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中央财经大学-UNDP

中国绿色预算 发展前景研究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2024年5月|  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iv 目录致谢 v背景 vi1. 全球绿色预算进展概览 1(一)绿色预算概念提出 1(二)OECD与欧盟成员国绿色预算相关实践概览 3(三)绿色预算两种主要模式 6(四)两类模式适用性对比分析 15(五)绿色预算国际经验总结 172. 中国绿色预算相关财政政策梳理 18(一)一般公共支出政策财政 19(二)税收政策 20(三)绿色政府公共投资政策 21(四)国家债务政策 213. 中国实施绿色预算可行性基础 22(一)预算编制阶段改革 22(二)预算执行管理改革 24(三)预算监督改革 24(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254. 中外实践经验对比 27(一)贴标量化类绿色预算比较分析 28(二)绩效追踪类绿色预算比较分析 295. 政策建议 32(一)确立绿色预算目标 32(二)确定绿色预算覆盖范围、预算程序和预算工具 32(三)统筹收入与支出,完善全流程预算管理 32(四)强化财政职能,推进部门协调 33(五)继续推动中期财政规划改革,提高财政平衡长、短期发展目标的能力 33(六)持续深化改革,为绿色预算创造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 33(七)完善绿色预算相关法律与方法学基础 33(八)在实践中完善绿色预算标准 33附录1. CEPA-CReMA分类法 34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  | v 致谢本报告覆盖一项为期两年关于中国绿色预算前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报告的作者为: y崔莹女士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副院长 y周杰俣先生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研究员 y王亚丽女士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政策研究中心,SDG金融业务主管报告的贡献作者为: y王遥女士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院长 y王旬先生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研究员 y汤盈之女士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绿色“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副主任 y陈翰女士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研究员 y石蓉女士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政策研究中心,经济学家 yViolante di Canossa女士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首席经济学家我们由衷感谢以下杰出的同行评审专家对本报告提出的宝贵意见: y孙大海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政策研究室财经研究处处长 y柴麒敏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 y石英华女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我们特别感谢以下专家为本报告提供的技术性建议: yNohman Ishitag先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金融中心SDG公共财政管理和预算编制高级专家 yVivek Misra先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公共财政管理专家 yAsad Maken先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公共气候金融顾问我们也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Beate Trankmann(白雅婷)女士在整个研究和报告撰写过程中提供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免责声明本报告所引材料不在任何程度和方面表达或暗示联合国对于任何国家、地域、城市或地区的法律地位或合法性,以及其版图及边界划分的立场和观点。报告所述观点仅代表编写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代表联合国(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联合国成员国(包括中国)的相关工作的执行依据。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编写团队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 | v |  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vi 气候变化已成为日益严峻的国际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2015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93个联合国成员国共同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以彻底、综合的方式推动变革与转型,引领全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在过去的几年里,新冠疫情、地区冲突、粮食安全以及极端气候等多重危机警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迫在眉睫。然而由于疫情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推动绿色发展的紧迫任务为各国带来了更大财政压力。有限的财政资金和日益增长的绿色发展需求对各国完善预算制度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统筹兼顾经济、生态与环境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绿色预算可成为全球各国落实政府责任与刺激绿色资金投入的有力规划工具,有利于使绿色发展目标与财政资金高效利用相统一,正越发受到各国政府重视。中国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旨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2020年9月,中国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也对化石能源替代、新能源装机量与森林蓄积量提高等提出了相关具体目标。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估算,从2021到2050年,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需求总额将达487万亿元。这意味着未来30年,中国需在该领域年均投入超16万亿元,其中财政资金年均投入在万亿规模,并负有撬动社会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清洁交通、绿色建筑和低碳制造等领域的责任。1公共资金的杠杆作用是撬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基本保障。全球低碳转型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然而绿色行业面临诸多融资壁垒。绿色预算工具的应用可以有效发挥公共资本的杠杆作用,推动公共资金精准流向能够撬动社会投资的领域,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本撬动或“挤入”社会资本,降低运营中的信用、市场、声誉、环境等风险,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转型。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和绩效考核目标为私人资本提供了相关投资信息,能够有效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2不同绿色项目的收益率存在较大差异。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当前已较为成熟稳定,收益率较高,大量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而环保类、生态保护修复类、气候适应类等项目类型则大多尚未形成清晰的收益回报路径,仍由财政资金主导。对于两类不同的绿色产业,财政与金融在其中的角色并不相同。完善的绿色预算制度有助于划清财政和金融的边界。如果二者目的与边界划分不清晰,则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便难以发挥,容易导致私人部门挤出,也将影响政府服务功能,加剧政府财政负担。通过绿色预算制度的完善加强绿色财政政策与绿色金融政策的协调,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为市场的培养和发展拓展空间,将投资机会和风险让渡给市场,促进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1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21). 碳中和愿景下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 http://www.greenfinance.org.cn/upfile/file/20211204222634_82821_73556.pdf 2 WRI (2017). 绿色投资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https://wri.org.cn/research/green-investment-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experience 背景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  | 1 绿色预算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06-17
42页
6.4M
收藏
分享

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中央财经大学-UNDP,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4M,页数4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表 3 国产数据库在金融行业核心系统的分布情况
综合
2024-06-17
来源:2023年中国数据库年度行业分析报告-墨天轮
查看原文
表 2 中国数据库流行度分类排名表
综合
2024-06-17
来源:2023年中国数据库年度行业分析报告-墨天轮
查看原文
图5-7避免、减少和应对损失和损害
综合
2024-06-17
来源:2023中国气候融资报告_终版(3)
查看原文
图5-6弥补适应资金缺口的七种方法
综合
2024-06-17
来源:2023中国气候融资报告_终版(3)
查看原文
图5-5发展中国家适应资金需求量、模拟成本与国际公共适应资金流的比较
综合
2024-06-17
来源:2023中国气候融资报告_终版(3)
查看原文
图5-42017 年-2021 年国际适应资金承诺的来源与流向
综合
2024-06-17
来源:2023中国气候融资报告_终版(3)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