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技术看债01,农商与保险smart属性的褪色?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 | 固定收益专题 深度报告 固定收益专题 2025 年 04 月 30 日 固定收益专题 证券分析师 吕品 资格编号:S0120524050005 邮箱:lvpin@tebon.com.cn 研究助理 苏鸿婷 邮箱:suht@tebon.com.cn 相关研究 1.《农商行买长量增流动性与机构行为跟踪 43-》,2025.4.27 2.《保险、农商入场配长流动性与机构行为跟踪 42-》,2025.4.21 3.《美国为何“股债汇三杀”?》,2025.4.16 4.《债市交易观点:如何看待近期硬数 据 较 强 和 预 期 的 分 歧 ? 》,2025.4.16 5.《“巨石”之后,转债宜徐徐图之》,2025.4.16 技术看债 01:农商与保险smart 属性的褪色?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机构行为视角:过去的领先指标失效了吗?过去在资产荒逻辑下,农商行的逆势交易和保险超长债配置是债券定价显著的边际资金。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在 2 月上旬 10 年国债利率刷新低点之后,农商行的接券买入却并未伴随利率下行,以往“农商行买入高峰-利率见顶”的领先逻辑、“跟着农商行止盈”的指引性可能存疑。 过去的领先指标:农商行逆势交易与保险前瞻配置超长 1)农商行:在债券二级市场上增持标的以利率债和存单为主,期限偏好 1 年以内和 7-10 年品种。今年以来,农商行对 7-10Y 政金债明显增配而存单净买入占比表现下行。总体上农商行逆势加仓的左侧布局交易特征显著。 但就过去形成的“农商行买入-利率达峰-利率回归低位”周期而言,在今年以来运行可能并不顺畅。年初以来农商行有过两轮较为明显的持续加仓,第二轮则是在利率达到新低后,2 月 10 日开始的一个月时间内农商行持续增持现券,在如此持续且较长的加仓时间中,利率却并未快速见顶回落,而 4 月以来,农商行对于长端债券的增持对应的也是窄幅震荡的利率。 2)保险:相较农商行而言,保险作为配置盘是超长债品种的定价主力,其配置在过去也具有一定前瞻性。标的偏好上看,保险对于超长利率债配置力度较大,尤其是 10Y 以上地方政府债,2025 年以来,保险对 10Y 以上超长期国债配置比重有所降低,相比去年对超长国债的明显增配,今年对 10Y 以上的地方政府债配置比重有所提升,2 月利率新低后的利率上行阶段保险明显增加超长债配置力度。 量化策略视角的证据:领先指标的有效性正在下行 基于机构行为的两个交易策略:1)均值方差策略:核心目标是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最大化预期收益;2)阈值买入卖出策略:核心思路在于通过设定合理的阈值(二分法迭代计算得到),筛选出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债券交易机会,包含买入和卖出两个交易方向。 农商行独特的负债属性决定了其逆势加仓的特征。依据阈值买卖策略我们对 2023-2024 年和 2025 年的样本(截至 2025/4/18,下同)分别进行了回测,农商行对于7-10Y 国债的加仓具有较为显著的左侧布局特征。而在对长债止盈的操作上,农商行相对其他机构来说也有一定优势。在全样本中农商行出现超过阈值的净卖出止盈后,10Y 国债利率进一步上行的概率在所有机构中表现最小,一定程度表明,农商行本身对于止盈点位把握具有相对优势。 但如果对比今年和前两年的左侧交易来看,农商行净买入领先指标的有效性可能正在下行。同样是阈值买入的策略,农商行在分区间的样本表现中均有左侧布局的特征,但对比 2023-2024 年样本和 2025 年样本,今年农商行在买入后 10 日和 20日国债利率的上涨概率明显下行。 对应到保险的情况也是类似的,过去保险对于超长债配置有一定前瞻性,但今年以来在同样的交易策略下有效性也明显降低。2023-2024 年以保险超长债净买入为 固定收益专题 2 / 1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指引的均值方差策略较为有效,对应的择时收益位列除其他外的机构第一位,而进入 2025 年保险对于超长债配置的策略交易收益明显下行,在各类机构中排列降至9/12。 为何失效?我们认为背后可能是资产荒向负债荒的转变逻辑。我们曾在《告别低利率 02:从资产荒到负债荒》中提到,在过去每当债市因为各种原因调整时,资产荒的叙事就会应声而至,但从去年 12 月以来,伴随着银行负债成本的不断提高,市场将视角慢慢转向“负债荒”的出现。如果以金融机构资产缺口作为“资产荒”的指标代表,可以发现 2023 年-2024 年三季度“资产荒”基本与 10Y 国债收益率走势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去年四季度至今资产荒的程度是在减弱的,且与利率走势表现同向而行,这意味着国债利率的走势很难再用资产荒的叙事去解释。 技术面:当前市场可能的交易因子是什么? 从超跌反弹到交易关税因子,短期债市运行区间震荡。此前我们在 3 月 9 日的报告《技术上如何识别短期的超跌反抽?》中曾提示,经历最后一跌之后国债期货可能迎来超跌反弹,如果说在 4 月以前市场的交易因子仍是技术反抽,那么在 4 月以来市场就转变为关税交易,近期也有国内政策预期的博弈因素。4 月 2 日 TL 收涨,此后两个交易日连续跳空高开,但此后市场并未迅速向下回补缺口,而是在 4月 10 日低开之后进入窄幅震荡区间,即便是国内一季度“硬数据”开门红也并未确认债市走弱的趋势,反映出经济强数据和政策弱预期的分歧。 那么就债市交易而言,震荡之后的关键因子如何破局? 1)关税短暂打破了 3 月份,从资产荒到负债荒切换的主叙事,但关税问题经过一个月的消化和跟踪,市场已经逐步平静,我们认为本轮关税的核心并非中美 2018年的延续,而是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周期性体现,最终可能会推出全局性、一揽子、弱化较多的非针对单一国家政策组合,介于 4 月初市场最悲观的预期和当前市场比较乐观预期之间,可能还会面临多轮反转交易; 2)内部方面,从硬数据看,社零从去年 11 月份触底开始回暖,金融数据从去年 9月后开始回暖,Q1 的经济数据超预期,政治局会议的表态来看,政策层对于外部冲击的影响可能已有相关预案,后续出台方向可能更偏结构化政策,如果从过去内部大于外部的角度,其中的传导在于出口,不少投资人跟踪出口的变化验证经济的下行压力,但实际上,出口高频预测这种方法本身的可靠性在 2018 年就证伪了——连续预测出口下行、连续多月“强出口”超预期。 3)技术层面,通过我们前述的论证,当前的农商行、保险资金未必是过去所认为的“smart mone
[德邦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技术看债01,农商与保险smart属性的褪色?,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M,页数1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