说明本手册倡导的积极养育是一种基于尊重、理解、信任、沟通和示范的新型家庭教育方式,旨在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安全和鼓励的成长环境。手册中的“家长”,应被理解为广义上为孩子提供日常照料和教育的任何人,即在家庭环境中长期参与或主要负责养育孩子的成年人。这个定义不仅包括亲生父母,也包括所有可能的其他照顾者,如养父母、寄养父母、(外)祖父母、其他亲属或法定监护人。006007我们鼓励家长在使用本手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
2025家庭积极养育手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7.83M,页数9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