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投资观点:布局确定性,聚焦新经济
布局确定性,聚焦新经济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机械研究邰桂龙团队 2024年10月 机械行业投资观点 核心观点 通用设备:2024年是制造业库存周期从主动去库向被动去库和主动补库切换的窗口期;但短期制造业需求依然不足。库存周期是通用设备投资最有效方法论,制造业库存周期从主动去库向被动去库和主动补库阶段过渡,通用设备订单改善和估值中枢上移。当前国内弱需求、通用设备周期筑底、政策发力背景下,需求预期改善。 轨交装备:2024年轨交投资维持高位且具有持续性,下半年是铁路投资加速窗口期,叠加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影响,2024年下半年铁路装备将有望迎来订单与估值双升。2024年1-8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4775亿元,同比增长10.5%,预计全年投资增速维持10%左右。 工程机械:短期国内数据边际改善,海外出口数据超预期,中长期国内需求筑底,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全球工程机械万亿市场,2024年国内筑底企稳,龙头企业海外战略进入收获期,电动化趋势加强。中长期维度,2024年是工程机械布局最佳窗口期,国内挖机销售持续超预期。重点推荐核心主机厂和零部件公司。 新经济:政策重点支持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等新产业方向,建议积极布局。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小规模量产的元年,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推进,建议从三个路径、五个方向选股,布局优先卡位的产业链核心标的。低空经济万亿市场,建议优先布局产业链核心标的。 细分领域的α机会:除以上重点提及的板块性和方向性机会以外,即轨道交通、油服行业、工程机械、出口链、新经济等方向以外,同时建议重点关注和中长期布局低估值、有成长的细分领域优质标的和有α机会的行业龙头。 1 2 目 录 通用设备:周期底部,政策发力,积极布局 轨交装备:行业高景气度,四季度是投资加速窗口期 工程机械:短期国内需求筑底,海外战略进入收获期 新经济:政策加持,重点布局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 细分领域α:低估值、有成长、行业细分龙头 我国工业企业库存水平于2023年12月开始边际回升:自2002年以来,我国库存周期平均历时39个月,最近一轮补库起点在于2020年3月(剔除疫情扰动),去库起点在于2022年5月。截至2023年12月去库20个月,产成品存货同比回落至历史低位。目前,制造业仍然处于去库阶段。但从短期数据看,短期存在补库数据特征,但是弱需求背景下弹性有限。政策发力的背景下,需求预期改善,伴随政策持续发力,主动补库加速到来。 我国工业企业库存水平于2023年12月开始边际回升(%) 通用设备周期筑底,政策发力背景下需求预期改善 3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周期底部向上,刀具耗材景气度有望反转。金属切削是机械加工的主要方法,工业刀具配合机床使用,主要用来进行金属切削作业,在切削过程中会因为受到工件材料的刻划以及与切屑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磨损,使用寿命通常较短,几小时到1个月不等,是典型的工业耗材,将率先受益于工业企业补库存启动。2022年中国刀具消费规模为464亿元。 重点布局海外市场,增量贡献愈发明显。根据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刀具消费全球占比22.4%,欧美占比合计44.2%,日韩占比10.2%,印度占比4%,俄罗斯占比2.2%。即海外刀具市场规模约是国内市场的4倍,全球刀具消费规模约2500亿元左右。国产刀具进军海外市场的可行性高,主要体现在刀具的试错成本低、国产刀具性价比高、国产刀具质量提升快等三方面,因此近年来国产刀具出口增速加快。根据海关数据,2023年,国内涂层数控刀片出口同比增长40%,海外市场的增量贡献越来越明显。 2022年中国刀具消费规模为464亿元 2021年海外刀具市场是国内的4倍 数据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西南证券整理 工业刀具:国内周期底部向上,海外贡献增量 -20%-10%0%10%20%30%40%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国内刀具市场规模(亿元)YOY4 中国22.4%美国16.2%欧洲28.0%日本5.7%韩国4.5%印度4.0%巴西3.4%俄罗斯2.2%其他13.6%更新周期叠加库存周期,机床行业需求筑底。从长周期来看,数控机床的更新周期约为10年,中国机床消费的上一轮高峰期为2010-2014年,以10年为更新周期计算,中国机床消费已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更新替换周期,2023年中国机床消费约1816亿人民币,同比减少6%。从短周期来看,我国在2024年进入补库存阶段,将拉动机床等生产设备投资增长。 工业母机国之重器,国产替代势在必行:机床是一切工业制造的基础设备,被称为“工业母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床产销国,2021年消费额约1704亿元,全球占比33.6%;产值约1574亿元,全球占比30.8%。国内机床产业大而不强,2023年金属切削机床进口额约51.4亿美元,进口依赖度约为32%,其中高档数控机床尤其依赖进口,根据前瞻研究院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约6%,为保障产业链安全,在高端机床领域实现国产替代需求迫切,政府对此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工业母机战略地位不断拔高。 中国金属切削机床进口依赖度仍较高 上一轮金属切削机床消费高峰在2010-2014年 工业母机:短期需求相对弱势,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5 数据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西南证券整理 05001000150020002500中国机床消费总额(亿元) 20%25%30%35%40%45%50%金属切削机床进口依赖度 叉车属于通用设备,弱复苏友好。叉车行业景气度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保持正相关。叉车价格体系较为稳定,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变动通过影响叉车企业生产成本,最终影响到其盈利能力。我们复盘原材料价格与叉车企业盈利能力的历史表现,发现以钢材为主的原材料价格与叉车企业净利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国内弱复苏期间,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保持低位运行,有利于叉车企业盈利能力修复。此外,弱复苏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弱势承压,直接增厚叉车企业出口利润。 锂电化+国际化,打开国内叉车企业成长空间。锂电叉车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且锂电池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成本更低、更绿色环保,整车稳定性更高,将同时替代铅酸叉车和内燃叉车。根据工业车辆分会数据,我国大型叉车锂电化渗透率快速提高,由2020年的5.1%迅速提升至2022年的15.3%。海外市场叉车消费量约是国内的2倍,价值量约是国内的3倍,国产叉车供应链优势明显,交付周期大幅短于海外市场,以及在锂电叉车这张新名片的助力下,国产叉车海外市占率加速提高,2020年同比增加4.1个百分点至18.8%,2021年同比增加7.8个百分点至26.6%,2022年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至27.4% 。 大型叉车锂电化率快速提升 国产叉车海外竞争力日趋提高 数据来源:CITA,西南证券整理 叉车:弱复苏友好,锂电化+国际化打开成长空间 0%10%20%30%40%50%60%7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大车电动化率整体电动化率大车
[西南证券]:机械行业投资观点:布局确定性,聚焦新经济,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48M,页数3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