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周期(2):第二轮财政周期,银行的影子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深度 第二轮财政周期:银行的影子 ——财政周期(2) 核心观点 自财政部宣布新一轮化债以来,市场期待化债之后,地方 重回加杠杆,甚至期待预算外债务再度扩张。 事实上,每一轮财政周期后半段,均对应着债务风险治理。治理方向有三:预算外债务压降、金融风险控制、预算内财税关系澄清。 相较第一轮财政周期,第二轮财政周期的后半段——表外 债务压降、影子银行收缩以及地方权责进一步明晰,更值得当下 借鉴。 第二轮财政周期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完整的财政周期 中 ,化债之后下一步,理应金融风险控制和预算内财税关系重塑。 2025 年财政主线更应期待的并非地方政府再度加杠杆,而是新一轮框定央地关系的政策落地,这既是对 2024 年三中全会的呼应,也标志着本轮财政周期的完美句号。 摘要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内核是财政周期。 至目前中国总共经历了三轮财政周期,而当下正处于第三轮财政周期后半段。 理解了财政周期运行规律,我们才能够理解当下经济所处 阶段。 本系列将详述过去三轮财政周期的起伏,并透过周期起伏 窥见中国增长动能和政策底层意图,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够判断 未来政策发力方向及具体着力空间。 作为系列第二篇,我们回顾了中国上一轮通缩环境中,财 政周期是如何被启动,又如何在种种问题之后迎来收缩期,最终 完成一轮财政内外预算的重塑。那也是中国经历的第二轮财政周期。 周君芝 zhoujunzhi@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4020001 王泽选 wangzexuan@csc.com.cn 010-86451441 SAC 编号:S1440520070003 发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22 日 相关研究报告 2024.12.26 2025 年财政展望:转型中的“货币”财政 2024.11.14 中国化债史 ——中国经济史研究(一) 2024.09.23 第一轮财政周期:预算内与外 ——财政周期(一) 2024.08.12 财政的松与紧 2024.07.25 财政的“非税”改革 ——中国财税改革系列(四) 2024.07.17 四大税种的改革方向 ——中国财税改革系列(三) 2024.07.01 财税收入改革:现实和方向 ——中国财税改革系列(二) 2024.06.11 央地关系之财政支出 ——中国财税改革系列(一) 2024.05.14 牛市的宏观条件:十年资本市场复盘——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中国经济变革(二) 2024.04.12 金融改革:历史脉络和市场映射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中国经济变革(一) 宏观经济 宏观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宏 观经济研究 一、扩张前夜:四万亿之后周期冷却 (一)经济端当时面临一轮通缩 前期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逐步退潮后,经济本身进入刺激政策消化期,产能过剩与通缩压力大。 房地产调控同时趋严,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全球经济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地缘政治风险增大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下,贸易需求不断下台阶。 (二)政策端启动了棚改货币化 叠加彼时全国房地产库存高企,棚改货币化提速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国开行专门成立住宅金融事业部,央行专门设立 PSL 工具,棚改开工数量开始迅速攀升,货币化安置 比例也不断提高。 二、扩张过程:影子银行快速扩张 (一)地方债务扩张微观逻辑:PPP 模式 PPP 模式作为新预算法后开的正门,初衷是撬动社会资本,不新增政府债务。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明 股实债”的乱象较多。并且在项目融资阶段,地方政府也存在向金融机构违规出具担保函、承诺函等, 以获 得金融机构的融资。还有大量项目依赖地方财政补贴。这都增加了地方政府支出责任。 (二)地方债务扩张的规模:隐债大幅扩张,显债稳步攀升 按财政部数据,2015-2018 年 4 年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或增加约 20 万亿。期间显性的法定债务则由15.4 万亿增至 18.5 万亿,共增加 3.1 万亿。 (三)影子银行假借金融“创新”,助推债务膨胀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资产和地方政府挂钩并且有了担保后,安全性大幅提升。因此,金融机构在 2015年后也借着各种“金融创新”将资金输送至城投领域,为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提供了便利。 三、扩张过后:资金池刚兑以及资金空转 (一)政府预算外杠杆、居民杠杆明显抬升 按 BIS 政府杠杆率数据,可以看出 2015 年以来尤其是 2016 年,政府预算外的杠杆率上升显著加快。2017年政府部门杠杆率达到 54.9%,比 2014 年末升高 14.7 个百分点。同期,居民杠杆也因棚改货币化撬动加速扩张,升高 12.7 个百分点至 48.7%。 (二)刚兑风险积累 受金融体系结构、金融深化程度以及监管政策取向等因素影响,我国影子银行经历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呈现出一些与其他经济体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存在刚性兑付、集中兑付的压力和风险。 宏观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宏 观经济研究 (三)资金空转问题 在推动实体经济债务扩张之外,各种完全空转、以套利为目的的影子银行经营模式也不断涌现。 四、影子银行收缩:流动性、信用、实体三个层面去化 (一)债务收缩方式一,债务审计和金融反腐 2017 年 7 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 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2018 年,相关文件下发要求地方政府在 5~10 年内化解隐性债务。财政对地方政府债务又进行了一轮摸底,约为 28.6 万亿。 从 2018 年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将“审批监管”“金融信贷”等列为反腐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到 2019年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到 2020 年四次全会强调“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 ”“ 查处地方债务风险中隐藏的腐败问题”,金融领域反腐持续深化。 (二)债务收缩方式二,去杠杆、去通道、破刚兑 2017 年 3 月,银监会开始集中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专项整治。2017 年 8 月,央行将资产规模 5000 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 MPA 考核。2017 年 11 月,一行三 会一 局联合发布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全面弥补监管制度短板。 最终,在一系列“去杠杆、去通道、破刚兑”的金融收缩政策影响下,金融和实体杠杆均高位回落。 五、债务规范:财政周期的收尾 (一)隐性债务的分层化解 严守债务问责原则之下,2019 年开启的多层次化债压减地方债务压力。但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现实情况下,置换债券仍发挥了关键作用。 先是部分建制县试点发行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旨在帮助高风险地区缓解尾部风险。再是北、上、 广债务管控较好的地区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后又出台一揽子化债方案。直至 2024 年 10

立即下载
金融
2025-01-23
中信建投
22页
4.82M
收藏
分享

[中信建投]:财政周期(2):第二轮财政周期,银行的影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82M,页数2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本周理财公司产品到期及达标情况
金融
2025-01-22
来源:银行理财产品周数据:债市震荡,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仍在调整
查看原文
封闭 1-3 年期固收理财近 1 年年化收益率均值(%)
金融
2025-01-22
来源:银行理财产品周数据:债市震荡,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仍在调整
查看原文
封闭 6-12 月固收产品近 6 月年化收益率均值(%)
金融
2025-01-22
来源:银行理财产品周数据:债市震荡,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仍在调整
查看原文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 7 日平均年化收益率(%)
金融
2025-01-22
来源:银行理财产品周数据:债市震荡,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仍在调整
查看原文
证券行业 PE(月度数据,单位:倍数,时间:20210101—20250117)
金融
2025-01-22
来源:证券行业周报:关注估值与业绩的匹配
查看原文
上市公司年内涨跌幅(%)
金融
2025-01-22
来源:证券行业周报:关注估值与业绩的匹配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