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政策引导驱动国内大储利用率显著提升,伊顿上调全年指引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子行业周度核心观点: 光伏&储能:能源局上半年新闻发布会增量信息聚焦储能领域,成本下降及政策引导下国内储能“真实调度需求”持续释放,上半年大储利用率大幅提升,并对新能源消纳促进作用显著,国内大储竞争格局及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重申光储板块当前多重底部明确,逆变器、辅材等部分环节或已经/正在逐步走向右侧,后续潜在积极催化因素丰富,再次建议逐步加大布局力度。 电网:国际电力设备龙头伊顿(EATON)发布二季报,上调全年指引,预计美洲电气板块营收同比+11.5%~13.5%(前值为+10%~12%),营业利润率为 28.7%~29.1%(前值为 27.8%~28.2%),订单持续快速增长,12 个月滚动订单同比增长 11%,累计在手订单同比快速增长 29%;国网电表第二批招标发布采购公告,招标物资总数量达到 1640 万只,金额预估达到45 亿元,前两批 2 批的金额预计将达到 168 亿左右,达到去年全年采购金额的 70%以上。 风电:英国政府宣布为第六轮(AR6)差价合约(CfD)拍卖增加 5.3 亿英镑预算,其中海风标段预算增加 3 亿英镑,预计有望带来 4-6GW 海风项目规模,较年初原定预算的 3-5GW 规模有所增加。目前英国在运海风项目规模约为 15GW,在建海风项目规模约 14GW,较 2030 年 50GW 装机目标仍有约 21GW 差距,若要如期完成既定目标,考虑到项目推进时间,英国政府必须在明年的第七轮差价合约拍卖中授予约 15-17GW 的海风项目,海风项目推进或将加速。 氢能与燃料电池:陕西神木计划投放 8000 辆氢能重卡,打开运煤车应用场景,进一步带动需求;节能减碳逐步深入推进,氢能民生相关政策提及度提升,氢能应用从交通走向多元化。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 光储风: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上半年能源行业运行数据;宁夏发改委发布《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储能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独立储能加快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 2024 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电网:伊顿二季报上调 2024 美洲电气部门 24 年全年营收指引,预计同比+11.5%~13.5%;国家电网营销项目第二次电能表发布采购公告,招标物资总数量达到 1640 万只。 氢能与燃料电池:《运城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4-2035 年)》;张掖 5 个绿氢项目将获指标,需半年内开工;国务院发布行动计划推动公共区域加氢设施建设。 投资建议与估值:详见报告正文各子行业观点详情。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执行效果低于预期风险;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风险。 行业周报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子行业周观点详情 光伏&储能:能源局上半年新闻发布会增量信息聚焦储能领域,成本下降及政策引导下国内储能“真实调度需求”持续释放,上半年大储利用率大幅提升,并对新能源消纳促进作用显著,国内大储竞争格局及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重申光储板块当前多重底部明确,逆变器、辅材等部分环节或已经/正在逐步走向右侧,后续潜在积极催化因素丰富,再次建议逐步加大布局力度。 一、政策引导驱动“真实调度需求”释放,国内储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显著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国内储能竞争格局有望逐步改善并转化为相关公司的增量盈利弹性。 7 月 31 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上半年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介绍新型储能发展和绿证核发工作有关情况。我们认为,本次发布会的重要增量信息和亮点主要聚焦在储能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大储调度及利用率大幅增长:上半年国网区域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 390 小时、等效充放电次数约 93 次,较 1H23 分别提高约 100%、86%,在市场运行较为成熟的山东、甘肃等地区,新型储能调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南网区域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 560 小时,已接近 2023 年全年调用水平。 2)储能推动新能源消纳的作用显著:以山东为例,2024 年上半年山东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 520 小时,同比增加 153 小时,消纳新能源电量 7.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14%。这一成果一定程度上源于山东省在储能调度机制上的创新:在电力宽松时段,实行独立储能自调度;在电力供应紧张、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接受电网统一调度。此外,山东也率先开展了新能源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项目的试点。 3)上半年并网规模持续高增: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44.4GW/99.1GWh,其中 1H24 新增投运 13.1GW/32.2GWh,同比+51%/+82%。从累计储能装机的地区分布来看,西北、华北占比均超27%,占半壁江山,华中、南方、华东分别占 15%左右;从技术路线看,锂电储能占比达 97%为绝对主流;从应用场景看,独立/共享储能占 45%,新能源配建占 43%。 此外,发布会上还提到:国家能源局下一步将加强规划引领,强化试点示范,优化调度运用,健全标准体系,完善市场机制,持续推动新型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新能源装机大幅增长带来的消纳压力问题,我们此前的核心观点是:近两年内光伏、储能成本的大幅下降(降幅分别高达 40-50%),足以令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光储平价,但降本及配储对新能源消纳能力、电网稳定性提升的帮助效果,需要来自各个层面与电力运行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出台来释放。 今年 5 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 90%”,正式放开风光电站消纳利用率红线。此后,各地区针对储能应用的配套政策密集出台: 1)7 月 31 日,宁夏发改委发布《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储能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免收独立储能上网对应充电量的输配电价、系统运行、线损及政府附加费用,丰富了储能项目收入来源,并强调了对于具备储能资源(配建或租赁)的新能源场站的优先发电安排。 2)7 月 26 日,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关于调整新能源发电项目配置储能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扩大新并网项目储能配置范围及容量,要求 2025 年及以后首次并网的海风、陆风和大于 30MW 的光伏项目,均按照不低于 10%/2h配置储能。 3)8 月 1 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独立储能加快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新能源项目通过租赁方式配置储能(不再单独配建 100MW/200MWh 以下规模的配储项目),电网对独立储能调度原则上全年完全充放电次数不低于 330 次。 4)7 月 1 日,甘肃省工信厅发布《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规则(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含配建储能的新能源场站可在日内指定时段自主申报储能放电自计划,独立(共享)储能企业在实时市场运行中按需申报自调度计划曲线,并明确了相关充放电价格的结算细则。 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我国电源比例的持续提升,消纳形式日益严峻,新能源电站消纳红线的逐步放开是大势所趋,也是寻求高比例
[国金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政策引导驱动国内大储利用率显著提升,伊顿上调全年指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M,页数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