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分析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1 2025 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 公用评级三部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2 一、 行业概况 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快速、准时、占地面积小、运量大、运输效率高等特点,社会效益良好。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人口相应增长,同时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日趋严峻。为了解决交通拥堵,提高环境质量,“十五”期间,国家首次把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列入计划发展纲要,并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特别是大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会带动周边沿线物业、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和繁荣,并直接刺激商业、房地产和广告业等行业的发展,形成“地铁经济带”,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特点为投资巨大、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及对城市发展影响重大。 二、 行业政策 2024 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下简称“轨交协会”)等单位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经营管理、安全监管、融合城轨发展、项目投资建设管理、财政补贴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意见、办法和指南等,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 表 1 2024 年以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重要文件、政策汇总 发布时间 文件、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及主旨 2024 年 6 月 《关于加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监督管理的意见》 支持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在枢纽场站换乘衔接,深入推进安检互信、资源共享、票制互通、支付兼容,推动满足基础设施、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等标准体系兼容和运营管理一体条件的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实现直通运营。 2024 年 6 月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城轨发展指南》 轨交协会提出“1-9-3-5-5”融合发展体系:“1”系绘制一张融合城轨发展蓝图,“9”系多元融合的 9 种重点模式,包括区域融合、四网融合、多交融合、线路融合、站城融合、系统融合、绿智融合、文旅融合、业务融合;“3”系引客流、增收益和降成本三大方向;第一个“5”系发力客流、财务、技术、装备和生态可持续;第二个“5”系实施规划、服务、技术、管理协同。 具体看三个方向: (1)在“引客流”方面,重点吸引城市群都市圈客流、城市客流和文旅客流; (2)在“增收益”方面,一是运营收入(票务收入)与线路线网的运能相匹配;二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沿线资源全链条开发,资源开发收入(非票务收入)要在平衡运营成本和融资付息中占有更大的比重; (3)在“降成本”方面,加强规划建设阶段投资控制及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 2024 年 7 月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 计划》 探索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镇延伸,鼓励采用大站直达等停靠方式。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实现“零距离”换乘和一体化服务。 2024 年 8 月 《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实行)》 明确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纳入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范围。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应当依法严格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落实资金来源,加强预算约束,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禁为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违法违规举债,不得增加隐性债务。 2024 年10 月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将涉及土地和空间使用的合理需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系统统筹保障。 (2)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用地。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以划拨、协议出让等方式供给。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且不影响城市公共交通功能和规模的前提下,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用地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综合开发,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3)城市公共交通票价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鼓励根据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运输距离以及换乘方式等因素,建立多层次、差别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票价体系。 2024 年《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监测、维护、更新改造、监督等方面管理提出要求和规范,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3 11 月 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新增通信、信号等系统的安全防护要求,明确车辆、供电等关键设备的维护标准及委外维修单位的安全责任。 2024 年11 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 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实行分级管控,对隐患排查方式、排查出隐患后的处理措施等进行规范。 2025 年 3 月 《中国城市轨道 交通协会关于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 见》 轨交协会提出“公益为本,经营为要”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基本理念,“建设与城市实际客流相匹配、使城市综合财力可承担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主线目标。为实现财务可持续,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可重点推进的七项工作,包括: (1)规划引导,适配社会经济综合效益。重点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资金全生命周期的资金保障需求,匹配城市综合财力与负债水平,控制投资速度与强度; (2)建标适宜,多式协同经济适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需从项目设计阶段控制全生命周期成本投入,遵循经济适用原则选择系统制式,遵循因地适宜原则选择线路敷设方式; (3)融资选优,缓解债务本息支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应扩宽融资渠道,利用各类政策性金融工具优化债务周期和结构,对存量高息债务采取压降措施; (4)引聚客流,票务收入稳中有升。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可建立多层次、差别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票价体系,综合考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公众承受能力、补贴财力等因素,制定城市轨道交通价格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5)节支降本,运营支出合理管控。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应持续探索岗位复合、设施设备修程修制优化、环控智慧调控、无人巡检、在线监测等新技术、新管理的落地实施,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人员配置,有效降低成本支出,优化运营成本结构; (6)多元创收,经营收入广开财路。资源经营业务重点须从开发导向转为经营导向,原有的基于土地财政和房地产金融的“轨道+物业”业务模式需要向 TOD+医疗、物流、文旅、教育、科技园等模式转型; (7)政策探索,获取资金保障支持。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需探索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渠道,探索建立健全与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挂钩的财政补贴机制,对核定运营成本与乘客实际支付优惠票据之间的差额以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补助。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三、 行业运行情况 2024 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持续扩张,区域布局仍不均衡。受益于民众出行需求增长,城市轨道客运量有所增长;但运营成本压力大、入不敷出仍是行业普遍状况,行业运营对政府补贴依赖高。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2024 年,全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 18 条,新增运营区段 27 段,新增运营里程 748 公里。截至 2024 年末,全国共有 54 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325 条,车站 6324 座,运营里程 10945.60 公里(详见附表1)。其中地铁、轻轨为主要线路,运营里程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5-20
联合资信
公用评级三部
8页
1.38M
收藏
分享

[联合资信]: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分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8M,页数8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快递周度揽收量及同比增速
综合
2025-05-20
来源:快递:快递单量保持高增,顺丰增速领跑
查看原文
各公司快递业务单价
综合
2025-05-20
来源:快递:快递单量保持高增,顺丰增速领跑
查看原文
各公司快递业务量
综合
2025-05-20
来源:快递:快递单量保持高增,顺丰增速领跑
查看原文
异地快递业务量及同比增速图表6: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及同比增速
综合
2025-05-20
来源:快递:快递单量保持高增,顺丰增速领跑
查看原文
快递业务单价及同比增速图表4:同城快递业务量及同比增速
综合
2025-05-20
来源:快递:快递单量保持高增,顺丰增速领跑
查看原文
快递业务量及同比增速图表2:快递业务收入及同比增速
综合
2025-05-20
来源:快递:快递单量保持高增,顺丰增速领跑
查看原文
ai总结
AI智能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202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现状、政策环境、运行情况及未来趋势,指出行业面临运营成本高、依赖政府补贴等问题,但社会效益显著,整体风险较小。 1. 行业政策密集出台,推动可持续发展。2024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涵盖经营管理、安全监管、融合发展等方面,强调“四网融合”、财务可持续和多元化创收,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 行业运行规模持续扩大,但区域发展不均衡。2024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0945.60公里,客运量同比增长9.5%,但“东密西疏”的梯度发展特点明显,中低运能线路利用率较低。 3. 运营收支不平衡问题突出。2024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平均运营收支比为57.85%,同比下降5.49个百分点,行业普遍依赖政府补贴弥补亏损,票务收入增长乏力。 4. 建设投资规模下降,资金压力仍存。2024年完成建设投资4749.41亿元,同比下降8.91%,但在建项目资金需求大,需通过多元化融资和市场化运作缓解资金压力。 5. 未来行业将转向以运营为主导。随着线路建设日趋完善,行业将进入平稳发展期,重点转向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热门报告
加入社群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