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属&新材料双周报:钨价创历史新高锑价调整,核聚变商业化加速材料有望受益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证券研究报告小金属行业定期报告hyzqdatemark投资评级: 看好(维持)证券分析师田源SAC:S1350524030001tianyuan@huayuanstock.com张明磊SAC:S1350525010001zhangminglei@huayuanstock.com郑嘉伟SAC:S1350523120001zhengjiawei@huayuanstock.com田庆争SAC:S1350524050001tianqingzheng@huayuanstock.com项祈瑞SAC:S1350524040002xiangqirui@huayuanstock.com联系人板块表现:钨价创历史新高锑价调整,核聚变商业化加速材料有望受益——小金属&新材料双周报(2025/5/12/-2025/5/23)投资要点:稀土:重点关注 6 月海外稀土报价。近两周,氧化镨钕上涨 1.42%至 42.9 万元/吨,氧化镝下跌 1.22%至 162.5 万元/吨,氧化铽上涨 0.07%至 708 万元/吨。近 2 周事件性催化不多,重点关注 6 月海外稀土报价,相较于 5 月海外报价只有镝铽两个品种大涨(200+%)不同,我们预计 6 月海外报价或出现价格普涨但涨幅不大(相比5 月涨幅)的现象,而国内价格需等企业获得出口许可后开始补库,稀土价格或随之上涨。当前除关注国内外报价主线外,可关注:1)稀土总量控制意见稿落地时间;2)稀土配额;3)缅甸稀土矿进口。稀土作为高胜率板块,中重稀土弹性更大。建议关注:广晟有色、中国稀土、北方稀土、金力永磁、宁波韵升、正海磁材等。钼:原料成本支撑显著叠加需求不弱,推动钼价高位震荡。近两周,钼精矿价格上涨 4.30%至 3635 元/吨度,钼铁(Mo60)价格上涨 4.87%至 23.70 万元/吨。供给端,矿山挺价情绪强烈,原料成本支撑显著。需求端,钢厂招标活跃,下游需求边际回暖,但持续性需继续观察。建议关注:金钼股份。钨:供给端推动钨价创历史新高,观望情绪下价格维持震荡。近两周,黑钨精矿价格上涨 7.89%至 16.40 万元/吨,仲钨酸铵价格上涨 8.74%至 24.25 万元/吨。供给端,钨精矿开采指标缩减,持货商捂货惜售。需求端,钨传统需求主要为硬质合金,需求稳定。下游厂家上调报价后,钨价近期创出历史新高,目前上下游观望情绪浓厚。近年来钨丝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可用于光伏领域切割硅片,或可用作人形机器人的钨丝腱绳,新领域应用有望打开钨需求增长空间。建议关注:中钨高新、厦门钨业、翔鹭钨业、章源钨业。锡:供给现货紧张远期或有所缓解,供需双弱下锡价震荡。近两周,SHFE 锡上涨1.95%至 26.46 万元/吨,LME 锡上涨 2.99%至 3.27 万美元/吨。供应端,一方面云南精炼锡冶炼企业开工率受缅甸原料短缺保持低位,另一方面刚果(金)Bisie 锡矿复产进入第二阶段,首批原料预计 6 月陆续到港。整体呈现现货供应偏紧,远期原料或逐步缓解的格局。需求端,高价锡锭导致电子及家电行业补库意愿低迷,下游厂家以刚需采购为主。供需双弱之下预计价格维持震荡运行,关注 Bisie 锡矿到港是否存在超预期情况。建议关注:锡业股份、华锡有色、兴业银锡。锑:供应端边际改善需求弱势分化,锑价小幅调整。近两周,锑锭价格下跌 5.32%至 22.25 万元/吨,锑精矿价格下跌 3.70%至 19.50 万元/金属吨。供给端,国内锑矿供应边际改善,环比限产边际“放松”,部分中小型矿山开工率回升至 55%;缅甸矿区“潜在修复”冲击市场情绪,运输通道若在三季度前修复,可释放月均 3000 吨锑精矿。需求端,光伏玻璃采购放缓,阻燃剂出口疲软,军工及铅酸电池需求稳定。供给改善需求走弱下锑价小幅调整。建议关注:华锡有色、湖南黄金、华钰矿业。新材料:关税暂缓窗口期出现,关注出口新材料修复机会。当地时间 5 月 12 日上午9 点,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同意共同采取以下措施:美方承诺取消 4 月 8 日和 4 月 9 日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 91%的关税,修改 4 月 2 日2025 年 05 月 26 日源引金融活水 润泽中华大地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第 2页/ 共 12页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34%的对等关税,其中 24%的关税暂停加征 90 天,保留剩余 10%的关税。相应地,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 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 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 24%的关税 90 天,剩余 10%的关税予以保留。我们认为出口窗口期已出现,出口敞口较高的新材料企业前期因关税冲击调整充分,在缓和预期下有望展开修复行情。建议关注:博迁新材、铂科新材、云路股份、华峰铝业、博威合金。核聚变新材料:可控核聚变产业商业化持续加速,上游材料有望充分受益。可控核聚变产业商业化发展持续加速,产业链上游材料具备广阔蓝海空间。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披露,ITER 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部组件已完成建造,标志着可控核聚变工程化进程实质性突破。(1)国内方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 2025 年 1 月创下 1 亿摄氏度 1000 秒“高质量燃烧”世界纪录,新一代“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双亿度”等离子体运行,自主研制的磁流体控制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2)国际方面,美国 DIII-D 国家核聚变设施实现超过理论上限 20%的等离子体密度,法国 WEST 装置在 5000 万摄氏度下维持等离子体稳定 1337 秒。我们认为,可控核聚变产业正处于技术持续突破,商业化项目持续落地的高景气度阶段,上游材料端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此进程,对应产品具备广阔蓝海空间。建议关注:安泰科技、东方钽业、西部超导、中洲特材。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进出口政策变动风险等。源引金融活水 润泽中华大地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第 3页/ 共 12页内容目录1. 新材料行业热点综述.....................................................................................................52. 小金属价格变动更新.....................................................................................................62.1. 稀土...........................................................................................................................62.2. 钼.........................................................................................................
[华源证券]:小金属&新材料双周报:钨价创历史新高锑价调整,核聚变商业化加速材料有望受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6M,页数1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