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如何看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深度报告 | 中国宏观 http://www.stocke.com.cn 1/1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宏观深度报告 报告日期:2025 年 03 月 16 日 如何看 2025 年财政预算安排? 核心观点 根据 2025 年 3 月 13 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的《关于 2024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5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草案),我们认为财政预算大致符合预期,预计 2025 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财政赤字率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最高。较大的边际变化在于政府债务的边际扩张,2025 年新增政府债券规模达到 11.86 万亿元,比去年增加 2.9 万亿元,对应我们测算广义赤字率有望达到 8.4%左右,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我们重点提示,受外需波动、房地产形势变化等,实际执行数与预算数会有出入,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不排除 2025 年内财政政策扩围加码。 大类资产方面,风险偏好将成为市场主线,未来中美小阳春或货币政策大幅宽松有望驱动我国出现股债双牛行情,但过程中可能略有反复,尤其是短期美国对华关税可能略超预期,风险偏好的修复并非一蹴而就,我国可能在中美关系改善以及宽松政策重启后迎来一轮股债双牛。 ❑ 2025 年财政收支或处于偏紧平衡区间 我们判断,2025 年财政或侧重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对扩大国内需求、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持。预计将通过加快各项资金下达拨付的方式,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后续也将及时出台新的有力度的政策,前后贯通、接续发力,结构上则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整体来看,2025 年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将向财政传导,财政收支平衡或面临一定压力。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宏观经济政策有望依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积极应对,后续财政政策或进一步加力。 从财政收入看,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支撑,但无论一般公共预算还是政府性基金预算增速均小幅正增长,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后可以发现制约因素仍然较多。从第一本账看,2025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9850 亿元,增长 0.1%。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 20555 亿元,收入总量为 240405 亿元。从第二本账看,2025 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62499.09 亿元,增长 0.7%。加上上年结转收入 384.97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收入 13000 亿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收入 5000 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 44000 亿元,收入总量为124884.06 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剔除 2024 年中央单位上缴一部分专项收益的一次性影响因素,2025 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保持小幅增长。预算报告显示,2025 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 96960 亿元,比 2024 年执行数下降 3.5%,但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增长 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和非税收入组成。2024 年由于税收增长不及预期,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中央财政安排有关中央单位上缴一部分专项收益,补充中央财政收入,这也间接抬高了 2024 年收入基数。据我们测算,2024年有关中央单位上缴的部分专项收益规模或为 5470 亿元(100435.71(2024 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数)-94965.72(96960/(1+2.1%))左右。 从财政支出看,总体呈现收支多元化的特征,结构上向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倾斜,更多资金资源将“投资于人”。考虑地方财政实际情况,2025 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 103415 亿元,剔除 2023 年增发国债结转至 2024 分析师:李超 执业证书号:S1230520030002 lichao1@stocke.com.cn 分析师:廖博 执业证书号:S1230523070004 liaobo@stocke.com.cn 相关报告 1 《中美缓和窗口期风险偏好助力科技牛》 2025.03.15 2 《2 月金融数据:季节性扰动与结构分化》 2025.03.15 3 《2 月通胀:春节错位形成基数扰动,预计物价不改温和回升》 2025.03.09 宏观深度报告 http://www.stocke.com.cn 2/1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年资金因素后,同口径增长 8.4%,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分别安排 27340 亿元、4795 亿元,加强地方财力保障,支持地方做好“三保”工作。但考虑到粮食储备、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等也将继续增加,财政整体腾挪空间相对有限。从第一本账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97005 亿元(含中央预备费 500 亿元),增长 4.4%,其中教育支出安排 44647 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 44091 亿元,依然是占比最大,也是 2025 年规模增长最多的两项。从第二本账看,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24884.06 亿元,增长 23.1%,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14096.34 亿元,增长 17.9%。我们认为,发挥财政政策将凸显逆周期调节作用,其核心将将聚焦扩投资、保民生、稳就业、促消费等领域,同时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支出将保持增长。 我们判断,未来中央财政支出或延续偏强态势,特别是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中,随着中央层面谋划更多事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的增速或保持高于地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合 2025 年中央部门和地方实际支出需要,我们关注到中央财政安排了部分本级支出及对地方转移支付。2025 年 1 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7597 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支出 2711 亿元,对地方转移支付 14886亿元。我们预计,后续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将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将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我们重点提示关注广义赤字率的稳步提升。2025 年赤字率拟按 4%左右安排,相较 2024 年提高 1 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测算得到 2025 年名义 GDP 规模约为 141.5 万亿元(即 141.5 万亿元=5.66 万亿元/4%),结合 2024 年名义 GDP 规模134.9 万亿元,我们提示,财政赤字率暗示了 2025 年名义 GDP 增速目标为 4.9%左右(即 4.9%=141.5 万亿元/134.9 万亿元)。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测算得到,2025 年广义财政赤字率有望达到 8.4%(即 8.4%=(5.66 万亿元+4.4 万亿元+1.3万亿元+0.5 万亿元)/141.5 万亿元),相较 2024 年实际广义财政赤字率 6.6%(4.06万亿元+3.9 万亿元+1 万亿元)/134.9 万亿元)显著提升(
[浙商证券]:宏观深度报告:如何看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1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