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养殖行业分析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1 2025 年度养殖行业分析 经历 2022 年以来的生猪产能持续震荡整理,2024 年,产能去化效果显现,猪价整体呈回升态势至 8 月后下行,同时饲料价格震荡下行,行业内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回升。2025 年一季度,活猪和猪肉价格继续下探。整体看,生猪行业市场价格对供需反应趋于迅速,但波幅趋于平缓。 随着生猪产能去化初见成效,且行业在长期亏损后现金压力普遍较大,短期内产能扩建能力有限,有望推动猪周期逐步转入合理上行区间。同时也需关注,生猪养殖企业仍将长期面临原材料、动物疫病、环保等方面的成本控制挑战。随着集团化养殖企业占比提升,市场整体产能变化趋于稳定,猪周期造成的行业波动幅度有望进一步平滑。 联合资信 工商评级 李敬云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1 一、行业概况 近年来,受政策驱动、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中国生猪养殖集中度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导致行业具有较大的周期波动性。 猪肉是中国居民主要的肉类食品来源,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刚性,生猪养殖行业下游需求量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中国猪肉产量稳居各畜产品之首,无论是产量还是产值均占畜禽养殖行业的 50%以上,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2024 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 1.51 万亿元。 近年来,受产业政策与环保政策的驱动、非洲猪瘟的影响,中国生猪养殖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2024 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 CR20 的主要上市公司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的比重虽由上年的 24.59%上升至 27.63%,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内仍存在大量中小养殖户,产能上下波动随意性强,导致生猪养殖行业具有较大的周期波动性。 二、生猪产能与产量分析 中国生猪产业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经历 2020 年至 2021 年二季度的快速增长后,自 2021 年下半年起波动下降,2025 年一季度末处于合理水平;2021 至 2023 年生猪出栏量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下降,2024 年行业产能出清成果显现,生猪出栏量有所下降。 生猪的供需错配形成猪价的周期波动,通常每轮猪周期持续时间在 4 年左右,受多重因素影响,各轮周期中猪价波动幅度不同,部分情况下周期运行时间可能被拉长。在猪周期运行逻辑中,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先行指标,后备母猪仔培育为能繁母猪约需4 个月,能繁母猪受孕分娩约需 114 天,仔猪育肥至出栏约需 6 个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了未来 10~12 个月生猪出栏量,从而影响市场生猪供应。 自 2002 年至 2018 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 4 轮明显的周期,自 2018 年开始的第 5 轮猪周期受非洲猪瘟疫情及保供措施快速扩张产能影响,较之前几轮波动更为剧烈。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8-2021 年末,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分别为 3205万头、2036 万头、4161 万头和 4329 万头。受 2018 年生猪养殖景气度低叠加非洲猪瘟、养户加速出栏减少补栏影响,2019 年生猪产能下降。2020 年末在行业高景气度带动下能繁母猪存栏量较上年末大幅增长,已超 2015-2017 年间的平均水平;在高猪价的拉动下,2020 年能繁母猪中的三元母猪占比较高,考虑到三元母猪繁殖能力下降 20%~50%,折合后能繁母猪的实际产能恢复低于预期。2021 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加,截至 2021 年 6 月末,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564 万头,达到本轮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2 周期峰值;截至 2021 年 7 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增长 21 个月至峰值的 4541 万头后的迎来首次下降,本轮周期结束。2022 年一季度,随着猪价下行,农户养殖意愿减弱,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所下降,2022 年 4 月末降至全年底部 4177 万头;随着下半年猪价回升,农户补栏意愿增强,截至 2022 年末,能繁母猪存栏量增至 4390 万头。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 5500 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农业农村部于 2024 年 3月设定的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约为 3900 万头;2023 年以来,生猪供给过剩,猪价下跌,养殖户补栏意愿下降叠加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呈下降趋势,2023 年底为 4142 万头,至 2024 年 4 月末降至 3986 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2.21%,已进入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正常保有量的 92%~105%)。此后能繁母猪存栏量缓慢回升,截至 2025 年 3 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39 万头,仍在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内。 出栏生猪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8-2021 年,中国生猪出栏头数先降后升,分别为 6.94 亿头、5.44 亿头、5.27 亿头和 6.71 亿头。其中 2019 年同比下降21.61%,主要系能繁母猪存栏减少叠加非洲猪瘟影响所致;受非洲猪瘟影响、能繁母猪产能恢复不及预期、三元母猪留种及二次育肥等因素累积影响,2020 年生猪出栏量达到第 5 轮周期低点,2021 年生猪出栏量实现反弹。2022-2023 年,由于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高位,且本轮周期中养殖效率提升,生猪产能虽持续出清整理,出栏量仍持续增加,但增速有所下降,分别为 7.00 亿头和 7.27 亿头。2024 年 4 月,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 2021 年 6 月以来的最低点,行业出清成果初现。2024 年,中国生猪出栏量 7.03 亿头,同比下降 3.30%。2025 年一季度,生猪出栏量为 1.95 亿头,同比变化不大。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3 资料来源:Wind,联合资信整理 图表 2.1 中国生猪出栏(左轴)及能繁母猪存栏(右轴)情况 三、行业上下游及产品价格情况 生猪养殖行业上游为饲料行业,下游基本由供给决定猪肉价格。2021-2022 年,粮食及饲料价格持续攀升,养殖企业成本端承压;2023 年粮食及饲料价格震荡回落至 2024 年底。2021 年,能繁母猪产能释放导致猪价快速下跌,此后经历持续震荡整理,2024 年产能去化效果显现,猪价整体呈回升态势至 8 月后下行。2025 年一季度,活猪和猪肉价格继续下探。整体看,生猪行业市场价格对供需反应趋于迅速。 生猪养殖行业上游主要为饲料行业,下游主要是居民肉食消费需求。 饲料生产所需原材料包括玉米、豆粕、小麦、鱼粉等主料,以及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辅料,原材料成本占饲料生产成本的比重约为 75%~80%,其中,玉米、小麦、豆粕占饲料配方的比例分别约为 60%、15%、20%。各品种间根据价格波动进行调整。养殖业上游受小麦、玉米和豆粕价格的影响较大,其中,豆粕原料大豆主要依赖进口。 2021-2022 年,受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粮食及饲料价格整体持续震荡攀升,截至 2022 年底,小麦、玉米和豆粕价格分别为 3204.30 元/吨、2822.90 元/吨和 4698.40元/吨,较 2021 年底分别提高 13.13%、7.57%和 32.75%。2023 年以来,相关商品价 www.lh
[联合资信]:2025年度养殖行业分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5M,页数11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