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国家发改委
注 意 事 项 此报告以本次大会最后审议通过并由新华社公布的文本为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计划报告微信公众号新媒体解读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5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位代表:受国务院委托,现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 “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1 —审查批准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意见,迎难而上、奋力前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扎实开展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加大政策力度,释放政策效能,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市场预期、社会信心有效提振,四季度经济明显回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134.9万亿元、增长5%,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5%、5.3%、5%。图1 国内生产总值季度规模及增速— 2 — 一是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聚焦突出问题,围绕加力提效实施宏观政策、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 “组合拳”,强化存量和增量政策合力,推动需求较快回升,生产增长加快。有力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重点领域财政支出得到保障,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二是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两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着眼于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2024年起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坚持自上而下、软硬结合,建立实施项目储备、集中联审、专款专用、强化监督等全链条推进保障机制。“硬投资”方面,严格做好项目筛选,2024年安排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465个重大项目建设,项目基本全部开工、全年完成投资超过1.2万亿元。 “软建设”方面,坚持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相结合,扎实推进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规范项目全过程管理方面,出台 “两重”建设有关管理办法,督促项目加快开工建设,严格资金监管,加强监测调度和现场监督检查,确保建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3 —专栏1:2024年 “两重”建设进展情况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 “两重”建设行动方案,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等重点领域。对照行动方案印发分领域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领域今后几年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标志性工程等。组织实施“硬投资”项目建立30余个中央单位参与的工作机制,支持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超过8万公里、长江沿线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1.3万公里、“三北”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等近4000万亩,以及东北黑土地 高 标 准 农 田 建 设、长 江 沿 线 交 通 基 础 设 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高等教育提质升级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设。提前下达2025年约1000亿元 “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加快出台“软建设”举措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加快实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碳排放核算和计量体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水利基础设施和城市地下管网多元化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流程管理、荒漠化防治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发展等体制机制。 三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印发“两新”行动方案,出台工业、建筑市政、交通、农业、教育、文旅、医疗等七大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引领行动方案。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 “两新”工作。2024年, “两新”政策带动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增速12.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3.6%,带动大宗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中,新能源汽车— 4 —销量占比超过60%,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超过90%。专栏2:2024年 “两新”政策推进情况设备更新行动有效拉动投资增长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工业、用能、交通运输、老旧 电 梯 等 12 个 领 域 设 备 更 新 项 目 超 过4600个。支持老旧营运货车、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分别达55.6万、7.2万、95万台;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4.1万台;支持教育、文旅、医疗领域设备更新26.8万台 (套)。在政策带动下,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 (套),形成节能量约2500万吨标准煤。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有效激发消费活力向地方直接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汽车方面,以旧换新超过68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达到9200亿元。家电方面,超过3700万名消费者购买八大类家电产品6200多万台,销售额达到2700亿元。家装消费品方面,智能坐便器、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产品销售近6000万件,销售额达到1200亿元。电动自行车方面,全年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带动新车销售约40亿元。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2024年,全国新增智能化社区回收设施达到1.1万余个;报废机动车回收量达到846万辆,增长64%;废旧家电回收量超过63万吨,废旧家电规范化拆解数量增长超过20%;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10种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超过4亿吨,增长7.2%;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约39.7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9%。实施资源回收企业向报废产品出售者 “反向开票”制度,加强对 “作 坊 式”回 收 拆 解 等 违 法 行 为 的 监 管,资源循环利用行业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5 —标准提升行动有效发挥牵引作用设备更新方面,出台能耗限额、设备能效、污染物和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国家发改委,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2.58M,页数9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