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中长期资金深度专题:险资“落子”银行股,已渐趋拉开序幕
证 券 研 究 报 告险资“落子”银行股,已渐趋拉开序幕证券分析师:郑庆明 A0230519090001林颖颖 A0230522070004冯思远 A0230522090005研究支持:李禹昊 A0230123070008联系人: 李禹昊 A02301230700082025.03.03——中长期资金深度专题www.swsresearch.com证券研究报告2◼我们认为,以险资为主的中长期资金将成为2025年乃至中期层面银行板块的主要增量资金。•一方面,政策驱动下中长期资金承担着更多价值挖掘、维稳股市的压舱石功能。2023下半年来,多部门密集发声引导险资入市,《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要求国有大型险企2025年起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若假设未来3年五大国有大型险企保费增速中枢约5%(与GDP增速中枢一致),测算合计有1.4万亿保费入市,假设13.1%(上市银行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例)的资金流入银行板块,则合计约1881亿元(测算2024年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50指数ETF合计流入银行板块1338亿)。•另一方面,也是险企“利差损”压力下破局“资产荒”的必要之举。由于长端利率低位徘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1.7%附近)、“资产荒”突出、负债成本刚性制约(过去10年寿险业盈亏平衡的打平收益率均值3.6%),叠加切换IFRS9后OCI配置需求提升(股票计入OCI后,股价波动不影响当期利润,但分红可增厚业绩),盈利稳、分红高、持有放心的安全高股息资产更显稀缺。•最重要的,银行既是权重板块,又兼具盈利稳定、经营持续、股息高位的稀缺属性,尤为匹配险资的需求。银行股在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50中权重分别约13.2%/8.6%/20.1%,2024年至2025年2月底,受益指数扩容合计流入资金超1340亿。银行特殊的金融体系地位保证经营可持续,而出清相对彻底的不良包袱、充分的拨备计提(3Q24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244%,较3Q16提升超80pct)也能支撑平稳的盈利表现,叠加稳定高分红属性(2018-2023年上市银行分红率标准差仅1个百分点,所有行业中稳定性最高;股息率约6.4%,各行业第二),更凸显稀缺性。◼我们认为本轮险资举牌银行的大潮仅是序幕拉开,方兴未艾。险资后续对个股的核心聚焦:资产质量安全的前提上,盈利不求高但求稳。此外,中小险企对银行股权分散度、持股基础和潜在董事席位同样关注。•基于盈利稳健性、资产质量安全性、股息表现和核心基本面指标四维度打分,江浙地区优质城农商行明显领先。•险企本身还需考虑“两参一控”(至多控股一家或参股两家银行;控股标准为持股超过50%,参股要求为持股超5%,但均遵从实质大于形式原则)的限制,根据各银行前十大股东梳理,主流险企中,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受此限制,其余不受限。•针对有险资大股东的A股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沪农商行等更有望获举牌;若倾向举牌基本面领先个股,我们认为苏州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相对占优;H股标的股本更小、股息率更高,举牌性价比高,中信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可关注。◼投资分析意见:银行股是逆周期下的低波红利、顺周期下的绝对收益占优+后周期弹性品种。利好经济预期、互换便利等利好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频出,政策面、资金面有催化;基本面尽管需要消化现有政策影响但以稳为主,若经济稳步复苏 ,银行还将体现后周期弹性。个股层面,继续聚焦拨备扎实、政策东风下区域β赋予成长契机的优质区域性银行和估值超跌的股份行。现阶段重点聚焦高股息主线下的中小银行,重庆银行、苏州银行、兴业银行、成都银行。若地产持续回暖、消费趋势性改善,可关注顺周期标的招商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瑞丰银行。◼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成效低于预期,经济修复节奏低于预期;平台降息扰动、息差企稳进程不及预期;尾部不良风险加速暴露。www.swsresearch.com证券研究报告3而下引导稳定市场、提升投资者回报的政策驱动资料来源:新华网,申万宏源研究2023年下半年来,多部门密集联合发声,引导保险资金入市时间主体会议/文件核心内容2023/8/18中国证监会就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推动建立健全保险资金等权益投资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其加大权益类投资力度;推动研究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会计处理,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与资金规模。2023/8/25中国证监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将主动加强政策协同,共同为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提供支持保障,促进资本市场与中长期资金良性互动。2023/9/10金融监管总局《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对于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2023/10/25财政部《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相关指标的通知》将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2024/1/22国务院国务院常务会议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2024/1/25-1/26中国证监会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2024/4/12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完善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监管制度。2024/6/7国务院国务院常务会议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开展长期投资,营造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2024/6/15国务院《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做好对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释放创业投资基金长期资金来源潜力。将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创业投资,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发改委牵头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对接机制,为广大创投机构提供好项目。将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则,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更好引导保险资金和相关资管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创业投资基金的配置力度,积极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延长考核周期,提升中长期资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用于投资A股。国务院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2024/6/26主要内容1. 看历史:险资举牌银行虽非常态但绝非新事2. 看现在:2024年来险企与上市银行的“双向奔赴”日渐增多3. 看未来:保险资金有望成为银行板块的增量蓝海4. 投资分析意见:看好银行,优选高股息的中小行4www.swsresearch.com证券研究报告5◼回溯来看,银行股获险资举牌并非新事,2015-2017年、2020年是密集时点;2024年来
[申万宏源]:银行业中长期资金深度专题:险资“落子”银行股,已渐趋拉开序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92M,页数3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