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传统主业拐点出现,机器人业务未来可期
2025 年 05 月 04 日 传统主业拐点出现,机器人业务未来可期 —汉威科技(300007.SZ)公司事件点评报告 增持(首次) 事件 分析师:任春阳 S1050521110006 rency@cfsc.com.cn 基本数据 2025-04-30 当前股价(元) 41.27 总市值(亿元) 135 总股本(百万股) 327 流通股本(百万股) 283 52 周价格范围(元) 12.04-50.9 日均成交额(百万元) 831.09 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Wind,华鑫证券研究 相关研究 公司近期发布 2024 年报及 2025 一季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22.28 亿元,同比下降 2.61%,实现归母净利润 7668.03万元,同比下降 41.38%。2025 一季报公司实现营收 6.03 亿元,同比增长 1.54%,实现归母净利润 1693.60 万元,同比增长 16.91%。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 ▌研发投入及新业务短期拖累 2024 年业绩 2024 年受外部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以及战略布局的 MEMS 传感器 IDM 产线、激光器封测产线、超声波仪表等新业务在还未能实现有效业绩产出等多重因素影响,使得公司 2024 年业绩有所下滑,其中新业务对 2024 年净利润的影响约-4992.79 万元,若扣除此影响,公司 2024 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约 3.21%。分业务来看,传感器实现营收 3.41 亿元,同比增长 28.05%,毛利率 33.81%,同比下降1.43pct;智能仪表实现营收 9.95 亿元,同比增长 0.42%,毛利率 40.38%,同比提高 0.22pct;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实现营收 5.42 亿元,同比下降 19.72%,毛利率 22.92%,同比下降 4.09pct;公用事业实现营收 3.00 亿元,同比下降0.98%,毛利率 0.81%,同比提高 3.27pct。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9.84%/9.58%/9.48%/0.96%,分别同比提高 0.64/1.22/1.11/0.46pct,期间费用率为 29.85%,同比提高 3.43pct。 ▌以传感器为核心,构建完整物联网生态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主营业务是以传感器为核心,结合智能仪表、数据采集、地理信息和云计算等物联网技术构建了“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AI”的系统解决方案,业务覆盖传感器、智能仪表、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居家智能与健康及公用事业等行业领域,意在“成为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引领者”。公司营收从2020 年的 19.41 亿元增长到 2022 年的 23.95 亿元,CAGR 为11.08%,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也从 2.06 亿元增长到 2.76 亿元,CAGR 为 15.92%。2023 年之后,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郑州汉威公用事业出表的影响,公司业绩有所下滑。2025 一季报公司实现营收 6.03 亿元,同比增长 1.54%,实现归母净-50050100150200250300(%)汉威科技沪深300公司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重要免责声明 2 诚信、专业、稳健、高效 利润 1693.60 万元,同比增长 16.91%,业绩拐点已经出现。 ▌传感器龙头不断巩固,智能仪表受益于激光类产品升级及国产替代 公司深耕气体传感器行业二十多年,现已打造出包含芯片设计、敏感材料、制造工艺、封测技术等全流程的传感器核心技术平台,具备国内领先的气体传感器研发和生产技术。公司掌握厚膜、薄膜、MEMS、陶瓷等核心工艺,能够生产半导体类、催化燃烧类、电化学类、红外光学类、光致电离类、激光类等主要种类气体传感器,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稳居气体传感器领域龙头地位。公司在继续巩固传统环保、安防类传感器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产品研发,丰富传感器产品线,横向拓宽压力、流量、红外、温湿度、加速度、振动、超声等多门类纵向拓宽行业应用(家电、汽车、储能、光电器件)方面持续发力巩固龙头地位。家电领域:基于 NDIR、半导体等多种技术路线,完成制冷剂传感器开发,并获得国内首个冷媒检测传感器 CQC 认证证书,填补了市场空白;汽车领域:AQS 传感器持续获得定点并实现批量应用,H₂ 、光线等传感器在性能方面同步取得新突破,提升了汽车电子领域优势;储能领域:采用全新结构和材料的电化学 CO、H₂ 传感器,在寿命、可靠性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光电器件领域:完成高性能热释电火焰传感器的开发,并通过材料改进实现更远距离的精准探测。完成 CO、H2,以及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的热失控监测方案。 公司依托传感器核心技术,生产了多样化且种类齐全的智能仪器仪表,主要包括探测器、报警控制器、便携式检测仪、家用检测仪、环保监测仪器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安全、市政监测、环境监测、燃气安全、智能家居与健康等领域,在石油、化工、燃气、冶金、电力行业客户基础广泛,市场竞争力突出。在燃气仪表领域,以 TDLAS 技术为主的激光甲烷泄漏监测技术取得突破,激光版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管网地听设备、智能压力监测及 PPB 级激光巡检车全面推向市场,同时重点布局光学领域新产品—非制冷手持式红外气体泄漏检测仪,并加大超声类燃气计量表的产品研发。工业安全仪表领域,持续推进安全类仪表在产品迭代、品质提升、场景应用开拓及技术平台建设方面的研发工作,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 机器人业务布局不断完善,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围绕机器人业务做了一系列动作:1)产品方面: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传感器产品储备,包括柔性触觉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MEMS 压力应变片、气味嗅觉传感器(电子鼻)等,目前已构建起覆盖“触觉-平衡-力 控-嗅觉”的多维产品矩阵,为机器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多种感知解决方案。例如柔证券研究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重要免责声明 3 诚信、专业、稳健、高效 性触觉传感器主要用于电子皮肤,可以为机器人执行复杂、精细动作,做好感知基础。惯导类传感器用于感知空间方位和运动姿态。六维力传感器可实现多维力与力矩的精准测量,帮助机器人完成精细、复杂动作;2)客户方面:公司已与比亚迪等近二十家机器人整机厂展开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例如送样、个性化方案定制、小批量供货等;3)业务端:机器人业务主要由子公司苏州能斯达(控股 55.34%,小米参股5%)和宁波韧和科技(参股 26.68%)展开,其中苏州能斯达深耕柔性传感器赛道十余年,掌握了柔性压阻、柔性压电、柔性温湿度、柔性电容四大核心技术,确立了柔性压力传感器、柔性压电传感器等七大产品系列,柔性微纳传感技术水平及产业化程度国内领先,已经开始给多家机器人整机厂商提供电子皮肤及指腹类传感器。机器人业务布局不断完善,未来可期。 ▌ 盈利预测 我们看好公司传感器的市场地位以及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暂不考虑公用事业剥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预测公司 2025-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22、1.51、1.85 亿元,EPS 分别为0.37、0.46、0.57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华鑫证券]: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传统主业拐点出现,机器人业务未来可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38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