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与排放趋势 2024年9月简报
中国能源与排放 趋势2024年9月简报●八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增长了5.8%,比七月提高了3.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2023年8月气温相对较低,因此发电量基数较低。●火力发电八月份由降转增,同比增长3.7%,主要也是由于2023年8月的基数较低。整个夏季,火电发电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六月份下降7%,七月份下降5%。月度变化受热浪发生时间的影响。●太阳能发电继续快速增长,增幅达到21.7%,风力发电增长了6.6%。●核电发电量上涨了4.9%。由于基数效 应用电需求加速增 长煤炭和天然气 进口量持续增长●八月煤炭进口量持续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迎峰度夏期间,进口煤较国产煤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导致进口量激增。●原油进口量八月同比下降了 7%,延续了近几个月来的下降 趋势。●天然气进口今年以来经历了高速增长,本月同比增长了9.1%,2024年1-8月,受国际天然气价格回落影响,天然气进口同比增长12.3%。●八月国内煤炭开采产量增长了2.8%,增长速度与七月持平,而 进口进一步增加。1-8月国内煤炭产量同比下降0.3%。●天然气进口八月增长了9.1%,国内产量增加了9.4%。●石油产量增长了2.1%,进口量下滑了7%,石油供应增长乏力。●炼油吞吐量,即成品油消 费的指标,下降了6.2。原油和石油制品供 应持续低迷粗钢、生铁和水泥产量持续下滑●八月,粗钢产量下降10.4%,生铁产量下降8.8%,钢材产量下降6.5%,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今年截至目前的生铁和粗钢总产量显著减少,预计今年的产量将不会超过2023年的水平。●房地产投资持续收缩,已连续第三年下降,同时水泥产量下降了11.9%。●化工和有色金属产量增长依然强劲。如果将用电排放计算在内,钢铁和水泥是中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行业。它们也是中国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其它固定资产投资的风向标,对中国的经济和排放有着重要影响。●高炉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而电炉开工率近几周来轻微反弹。●在2024年上半年没有为煤基钢铁厂发放新许可证之后,中国于8月份出台了一项政策,暂停所有新的钢铁厂许可证。 ●“钢铁之都”唐山的高炉运营率在高位维持了数月后,近月来开始出现下行迹象,空气污染导致当地对粗钢产量进行调控。唐山也是北京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河北省的工业产出是国家政策的晴雨表:当保证空气质量和控制排放成为首要任务时,该地区由于对北京空气污染的影响,会受到最严格的监管。钢铁行业仍处颓势2024年上半年,中国首次未批准任何煤基炼钢项目,这是自2020年9月中国宣布“双碳目标”以来的首次。 阅读更多: 中国钢铁行业的转折点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 继续增长●今年前七个月,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24GW,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8%。●1月至7月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GW,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6%。●今年前七个月,火电(煤电和气电)电厂投产达到24GW。●水电新增装机较去年同期微有上升,核电新增装机较去年同期持平。阅读更多:2023年,清洁能源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英文原文: Clean energy was top driver of Chinaʼs economic growth in 2023●2024年1-7月,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同比增长了37%。●今年前七个月,火电发电量占比同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 倘若下半年能够保持这一趋势,2024年2月将会是中国碳排放的峰值月份,而2024年的碳排放也将低于2023年。阅读更多: Chinaʼs CO2 falls 1% in Q2 2024 in first quarterly drop since COVID-19清洁能源满足电力需求增长●江苏、新疆和云南领先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量,江苏主要是由分布式太阳能拉动,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风光大基地项目陆续投产。●西部省份内蒙、新疆和甘肃在风光大基地项目下领跑风电发展,黑龙江是松辽清洁能源基地的核心省份,风电资源丰富。●在广东、内蒙和陕西,火电(煤电)新增装机容量加速增长。西北省份旨在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输送电力。然而,广东和其他东部省份也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煤电项目,导致在未来几年内,这些煤电厂一旦投产就会出现产能过剩。风光大基地项目陆续投产,拉动光伏和风电装机阅读更多: China puts coal on back burner as renewables soar●过去12个月的太阳能电池产量降至583吉瓦,受到产能过剩和行业难以盈利的影响,这是自2021年以来12个月累计产量首次出现明显下降。●新能源汽车产量8月增长了30%,显示出需求持续强劲,今年8月生产的所有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44%。中央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为报废其内燃机汽车(ICE)或新能源汽车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提供补贴。●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6%。汽车出口增速反弹,主要由于低基数及新能源汽车厂商加速海外扩张。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八月,31个省会城市中有10个城市PM2.5的12个月移动平均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比上月少了两个城市。●PM2.5的12个月平均浓度最高的省会城市在中国北部的河北、陕西和河南,分别为45、44和43微克/立方米。●2个省会城市八月份的 PM2.5年均浓度较上月有所上升,是中部的成都和西北部的 银川。八月,三成省会城市的 PM2.5 年平均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八月,31个省会城市中有10个城市的臭氧12个月第90百分位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160微克/立方米,较上月减少一个。●臭氧12个月第90百分位浓度最高的省会城市在北方的山西、山东和天津,分别为192、192和191微克/立方米。●12个省会城市的臭氧12个月第90百分位浓度在八月较上月有所上升。其中,西南部的成都的增幅最大。中国北部在 8月份的臭氧 12个月第90百分位浓度最高●八月,最严重的PM2.5污染集中在中国西北部。宁夏银川保持至榜首,其后是四川、天津和甘肃的省会城市。●最严重的臭氧污染在西南部的四川省省会被测得,其次是浙江、陕西和陕西等的其他省会城市。●广东省会广州在二氧化氮(NO2)污染水平中升至最差排名,其后是山西省会太原和甘肃省会兰州。二氧化氮不仅本身是危险污染物,还会导致PM2.5和臭氧污染水平上升。八月,四川成都的 PM2.5 和臭氧污染皆位于前列西部和东部地区PM2.5 皆上升明显,东部地区NO2相关排放增幅最大●银川、成都、福州和广州的PM2.5污染同比增加最多。这些城市中,排放量变化比气象因素对PM2.5污染增加的影响更大。●因排放增加导致的PM2.5同比增长在银川、成都和长春最大,分别为27%、18%和17%。●八月有14个省会城市的臭氧同比增加,主要受不利气象因素的影响。成都的省会城市和上海臭氧水平上升最快,其次是西藏和福建的省会城市。●今年八月,80%的省会城市的NO2水平有所下降。广州和杭州的NO2同比增加最多,主要是由于排放量的变化。我们的分析采用了针对每个城市实际数据进行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以预测天气因素对空气污染水平的影响,无法由天气因素解释的变化归因于排放量因素。阅读更多:2024上半年臭氧成唯一上升
中国能源与排放趋势 2024年9月简报,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67M,页数1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