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央企市值管理考核的投资逻辑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经济研究 2024 年 03 月 15 日 宏观点评 央企市值管理考核的投资逻辑 事件:新一轮国企改革已开始,1.29 国资委要求全面推开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 核心结论:上市央企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头戏,有望与市值管理形成共振,共同推动央企价值回归。从宝武、中国建筑 2 家市值管理试点企业看,后续考核机制设计上,市值管理应是多维度目标、并非单一的股价管理,也应会包含分红、回购、股权激励、与市场沟通互动等方面。 一、总体看,国企改革贯穿了我国改革开放全历程,当前已进入新一轮国企改革,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方向为,“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指向更为侧重提升效率、战略服务和价值实现。其中,央企上市公司改革是重头戏、也会更积极。 1、更为重视国企效率提升,新增 ROE 和营业现金比率考核,更贴近资本市场取向。2023 年,国资委就已调整优化央企经营考核体系,变为“一利五率”,新增 ROE 和经营现金比例考核,以解决“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规模大,一些企业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问题。 2、更为重视服务国家战略,尤其是兼顾发展与安全、产业升级、民生服务等。新一轮国企改革继续强调服务国家战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等功能,打造创新型国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以市场化重组整合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包括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整合。 3、央企上市公司改革应会更积极,首提“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2022.5 国资委就已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并将在 2024 年年底全面验收,预计今年央企上市公司改革动作将加快。改革目标是提升央企上市公司质量,做优存量、做精增量,具体路径包括,推动优质央企集团注入资产,央企子公司和重点企业吸收合并或独立上市。 二、当下看,国资委将全面展开上市央企市值管理考核,有望与新一轮国企改革形成共振,推动央企价值回归。1.29 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各中央企业要更加突出精准有效,推动‘一企一策’考核全面实施,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需注意的是,目前明确进行市值管理考核的,应是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 97 家实业类央企集团下属上市平台,地方国企以及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金融类央企、文化类央企以及其他类央企(烟草、邮政等)是否考核,还需看相关主管机构表态。 三、方向看,宝武集团和中国建筑作为市值管理 2 家试点企业,已有动作可能是市值管理考核机制设计的重要参考,其中:宝武明确“价值创造是基础、价值营销是手段、价值实现是目的”,“市值管理不是股价”,国资委也强调“避免单纯以市值绝对值作为衡量标准,严禁操纵股价”。 1、价值创造是基础,上市公司质量仍是估值定价的基础,后续央企仍需持续提升业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优质资产注入、服务国家战略。且宝武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本就应“发挥优化资本布局、提高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服务国家战略的市场化平台作用”。 2、价值营销是手段,宝武制定了 6 项价值营销工作评价,如“加大与头部机构投资者、明星分析师的沟通互动,提升机构投资者投资比例,争取明星分析师日常关注并出具深度研究报告”等。 3、价值实现是目的,宝武重视股东回报,通过大股东增持、回购、提高分红派息比例等行为加强市值管理。此外,证监会在 3.6“两会”经济主题发布会上也提及将采取“硬举措鼓励分红”。 4、市值管理应是多维度目标、并非单一的股价管理,应会重视上市央企与市场沟通、分红、回归等行为类考核,中国建筑在其 2022 年股东大会上针对市值管理工作也特别提及,“现金分红比例连续三年提升”。此外,量化指标方面,2022.5 国资委已明确“避免单纯以市值绝对值作为衡量标准,严禁操纵股价”,宝武也强调“市值管理不是管理股价,因此在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上不是简单围绕股价或市值进行单一评价”。具体看,宝武“多维度指标考察上市公司纵向同比变化,横向在同行业中的分位数变化情况”,并提及其 PB 分位值平均数有明显提升,指向这一指标可能是关键。 四、资产看,结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方向和市值管理考核,重点关注 2 类央企上市平台的投资机会。 1、关注科技创新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央企。后续改革会“支持各类纳入改革试点和改革专项工程的重点企业”,如双百行动、科改示范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均突出强调创新力和竞争力。此外,《政府工作报告》等多次明确,通过布局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 9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上市央企重组整合应会加快。 2、关注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央企集团。提升资产证券化率一直内涵于国企改革目标中,且央企上市公司改革下,无论是优质央企集团注入资产、央企子公司吸收合并或独立上市,均会带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的提升,现有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央企集团预计改革动作较快。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变化超预期。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 邮箱:xiongyuan@gszq.com 分析师 朱慧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3090002 邮箱:zhuhui3@gszq.com 相关研究 1、《政策半月观—“两会”政策全梳理》2024-03-11 2、《新一轮设备更新的发力方向、效果如何?》2024-03-10 3、《超长期特别国债的 4 点理解》2024-03-10 4、《超预期降息的 5 点理解》2024-02-20 5、《1 月社融和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信号》2024-02-16 2024 年 03 月 15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2023 年起央企经营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 资料来源:中证网,人民网,国资委,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 2:央企上市公司改革重点任务 资料来源: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 3:战略性新兴产业构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盛证券研究所 一级行业二级行业一级行业二级行业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核心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生物农业及相关产业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生物质能产业人工智能其他生物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核电产业航空装备产业风能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太阳能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电网产业先进钢铁材料高效节能产业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环保产业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数字创意技术设备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数字文化创意活动前沿新材料设计服务新材料相关服务数字创意与融合服务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装置、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制造新能源汽车相关服务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新技术与创新创业服务其他相关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2024 年 03 月 15 日 P.3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央企市值管理考核的投资逻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6M,页数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