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混合动力赛道专题:技术路线明晰,竞争格局重塑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2024年10月14日证券研究报告机密和专有未经西部证券许可,任何对此资料的使用严格禁止混合动力赛道专题:技术路线明晰,竞争格局重塑-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分析师 | 齐天翔 S0800524040003 邮箱地址 qitianxiang@research.xbmail.com.cn分析师 | 庞博 S0800524060003 邮箱地址 pangbo@research.xbmail.com.cn请仔细阅读尾部的免责声明2核心结论混合动力的发展现状:①从2021年以来,国内普通混动车型渗透率变化相对较小,插电混动车型渗透率保持稳步提升。②尽管双积分的影响力逐年减弱,国补金额也持续退坡,但插电混动车型的渗透率还保持整体增长的态势,并且涌现了像比亚迪DM-i系列、理想、问界增程版等众多热销的车型,可见插混车型渗透率提升的关键驱动因素,已经从此前的政策与法规端转向了产品与需求端。③在供给侧,由于政策法规对燃油车排放及能耗的多重限制日益严苛,国内的主机厂在车型研发端持续向新能源转变;在需求侧,由于完全实现纯电动化周期较长,因此我们预计,在一定时期内以PHEV和REEV为代表的混动车型将持续成为乘用车市场的主力。混合动力的原理与构型:混合动力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出调整发动机的工作区间到效率最优的部分,从而提升热效率,降低油耗。由于存在发动机和电机两个动力源,工作时能量流动的不同,混合动力系统有着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电机数量、电机位置以及动力耦合装置,构成了不同的混动构型。不同的混动构型具备不同的性能表现。从热销车型来看,基于双电机的方案是目前的主流趋势,包括以理想、问界为典型的增程式方案,以及以比亚迪DM-i为典型的双电机串并联方案。混合动力的技术方案:日系厂商是最早开始对混合动力技术开展探索、研究和应用的,丰田的THS混动系统和本田的i-MMD是其中的代表。国内的主机厂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广汽等也都已经推出有竞争力的混合动力技术方案。混合动力的趋势分析:我们认为,PHEV赛道的参与者主要是传统主机厂,双电机串并联构型已成为PHEV的主流技术路线,PHEV构型的技术路线已经不再是竞争的核心要素,产品的定位将成为竞争的关键。REEV赛道的参与者主要是造车新势力或是传统主机厂的新能源新品牌,REEV赛道或迎来更多参与者,此前定位纯电的造车新势力,或有望通过开发增程车型以拓展产品线争取市场。传统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同步推进混合动力的新车型,将进一步提升混合动力车型的渗透率。此外,政策端欧美能耗排放法规持续收紧,供给端海外主机厂开始布局PHEV产品。而比亚迪宋Plus DM-i进入巴西市场之后获得热销,带动巴西市场PHEV渗透率的提升。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插混车型渗透率提升的关键驱动因素,已经从此前的政策与法规端转向了产品与需求端。传统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同步推进混合动力的新车型,将进一步提升混合动力车型的渗透率。随着有竞争力的PHEV和REEV车型持续推出,以及潜在参与者不断进入,我们认为混合动力车型将持续实现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以及对纯电车的补充,进而推动渗透率的持续提升。①推荐在混合动力领域深度布局和产品具有竞争优势的整车企业比亚迪、长城汽车,建议关注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②推荐布局增程式混动,并推出有竞争力产品的整车企业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建议关注赛力斯。风险提示:成本上升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纯电技术进展超出预期、混合动力相关政策不及预期。CONTENTS目录CONTENTS目录混合动力的原理与构型混合动力的技术方案混合动力的趋势分析02030401混合动力的发展现状投资建议05风险提示06请仔细阅读尾部的免责声明普通混动车型渗透率变化相对较小,插电混动车型渗透率保持稳步提升。•根据中汽协的数据,从2021年起,普通混合动力车型(HEV)的渗透率变化相对较小,基本维持在1.6%-4%之间。•而插电混动车型的渗透率保持稳步提升。2021年1月,国内插电混动车型仅为1.39%,低于同期普通混动车型1.57%的渗透率;而到2024年8月,国内插电混动车型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0.69%,远超同期普通混动车型3.66%的渗透率。资料来源:中汽协,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发展现状:插电混动车型的渗透率稳步提升4图:普通混动车型、插电混动车型及纯电动车型月销量(单位:台)及渗透率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普通混动销量插电混动销量纯电动销量普通混动渗透率插电混动渗透率纯电动渗透率请仔细阅读尾部的免责声明我们认为,插混车型渗透率的提升,已经从此前的政策与法规驱动转向产品与需求拉动。•此前,在政策与法规端,对混合动力技术路线有着明确的支持和指导。包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给出的中长期指导、工信部双积分管理办法、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以及购置税减免的政策等。•而到2024年,政策端对混合动力车型的支持已经逐渐减弱。近年来新能源的渗透率提升速度已经大幅超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规划;且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快速提升,2023年双积分中正积分的供应量大幅超过负积分,双积分对于新能源的指导作用持续弱化;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国补政策正式终止。目前对于插混车型的较强的支持政策主要就是不超过3万元购置税减免政策。•我们认为,尽管双积分的影响力逐年减弱,国补金额也持续退坡,但插电混动车型的渗透率还保持整体增长的态势,并且涌现了像比亚迪DM-i系列、理想、问界增程版等众多热销的车型,可见插混车型渗透率提升的关键驱动因素,已经从此前的政策与法规端转向了产品与需求端。资料来源:工信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每经网, 经济观察网, 盖世汽车, 封面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政府网,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发展现状:从政策与法规驱动转向产品与需求拉动5表:插混车型受益的政策法规变化情况2021202220232024插混渗透率2.8%6.4%10.7%17.3%(截止到8月累计)SAE中长期指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了我国汽车技术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分别达到总销量的20%、40%和50%以上。实际上到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31.6%。双积分全年共产生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1593.99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563.25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679.10万分,新能源汽车负积分为79.79万分。新能源汽车积分均价2088元/分。全年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3256.49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364.04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1523.08万分,新能源汽车负积分46.26万分。新能源汽车积分均价为1128元/分。全年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 4128.7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524.3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2128.8万分,新能源汽车负积分为51万分。/国补6800元/辆4800元/辆00购置税减免免征购置税免征购置税免征购置税免征购置税
[西部证券]: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混合动力赛道专题:技术路线明晰,竞争格局重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14M,页数3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