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国际(600970)水泥全产业链出海龙头,高分红价值凸显
张欣劼(建筑工程行业首席分析师) SAC号码:S0850518020001 郭好格(建筑工程行业分析师) SAC号码:S0850524060001 2024年8月11日 中材国际:水泥全产业链出海龙头,高分红价值凸显 证券研究报告 (优于大市,维持) 水泥工程技术稳居全球第一,运维、装备业务转型加速:公司2021 年收购中材矿山,拓展矿山运维业务;2022 年收购智慧工业,完善水泥运维全球布局;2023年2月份合肥院进入中材国际,公司开始进行装备业务的融合。十四五末,力争实现工程、装备、服务三足鼎立,目前装备、运维占比不足1/3,我们预计运维、装备业务将实现快速增长,考虑到运维、装备毛利率均明显高于工程业务,有助于带动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提升。 协同集团加速出海,成长空间再打开:2024年2月公司完成增资参股中材水泥,持股比例40%,打造基础建材联合出海共同体,出海优势再加码。 现金流改善,分红提升,股息率较高:公司2023年经营现金流超过净利润,改善趋势明显,24-26年分红比例计划在40%基础上每年同增10%,股息率较高且预期会继续有所提升。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水泥工程技术服务稳居全球第一,装备+运维持续深化,加上股权激励加持,24年业绩有保障。另外公司现金流改善趋势明显,且24-26年分红比例计划在40%基础上每年同增10%,股息率较高,具备吸引力。我们预计公司24-25年EPS分别为1.28和1.45元,给予2024年10-11倍PE,合理价值区间12.75-14.03元(对应24年1.59-1.75倍PB),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境外经营风险,汇率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投资逻辑 2 表:主要财务数据及预测 表:可比公司估值表 注:净利润为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2022 2023 2024E 2025E 2026E 营业收入(百万元) 42826 45799 50789 55770 61292 (+/-)YoY(%) 17.2% 6.9% 10.9% 9.8% 9.9% 净利润(百万元) 2541 2916 3369 3828 4319 (+/-)YoY(%) 40.2% 14.7% 15.5% 13.6% 12.8% 全面摊薄EPS(元) 0.96 1.10 1.28 1.45 1.63 毛利率(%) 17.3% 19.4% 19.5% 19.6% 19.6% 净资产收益率(%) 14.6% 15.3% 15.9% 16.4% 16.8% 代码 简称 总市值 (亿元) EPS(元) PE(倍) PB(倍) 2023 2024E 2025E 2023 2024E 2025E 2024E 002051.SZ 中工国际 88.97 0.29 0.34 0.39 27.87 21.00 18.24 0.77 002541.SZ 鸿路钢构 93.50 1.71 1.90 2.14 12.71 7.15 6.35 0.91 均值 1.00 1.12 1.26 20.29 14.08 12.29 0.84 注:收盘价为2024年8月9日价格,EPS为wind一致预期 图:公司历史发展沿革 水泥工程技术稳居全球第一,高端装备制造深化融合强基,生产运营服务保持稳健增长 中材国际成立于2001年,并于2005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600970.SH)。 公司先后整合了国内水泥工业研发、设计、装备及工程优质资源,是全球水泥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市场唯一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拥有覆盖矿山开采和水泥生产线技术研发、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建设、智慧运维、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资源、专业人才队伍和系统解决方案。 截至2023年末,公司累计在海外88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了332条生产线,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主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16年保持世界第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水泥工程全球龙头,高端装备制造+生产运营转型持续深化 3 资料来源:wind,公司官网、收购重组公告、子公司更名公告、历年年报,海通证券研究所 2001 2010 2017 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无偿划转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2005 在上交所上市; 与阿联酋水泥公司签订我国出口海外的第一条万吨生产线 2015 收购德国Hazemag公司59.09%的股权 2021 收购中材矿山、南京凯盛、北京凯盛三家企业,完成集团内水泥矿山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内的资产整合 启动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整合重组工作,整合后,两家公司与水泥工程相关资源全部进入中材国际天津分公司 公司成立 2022 收购智慧工业、安睿智达、博宇机电 2023 合肥院并购重组; 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主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16年保持世界第一 2011 将装备制造业务整合至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工程业务整合至中材国际天津分公司,并同时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更名为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2019 天津设计院吸收合并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图:公司股权结构(截至2024Q1) 控股股东中国建材股份,实控人国务院国资委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4Q1末持有公司40.96%的股权;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持股15.60%,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27%,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1%;前10大股东合计持有66.70%的股权,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实控人国资委,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4 资料来源:wind,公司2019年报、2023年报、收购公告,海通证券研究所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100% 国务院国资委 3.27% 70.04% 17.61%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院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 10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7.55% 中材国际 1.71% 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材联合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 中材建设 中材智科 北京凯盛 合肥院 博宇机电 中材矿山 智慧工业 100% 100% 4.70% 15.06% 40.96% 15.60% 装备 运维 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 成都院 天津院 成都智科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继续以水泥和矿业为核心,巩固工程市场地位,提升核心技术装备水平,实现装备专业化、高端化发展,通过技术装备带动服务运维,实现工程与运维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建造、智慧运维等价值链高端服务,着力推进公司向高端技术装备制造商和生产运维综合服务商转型。 现有业务结构:2023年营收分业务看,工程技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生产运维服务、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66.65、71.76、 106.00 、22.13亿元,分别同比+7.55%、+1.98%、+13.83%、-9.79%;分别占比58.50%、15.74%、23.26%、4.85%。毛利分业务看,工程技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生产运维服务、
中材国际(600970)水泥全产业链出海龙头,高分红价值凸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64M,页数23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