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大宗业务增长,看好未来持续成长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4年03月27日增 持广钢气体(688548.SH)电子大宗业务增长,看好未来持续成长核心观点公司研究·财报点评基础化工·化学制品证券分析师:杨林联系人:张歆钰010-88005379yanglin6@guosen.com.cnzhangxinyu4@guosen.com.cnS0980520120002基础数据投资评级增持(维持)合理估值收盘价10.12 元总市值/流通市值13352/2653 百万元52 周最高价/最低价17.80/8.62 元近 3 个月日均成交额80.40 百万元市场走势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相关研究报告《广钢气体(688548.SH)-2023 年业绩超预期,打造平台型电子气体龙头公司》 ——2024-02-27《广钢气体(688548.SH)-国内电子大宗气体龙头,发力布局电子特气业务》 ——2023-12-25国内电子大宗气体龙头,前期订单投建带来业绩增长。2024 年 3 月 25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公告显示,2023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35亿元,同比增长 19.20%;实现归母净利润 3.20 亿元,同比增长 35.7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09 亿元,同比增长 39.09%。其中 2023 年 Q4 实现营业收入 4.8 亿元,环比增长 4.4%;实现归母净利润 0.9 亿元,环比增长 35.6%。截止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资产达到 72.53 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 57.30 亿元。开发更多一手氦源,打造内资氦气供应链龙头。公司不断开发新的长协气源,致力自主开拓更多国际供应渠道,获得更多一手氦气气源,目前已与美国、俄罗斯等气源地厂商直接签订长期采购协议,预计 2025 年公司自主开拓的气源地采购占比将达到 64%。此外,公司通过大批量采购液氦冷箱、研发 4K温区超低温的储运、液氦冷箱的冷却、氦气循环回收提纯等液氦供应链核心技术等方式,不断巩固其在氦气领域的优势。预计至 2025 年,公司将具备800-900 万方/年氦气运力,成为国内氦气进口量第一大企业。聚焦泛半导体客户,发力电子特气产品。电子大宗气体和电子特气的客群重合度高,公司通过优势业务电子大宗气体在客户端打下品牌基础,为后续电子特气产品导入提供产品背书,从而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公司已局部三氟化氮、六氟丁二烯、电子级溴化氢、烷类混配气、高纯氢气等产品,将与公司电子大宗业务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风险提示:氦气价格持续下滑的风险;订单投建延期的风险;下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公司新增订单受限的风险。投资建议:考虑到 2023 年下游资本开支力度较弱,公司新增订单受到一定影响,对应新增订单投产期 2025 年业绩增速将放缓,我们谨慎下调公司 2025 年归母净利润至 4.92 亿元(前值为 5.40 亿元,同比减少 8.89%),维持 2024 年 4.10亿 元 的 归 母 净 利 润 水 平 。 预 计 2024-2026 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4.10/4.92/6.12 亿元,摊薄 EPS 分别为 0.31/0.37/0.46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 33/27/22x。维持“增持”评级。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营业收入(百万元)1,5401,8352,3983,2994,064(+/-%)30.7%19.2%30.6%37.6%23.2%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35320410492612(+/-%)95.2%35.7%28.4%19.9%24.3%每股收益(元)0.240.240.310.370.46EBITMargin21.4%18.9%19.3%18.3%18.6%净资产收益率(ROE)10.1%5.6%4.5%5.2%6.3%市盈率(PE)42.541.832.527.121.8EV/EBITDA23.827.620.516.713.9市净率(PB)4.292.331.451.411.37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注:摊薄每股收益按最新总股本计算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国内电子大宗气体龙头,前期订单投建带来业绩增长。2024 年 3 月 25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公告显示,2023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35 亿元,同比增长 19.20%;实现归母净利润 3.20 亿元,同比增长 35.7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09 亿元,同比增长 39.09%。其中 2023 年 Q4 实现营业收入 4.8 亿元,环比增长 4.4%;实现归母净利润 0.9 亿元,环比增长 35.6%。截止至 2023 年 12月 31 日,公司总资产达到 72.53 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 57.30亿元。2023 年,公司前期获取订单中合肥综保区、华星光电 t9、合肥长鑫二期、北京长鑫集电、上海鼎泰匠芯等多个重点项目电子大宗气站持续建设并陆续实现商业化,带动公司业绩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业绩稳定增长的关键来自于面板厂、晶圆厂的新增产能投放带动的电子大宗气体配套需求。2023 年,根据 Canalys 数据显示,全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为 11.4 亿部,同比下降 4%,而自 2023 年 Q4起则同比实现 8%的增长,终端消费电子显示出一定的复苏迹象;显示面板方面,根据 IDC 预计,2024 年中国 PC 显示器市场将稳步恢复,预计同比增长 3.4%,电竞酒店数量增长也将带动电竞显示器增长 4.5%,预计 2024 年晶圆厂与面板厂投资强度将优于 2023 年,进而带动更多电子大宗气体配套需求。2023 年,公司获取了西安欣芯、广州增芯、广州广芯、深圳赛意法、北京赛莱克斯等 10 项电子大宗气体项目,占国内电子大宗现场制气新增产能比例为 24.6%,合计用气量达 7.05万 Nm3/h。随着 2024 年下游面板、半导体行业投资力度增强,将持续带动公司业绩增长。图1:广钢气体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图2:广钢气体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电子大宗收入占比不断提升,期间费用率下降。2023 年随着前期公司电子大宗项目订单投建,电子大宗气体收入、毛利润占比进一步提升。由于 2023 年氦气价格回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在电子大宗气体板块的毛利率水平,公司电子大宗气体板块毛利率同比下滑 5.43pct。未来公司将通过获取更多一手氦气资源、扩充液氦供应能力的方式,打造全国最大的氦气进口链,以量补价,实现氦气业务板块增长。期间费用方面,公司实现销售费用率下降 0.72pct,管理费用率下降0.01pct,财务费用率下降 0.80pct,仅研发费用率增长 0.18pct,主要用于公司在气体制备、气体储运、数字化运行、全时在线气体供应、智能充装等领域的技术研发。请务
[国信证券]:电子大宗业务增长,看好未来持续成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3M,页数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