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超预期,关注中间品贸易强链延链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点评 2024 年 3 月 8 日 宏观点评 证券分析师 程强 资格编号:S0120524010005 邮箱: chengqiang@tebon.com.cn 相关研究 出口超预期,关注中间品贸易强链延链 2024 年 1-2 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1-2 月中国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7.1%,进口同比+3.5%,进出口金额同比均超市场预期。出口超预期受机电、集成电路等中间品贸易支撑逻辑,进口超预期受 2023 年 1-2 月低进口基数及大宗商品进口增加影响。在出口重点商品中,集成电路对出口金额的拉动为 0.77%,是出口金额的最大拉动项,在进口重点商品中,集成电路、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是进口金额拉动项的前三名,分别拉动进口金额+1.77%、1.17%和 0.60%,这几大重点商品都是中间品,因此我们建议关注外贸背后中间品贸易强链延链的支撑逻辑:(1)新旧动能切换过程中,中间品贸易有望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外贸动能增长点;(2)地缘政治变动下,中间品贸易有望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对于应对“脱钩断链”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意义;(3)全球科技周期带动机电产品、集成电路等中间品的增长。在稳政策加持下,三大工程和万亿国债等有望加速制造业等行业优胜劣汰,技术密集型的机电和集成电路产品有望在此进程中受益。 事件:2024 年 1-2 月份,中国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7.1%,2023 年 12 月为+2.3%;进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3.5%,2023 年 12 月为+0.2%;贸易差额为 1251.6 亿美元,前值为 753.4 亿美元。 出口:受中间品贸易支撑逻辑,机电、集成电路等产品出口超预期。2024 年 1-2月人民币计价出口 3.75 万亿元,同比+10.3%,美元计价出口 5280.1 亿美元,同比+7.1%,远高于 Wind 一致预期。分地区来看,东盟为我国第一大出口伙伴,1-2 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韩国的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分别增长 9.2%、1.6%、8.1%和-6.8%,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 1.75 万亿元,增长 13.5%;分商品来看,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 6 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1-2 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 2.22 万亿元,增长 11.8%,占出口总值的 59.1%。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1954.5 亿元,增长 7.3%;集成电路 1607.1 亿元,增长 28.6%;汽车 1118.9 亿元,增长 15.8%。同期,出口劳密产品 6661.9 亿元,增长 22.2%,占 17.8%。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 1662 亿元,增长 16.3%;纺织品 1543.3 亿元,增长 18.9%;塑料制品 1182.8 亿元,增长26.5%。出口农产品 1053.7 亿元,增长 5.9%。整体来看,受中间品贸易支撑逻辑,机电、集成电路等产品出口超预期。 出口超预期,关注中间品贸易强链延链长期逻辑。2024 年开年出口超预期走高,通过量价拆分,我们发现:在出口重点商品中,集成电路对出口金额的拉动为0.77%,是出口金额的最大拉动项,在进口重点商品中,集成电路、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是进口金额拉动项的前三名,分别拉动进口金额+1.77%、1.17%和 0.60%, 宏观点评 2 / 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这几大重点商品都是中间品,因此我们认为 2024 年应重点关注外贸背后中间品贸易强链延链的支撑逻辑: (1)新旧动能切换过程中,中间品贸易有望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外贸动能增长点。中国经济正在转向更高质量和更优结构的发展,亟需建立新动能。202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提出“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等具体部署。拓展“中间品贸易”被排在部署首位。2023 年,我国进出口中间品 25.53 万亿元,占整体进出口总值的61.1%。其中,出口中间品 11.24 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 47.3%;进口中间品14.29 万亿元,占我国进口总值的 79.4%。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全球化红利逐步减弱的过程中,捕捉新旧动能切换中新动能的边际增量极为关键,我国中间品贸易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培育外贸动能中的首要部署,应加以关注,相关商品有望在接下来成为外贸动能增长点。 (2)地缘政治变动下,中间品贸易有望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对于应对“脱钩断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意义。一是由于在当前的中美博弈中,美国多处行为表征其“脱钩断链”的打算,其单边制裁、“长臂管辖”和经济胁迫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规则和秩序,干扰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着力发展本国的中间品贸易可以减少在多国协作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提升贸易品主导地位。二是由于 2023 年以来全球地缘政治变动频发,例如红海航运危机使得全球航运成本上升,扰动外贸市场,从而掣肘全球贸易增长,发展中间品贸易有望通过增强各国经贸合作紧密度,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参与度,在开放中互利共赢,从而对冲地缘政治变动下跨国贸易可能产生的低流动性风险。三是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中间品贸易增多,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企业“走出去”战略,延伸中间品贸易链条,更好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的联动效应。 (3)全球科技周期带动机电产品、集成电路等中间品的增长。在中美此轮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博弈中,美国在技术研发占据优势地位,底层算力的需求增长也快速推动了科技周期,技术密集型的机电和集成电路产品受益。1-2 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 2.22 万亿元,增长 11.8%,占出口总值的 59.1%。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1954.5 亿元,增长 7.3%;集成电路 1607.1 亿元,增长 28.6%;汽车1118.9 亿元,增长 15.8%。此外,2 月 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了《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强调“加快提升产品设备节能标准。”有望加速各行业中能效偏低产品设备的“出清”。在稳政策加持下,三大工程和万亿国债等有望加速制造业等行业优胜劣汰,技术密集型的机电和集成电路产品有望在此进程中受益。 进口:受 2023 年 1-2 月低进口基数及大宗商品进口增加影响,2024 年 1-2 月进口表现超预期。2024 年 1-2 月人民币计价进口 2.86 万亿元,同比+6.7%,美元计价出口 4028.5 亿美元,同比+3.5%,远高于 Wind 一致
[德邦证券]:2024年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超预期,关注中间品贸易强链延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9M,页数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