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公务员体系和结构量化分析:数据分析,中国可能还需要更多公务员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数据(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教育指数 1854 沪深 300 指数 3881 上证指数 2940 深证成指 9554 中小板综指 9033 相关报告 1.《2019 教育行业周报第 40 期:国考招录人数回升 66%,体制内...》,2019.10.20 2.《国考招录人数回升 66%,体制改革过程中 , 培 训 需 求 有 望 持 续 提 升 ... 》,2019.10.15 3.《2019 教育行业周报第 39 期:职教政策再推进--社服领域人才...》,2019.10.13 4.《2019 教育行业周报第 38 期: 网易有道赴美 IPO,网易或迎...》,2019.10.7 5.《2019 教育行业周报第 37 期:立思辰大语文更名为“豆神大语文...》,2019.9.22 吴劲草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S1130518070002 wujc@gjzq.com.cn 郑慧琳 联系人 zhenghuilin@gjzq.com.cn 数据分析:中国可能还需要更多公务员 ——公务员体系&结构量化分析 行业观点 本篇报告我们主要想要探讨的问题是我国的公务员体系现在人员数量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首先明确我们在本文中会用到三种公务员相关的人数口径:①“狭义公务员”口径,即国家公布的在编公务员人数,约 700 多万人(2016 年),②“广义公务员”口径,可以理解为含在编和非在编的公务员人数,用的是国家统计局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一指标,约 1800 多万人(2018 年),③“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口径,我们采用的是“广义公务员”加上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数(测算值),约 5100 多万人(2018 年)。 对比国际情况,我国公务员占总人口比重仍有提升空间。从狭义官民比来看,我国为 1.21%(广义公务员)/0.52%(狭义公务员),对比美国/意大利/瑞 士 / 德 国 / 英 国 / 加 拿 大 / 澳 大 利 亚 / 俄 罗 斯 / 西 班 牙 / 日 本 分 别 为3.25%/3.18%/2.97%/2.86%/ 2.78%/2.39%/2.37%/2.31%/2.20%/1.69%,从广义官民比来看,我国为 3.68%(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对比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分别为 7.47%/ 7.26%/ 5%/ 8.28%)。可以看到,我国公职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相较国际水平仍有待提高,体现我国公职人员的供给总量仍不足,数量上需要补充,才能更好地提供公职服务,同时,结构上可能也需有所调整。 目前,公务员招录人数小于潜在需求人数。我们认为中短期国税、地税之间的调整动作预计会比较大,在摩擦过程中招录人数可能会有所震荡,但是在职人员的退休轮换需求和城镇化率提升带来的新增需求双重因素影响下,公务员的长期需求是持续看涨的。根据测算,我们预计“狭义公务员”未来年均退休人数约为 18-24 万人,而“狭义公务员”年均新增需求约为 8 万,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年均“狭义公务员”招录需求约为 26-32 万。,而 2011-2018 年“狭义公务员”招录人数(国考+省考)每年约为 15-20 万人左右,招录人数小于潜在需求人数。 2020 年国考招录人数显著回升;近年基层招录占比提高。2019 年国考招录人数可能成为近年低点,2020 年国考招录人数同比增长 66%,出现大幅回升,可能会对公务员报考需求有所提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国考招录需求集中在县(区)级及以下机关,且招录人数占比呈现提高趋势。基层招录相对而言,对于学历门槛要求更低以及专业限制要求更少,可参考的人群范围相应扩大。 公考市场规模扩大的核心在于参培率提升;行业龙头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务员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最好的职业选择之一,也是最符合传统“考试-录取”思维模式的职业之一,所以尽管竞争十分激烈,年轻人还是趋之若鹜,这种情况在低线城市尤为突出。公务员考试市场规模的扩大,核心在于参培率的提升,而并非录取率的高低,录取率低,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引起参考人的焦虑心理,导致参培率的提升,最终带来参培人数的增长。我们认为类似于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研等录取考试,具有“模糊且重要”的特质,相关培训的头部公司马太效应会越来越强,看好已经完成了企业的“工业化改造”,在课程研发、网点渠道、管理运营体系等多方面具有优势的行业龙头中公教育。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参培率提升可能不及预期;招录人数下滑等风险。 1612174018671995212322512378181022190122190422190722国金行业 沪深300 2019 年 10 月 21 日 消费升级与娱乐研究中心 教育行业研究 买入(维持评级) ) 行业深度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22936758/43348/20191022 10:24行业深度研究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0.引言 本篇报告我们主要想要探讨的问题是我国的公务员体系现在人员数量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我们经过多方面的分析得到结论——我国公务员(或者广义上的公职人员),数量上还有不足,需要补充,结构上可能也需要有所调整。 首先明确我们在本文中会用到三种公务员相关的人数口径: ①“狭义公务员”口径,即国家公布的在编公务员人数,约 700 多万人(2016 年),包括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系统和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安全等政法系统的行政编制人员; ②“广义公务员”口径,可以理解为含在编和非在编的公务员人数,用的是国家统计局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一指标,约 1800 多万人(2018 年),②在①的基础上还包括了履行部分公务行政功能,但是并非具有公务员编制的人员,如“辅警”等; ③“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口径,我们采用的是“广义公务员”加上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数(测算值,测算过程详见后文),约 5100 多万人(2018 年),③在②的基础上还包括了教育、医疗卫生、农林牧水、文化新闻出版、城市公用事业、广播影视、社会福利、交通、后勤服务、信息咨询和科研等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 我们从理性数据和实际案例两方面论述,长期来看,我国的公务员体系对人员的需求仍将增加—— ①理性数据方面,我们使用的是官民比的国际横向对比,体现公务员供给的总量仍不足; ②实际案例方面,我们使用的是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现状真实反馈,体现公务员供给的层级结构性或需调整。 我们认为,公务员每年的招录需求来源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 ①存量方面,在职人员的退休轮换需求; ②增量方面,伴随城镇化率提高,城镇人口增加,与其相匹配的公职人员需求有所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招录人数短期受到多种因素可能会有所波动(如机构改革,国税地税合并对 2019 年国考招录人数变动造成较大影响),但是中长期趋势向上
[国金证券]:教育行业公务员体系和结构量化分析:数据分析,中国可能还需要更多公务员,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9M,页数19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