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如何看待再次隐性债务问责?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信用 | 如何看待再次隐性债务问责? 证券研究报告 分析师 孙彬彬 SAC 证书编号:S0160525020001 sunbb@ctsec.com 分析师 孟万林 SAC 证书编号:S0160525030002 mengwl@ctsec.com 联系人 李飞丹 lifd@ctsec.com 相关报告 1. 《资产配置 | 去美元化,大类资产怎么走?》 2025-04-22 2. 《信用 | 城投境外债融资有变化?》 2025-04-21 3. 《信用 | 利差为什么下不去? 》 2025-04-21 核心观点 ❖ 4 月 18 日,财政发布的隐性债务问责与此前几次披露的有哪些不同? (1)地区分布和涉及金额不同:本次问责相较于此前披露案例涉及的区域,云南和青海为首次披露问责案例区域。另外本次问责案例涉及的新增隐债规模和化债不实规模较前几次问责略有减少。 (2)问责时效不同:第三次 11/6、第四次 9/19 及本次 4/18 的问责案例均主要发生在 2019-2021 年,近两年来违规新增隐债、化债不实的有关情况得到控制,“倒查责任”的要求严格贯彻落实。 (3)问责主体不同:监管问责主体范围扩大,本次问责主体主要集中在有关政府部门与涉事城投平台。 (4)新增隐债方式不同:五次问责通报案例的新增隐债方式逐渐多样,并逐渐转向 PPP 捆绑、资本公积退回等更为隐蔽复杂的形式。 ❖ 财政此次发布的隐性债务问责有何特征? 本次问责案例中的新增隐债方式涉及多类,案例 1 中包含两个具体案例,一是涉及以 PPP 项目融资,二是行政单位直接借贷融资。案例 3为政府出具承诺函,在特许经营项目中承诺固定收益。案例 4-6 均可归纳为通过企事业单位举借债务垫资。 从案例中涉及项目来看,每个案例基本都涉及公益性项目建设。可以看出,在地方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公益性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仍是地方政府需要解决的核心难点。 ❖ 现有问责案例如何归类? 新增隐债方式可大致细分为以下几类:(1)通过城投公司及其他国有企业举债;(2)通过事业单位举债;(3)以政府购买形式新增隐债;(4)政府担保或出具承诺函;(5)国有企业垫资;(6)要求代理银行违规操作或银行违规融资;(7)政府部门直接向国有企业或其他企业融资;(8)其他方式。 化债不实案例的区别点则主要在于违规化债资金的来源不同。 ❖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或有遗漏,宏观经济表现超预期,信用风险事件发展超预期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财通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固收专题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1 与之前相比有何异同? ........................................................................................................................... 3 2 此次问责有何特征? ............................................................................................................................... 6 3 问责案例归类 ........................................................................................................................................... 7 3.1 新增隐债 .............................................................................................................................................. 7 3.2 化债不实 ............................................................................................................................................ 10 4 小结 ......................................................................................................................................................... 10 5 风险提示 ................................................................................................................................................. 11 图 1. 2025-4-18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问责新增隐债案例 ................................................................................ 4 图 2. 2024-9-19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问责新增隐债案例 ................................................................................ 5 图 3. 2023-11-6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问责新增隐债案例 ................................................................................ 5 图 4. 2022-7-29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问责新增隐债案例 ................................................................................ 6 图 5. 2022-5-18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问责新增隐债案例 ................................................................................ 6 图 6. 新增隐债问责案例归类分析 ................................................................................................................. 9 图表目录 内容目录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财通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固收专题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4 月 18 日,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关于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以下称《通报》),引发市场关注,如何看待再次隐性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5-07
财通证券
12页
0.75M
收藏
分享

[财通证券]:信用|如何看待再次隐性债务问责?,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5M,页数1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从 4 周移动平均视角看,上周(20250414-20250418)ETF 和北上的卖出共识度继续回落,两融和龙虎榜的卖出共识度延续回升
综合
2025-05-07
来源:资金跟踪系列之一百六十五:ETF仍是主要买入力量,两融净流出幅度放缓
查看原文
从 4 周移动平均视角看,上周(20250414-20250418)ETF 和北上的买入共识度变化不大,两融和龙虎榜的买入共识度小幅回落
综合
2025-05-07
来源:资金跟踪系列之一百六十五:ETF仍是主要买入力量,两融净流出幅度放缓
查看原文
近期普通股票型行业配置变动
综合
2025-05-07
来源:资金跟踪系列之一百六十五:ETF仍是主要买入力量,两融净流出幅度放缓
查看原文
近期偏股混合型行业配置变动
综合
2025-05-07
来源:资金跟踪系列之一百六十五:ETF仍是主要买入力量,两融净流出幅度放缓
查看原文
近期两融行业配置变动(表中单位:亿元)
综合
2025-05-07
来源:资金跟踪系列之一百六十五:ETF仍是主要买入力量,两融净流出幅度放缓
查看原文
近期 ETF 行业配置变动(表中单位:亿元)
综合
2025-05-07
来源:资金跟踪系列之一百六十五:ETF仍是主要买入力量,两融净流出幅度放缓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