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2019)-商务部
2019 中国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2019i2019 中国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冲破小生产的樊篱到融入经济全球化,让中国社会实现了历史巨变。与此同时,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强化了开放、包容、共赢的发展理念,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同时,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议题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成为企业参与全球化运营的重要竞争力。作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力军,中国民营企业的影响力举足轻重。目前,中国多个行业的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经济、社会、环境及公司治理等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与此同时,中国民营企业对实现自身在海外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民营企业助推所在国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期待也都越来越高。搭建与东道国及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平台,助推中国民营企业更加有效参与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已提上议事日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全国工商联)、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以下简称商务部研究院)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以下简称 UNDP)三方达成共识,发挥各自在中国及全球的网络资源和知识经验,共同编写《中国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 2019》,并通过后续发布活动及国别对话,共同推动中国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实现自身海外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助力东道国实现《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 2030 议程)。报告通过文献研究和 727 份企业问卷分析以及跨越非洲、欧洲及东南亚 9 个国家共计 55 家企业、使馆、商会、东道国政府、研究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的实地访谈,期望探讨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将更加关注海外可持续发展议题?中国民营企业具备哪些独特优势?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第一、二章)・ 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运营中,在哪些领域已经开展了推动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又在哪些领域还存在挑战?(第三、四章)・ 就一些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议题,有哪些国际标准和规范能够帮助中国民营企业识别潜在可持续发展风险并制定相关战略和行动?(第五章)前 言ii2019 中国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 中国政府、东道国政府、中国民营企业及国际组织等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应该分别采取哪些措施来共同推动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可持续发展,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贡献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第六章)报告期望能够对以下类型的读者有所助益:・ 致力于海外可持续运营的中国民营企业管理者及实践者;・ 推动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政府机构、商协会组织及海外支持系统;・ 关注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的东道国政府、研究机构及非政府组织。iii2019 中国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一带一路” 倡议与 2030 议程的协同效应《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由联合国 193 个成员国于 2015 年一致通过,强调了消除贫困需要与促进经济增长、应对环境风险的战略齐头并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并实现互利共赢,为加强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契机。2030议程和“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互惠互利和包容性伙伴关系的精神,两者的协同实施可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将两者更好结合,可以兼顾各个国家的不同利益需求和关切点,在政策层面上与 2030 议程实现对接,并根据沿线国家的不同需求将有关项目融入各国政府的国家与地方发展议程。“一带一路”倡议为提升基础设施、促进资金融通、推动贸易畅通、增强国家间交流方面带来的机遇也可以进一步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此外,2030 议程和“一带一路”倡议都强调了包容性参与的重要性,以及私营部门的作用,特别是在落地执行、价值传播、创新提升以及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作用。民营企业参与是实现 “一带一路” 倡议和 2030 议程的生力军当前,民营企业数量已占中国企业总数的 90% ,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推动和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沿线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在贸易合作方面,2017 年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额已经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38.5%。同年,民营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 6000 多亿美元。在投资合作方面,截至 2017 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中有 25.7% 是私营企业。从行业领域看,“走出去”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多元,体现了国际化活力。从投资模式来看,民营企业利用并购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受访的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有意愿为东道国实现 2030 议程的各项目标做出贡献,而受访企业认为已经或正在贡献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经济相关目标,对于环境相关目标的贡献程度仍有提升潜力。执 行 摘 要iv2019 中国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为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 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完善相关管理服务体系和制度。一方面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另一方面也重点强调企业海外合规经营,提升企业在社会、环境、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中国民营企业推动东道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1. 提升基础设施中国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均为推动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付出了大量努力。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民营企业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另一些民营企业则以承包商、服务提供商等身份参与其中。2. 强化产业带动目前,从事海外制造业投资的中国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立足这些产业在中国国内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有效对接当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及时对接差异化需求,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最终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3. 注重平台分享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 不仅强调个体发展经验的交流,也注重利用境外经贸合作区平台,同东道国开展产业链式的合作。截至 2017 年底,建设初具规模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有超过 70 家为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各类经贸合作区不仅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平台,也为东道国发展带来了规模化的产业链以及相关的资金、技术和经验。4. 创造就业机会中国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在帮助当地人改善生计、提高工人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帮助中国企业减少成本,提高本地化程度。调研结果发现,中国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造就业机会的影响不一。它们认为在非洲、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对东道国增加就业岗位数量方面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但在高技术人才相对集中的中欧、东欧及中东地区则相对较弱,转而更加注重岗位质量。5. 促进技术合作跨国公司向当地行业的技术转让或技术溢出,通过以下两种渠道实现:横向流动或纵向流动。从横向来看,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合作可提高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率,并通过以下三个主要渠道发生:一是示范效应,二是劳动力培训效应,三是竞争效应
[UNDP]:中国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2019)-商务部,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31M,页数126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