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气候融资报告

中国气候融资报告2022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2本报告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ZD013)“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及发展实践研究”的支持。关于本报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IIGF)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是国内首家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型、国际化的研究院。绿金院前身为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是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单位。绿金院以营造富有绿色金融精神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化金融智库。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RCCEF)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 2011 年 9 月,已连续十年发布《中国气候融资报告》,基于广义的全球气候融资概念,形成了气候融资流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中国气候融资需求模型,并从国际气候资金治理以及中国气候融资的发展角度,逐年进行深入分析,积累了一系列的气候融资研究成果。基于长期信任与合作的基础,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与财政部建立了部委共建学术伙伴关系。崔 莹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刘慧心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杰俣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范欣宇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孙源希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作者目录CONTENTSCONTENTSCONTENTSCONTENTS前言 1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 2(一)升温愈发严重,排放差距显著 3(二)COP26 顺利召开,加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 5二、全球气候投融资进展情况 24(一)全球气候投融资整体增速仍须提升 24(二)多边开发银行的气候投融资额稳中有进 35三、中国气候投融资进展 47(一)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不断推进 48(二) 金融工具创新支持低碳转型进展 54(三) 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顺利收官 58(四)试点碳市场继续差异化发展 66四、转型金融的发展情况 73(一)发展转型金融对双碳目标实现起到重要作用 74(二)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产品 80五、政策建议 88(一)促进气候减缓和气候适应的发展,加快建立损失和损害资金机制 88(二)推动全球气候投融资进程,弥补气候资金缺口 90(三)完善国内气候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试点工作进行 93(四)不断完善碳市场体系建设,探索碳金融产品的发展 96(五)多维度促进转型金融发展,从严规范转型信息披露 100前言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强发,气候变化不仅引发了气温的不断上升,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过去 50 年,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的灾害数量增加了 5 倍,灾害损失的增加超过了 7 倍。气候变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迫在眉睫,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自 1995 年以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每年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朝着 1.5 摄氏度温控目标努力。第 26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21 年 10 月 31 日拉开帷幕,就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减排措施、气候资金筹集、《巴黎协定》落实、全球协作等议题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为今后各国顺利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加速落实和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有效行动,全球的气候资金规模稳步增长,但仍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远未达到估计的融资需求,在气候适应领域的资金仍旧显著滞后于减缓领域。此外,多边开发银行提供的气候资金支持不断增加,在全球气候投融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也在不断推进气候投融资发展,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一方面,以试点形式推进气候投融资体系建设与市场发展,是在中国致力于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与行动,并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重要尝试。2021 年 12 月,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发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深入推动地方气候投融资工作,探索差异化的投融资模式、组织形式、服务方式和管理制度,通过有效抑制地方高碳投资、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和资金安排的联动机制,切实发挥“降碳”的引领和倒逼作用,为促进地方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其中有超过半数的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了碳市场交易,2021 年的履约完成率达到了 99.5%,全国碳市场稳健发展。转型金融已成为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另一个焦点议题。转型金融的发展在加速推进,有效衔接、补充了绿色金融未涵盖的棕色领域,为传统行业的转型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我国也在不断探索转型金融的具体实践,并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产品,我国转型金融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2022 中国气候融资报告2022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2 中国气候融资报告 2022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1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01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可逆转。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促进经济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臭氧层被破坏,全球平均气温逐步上升。图 1 全球温度距平值(1901-2021) 1数据来源:EPA,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根据公开数据整理.1 数据来源:EPA,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根据公开数据整理。https://www.epa.gov/climate-indicators/climate-change-indicators-us-and-global-temperature2 2022 中国气候融资报告 2022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2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21). State of Global Climate 2021 WMO Provisional report. 3 RFI (2022). 2021 年海洋温度破纪录.如上图所示,自 1900 年以后,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以平均 0.17° F/10 年的 速 度 增 长。根 据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发 布 的2021 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基于 2021 年前九个月的数据,过去七年可能会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七年2。(一)升温愈发严重,排放差距显著从海洋和陆地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2021 年打破以往的记录,成为有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冰川退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愈发严重3。过去十年,北美冰川质量损失的速度明显变快——2015 至 2019 年的冰川冰量损失量几乎是 2000 至 2004 年损失量的两倍。海水热效应的扩散和冰山融化带来了全球海平面的上升。由于冰川融化速度的加快,全球海平面在 2013 至2021 年的 9 年内以平均每年 4.4mm的增长速度上升,而 1993 至 2002 年的速度只有它的一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06-17
106页
20.19M
收藏
分享

2022中国气候融资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0.19M,页数106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0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0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22 国际绿色税收比较(以2019年为例)
综合
2024-06-17
来源: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中央财经大学-UNDP
查看原文
图 21 中国预算流程框架
综合
2024-06-17
来源: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中央财经大学-UNDP
查看原文
图 19 2022年中国绿色税收发展情况(单位:亿元)
综合
2024-06-17
来源: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中央财经大学-UNDP
查看原文
图 18 2023年中央预算支出部分绿色相关项目展示(单位:亿元)
综合
2024-06-17
来源: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中央财经大学-UNDP
查看原文
图 16 绿色预算国际经验理论框架总结
综合
2024-06-17
来源: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中央财经大学-UNDP
查看原文
图 15 历年法国、意大利与瑞典中央与地方预算收入支出之比
综合
2024-06-17
来源: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中央财经大学-UNDP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