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策略系列:绝对收益率掣肘信用利差?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信用策略系列 绝对收益率掣肘信用利差? 2025 年 01 月 09 日 ➢ 信用债走到什么位置了? 对比 2024 年以来几个关键位置信用利差来看:当前,多数 5 年期及以内信用品种信用利差较 12 月被动走阔后的高点压缩有 10-25bp 不等,但普信债的信用利差仍略高于 12 月的低点位置;而 10 年期超长信用品种的利差,仅二永债有所压缩,超长普信较 12 月的高点位置几乎没有压缩,部分品种甚至继续走高,且较 12 月的低点仍高出 10+bp。 ➢ 信用利差和绝对收益率,谁更重要? 基金公司和银行理财为信用债两大主力持仓机构,而资金属性和机构风格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赚钱模式:交易型机构或会对比各类资产收益率及信用利差相对位置,兼顾票息收入和资本利得;而这背后的原始推动力量——银行理财,或更多还是关注信用债的票息收入,即持有至到期的绝对收益率, 毕竟理财对负债端的完成度也很重要。 但当下,不论是哪类机构、哪种赚钱模式,似乎都很难通过信用债跑出相对收益,而这其中绝对收益率较低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方面,中短端主流券种收益率与资金利率倒挂,多数产品户配债都面临着负 carry 的问题。 与此同时,当收益来源过度依赖资本利得,叠加债市利率运行至相对低位时,信用债流动性问题也会随之暴露,毕竟信用低票息愈发难以抗住或有调整,尤其是长端信用品种,空间愈发逼仄。 另一方面,于理财这类机构而言,当前主流信用品种的绝对收益率与其业绩基准也存在着一定倒挂,一定程度上也约束着其买入力度。 只是负债端的不匹配会有滞后期,且存在较强的不可测属性,极致演绎的背后便是引发赎回调整。 故而某种意义上来看,绝对收益率是重要的,当基准利率进一步往下走带动信用品种收益也下调的背景下,波动率自然是在加大的,择时和负债端管理成了很重要的因素。 ➢ 信用利差还会压缩吗? 首先,于债市而言,当前基本面整体修复力度相对有限,宽货币相对确定,宽信用仍需观察,对债市仍形成支撑,大行或有增量资金,以及跨年后开门红保费流入带来一定配置需求,债牛趋势仍在,这为信用利差的压缩创造了有利环境。 第二,跨年后理财规模或有一轮回暖,配置力量有所增强,而这在春节之后会更为显著,站在一个季度的角度来看的话,信用配置上的需求是有利的。 第三,当前考虑资金、供需以及产品负债端业绩倒挂等因素,还并未到极致的位置。当下一轮存款利率调降带来理财规模溢出时,信用利差压缩力量会增强。 但也要考虑的问题是,持续倒挂孕育的赎回不接续风险或在未来某个时点发生,这是难以避免的,故而参与点位和择时就显得很重要。 综上而言,当前阶段信用利差或还是处于压缩区间,但更合适的策略还是渐进式参与;而对于超长信用债,还是要给予一份担忧在流动性和回调上,尤其是随着绝对收益率的持续压降,保护垫在减弱。 ➢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变化超预期;信息滞后或不全面的风险。 [Table_Author] 分析师 谭逸鸣 执业证书: S0100522030001 邮箱: tanyiming@mszq.com 分析师 刘雪 执业证书: S0100523090004 邮箱: liuxue@mszq.com 相关研究 1.城投随笔系列:城投债提前兑付进行时-2025/01/09 2.城投随笔系列:新主线:超额利差区域产业主体-2025/01/07 3.利率专题:1 月,降准降息?-2025/01/06 4.信用策略周报 20250105:信用补涨继续,超长普信蓄力-2025/01/05 5.批文审核周度跟踪 20250105:本周通过、终止批文均减少,审核反馈天数增加-2025/01/05 固收专题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2 目录 1 信用债走到什么位置了? ......................................................................................................................................... 3 2 信用利差和绝对收益率,谁更重要? ........................................................................................................................ 6 3 信用利差还会压缩吗? ............................................................................................................................................. 9 4 风险提示 .............................................................................................................................................................. 10 插图目录 .................................................................................................................................................................. 11 固收专题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3 跨年前后,利率债收益率再次破新低;近期迎来小幅调整,但回调幅度相对不算大。 在此背景下,信用债收益率亦多低位徘徊,信用利差处在最近 1 年来的高位,除跨年前后的二永债利差下行较多外,其他信用品种,尤其是普信债,似乎没有等来想象中的补涨。 基于此,本文聚焦: (1)当前信用债走到什么位置了? (2)当前阶段,信用债绝对收益和信用利差,于机构配置而言哪个更重要? (3)如何看待后续信用利差走势? 1 信用债走到什么位置了? 2024 年 12 月以来,债市在宽货币预期和跨年行情交织中演绎下行逻辑,利率持续下探至新低。 信用债虽跟随债市利率整体下行,但下行幅度远不及利率,信用利差一度被动走阔,直至月末才迎来一波补涨,但似乎补涨节奏及幅度不及预期,尤其是长端。 而跨年后,随着债市的小幅调整,信用债整体涨跌互现,信用利差被动收窄。 图1:中短票收益率走势(%) 图2:中短票信用利差走势(bp)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首先,我们观察当前主要信用品种收益率和信用利差落在什么水平。 截至 2025 年 1 月 8 日,中高等级 5 年内信用品种收益率大多落在 2%以内;中高等级 10 年
[民生证券]:信用策略系列:绝对收益率掣肘信用利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9M,页数1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