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深度报告:氢能产业迎来政策、技术和市场机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Industry]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019 年 05 月 05 日 化工/新能源 氢能产业迎来政策、技术和市场机遇 [Table_Main][Table_Title]评级:买入 分析师:商艾华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8070002 Email:shah@r.qlzq.com.cn [Table_Profit]基本状况 上市公司数 行业总市值(百万元) 行业流通市值(百万元) [Table_QuotePic]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1 2 3 [Table_Finance]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简称 股价 (元) EPS PE PEG 评级 2018 2019E 2020E 2021E2018 2019E 2020E 2021E 中国石化 5.68 0.52 0.54 0.58 0.61 10.92 10.54 9.87 9.35 3.09 买入 卫星石化 18.050.89 1.26 1.55 2.47 20.45 14.31 11.61 7.31 0.33 增持 东华能源 10.460.66 0.87 1.20 1.44 16.00 12.00 8.74 7.24 0.36 增持 滨化股份 6.92 0.45 0.53 0.59 0.62 15.23 13.01 11.81 11.11 0.76 增持 美锦能源 15.170.44 0.48 0.53 0.55 34.48 31.60 28.62 27.58 3.29 增持 鸿达兴业 5.62 0.24 0.30 0.38 - 23.42018.73 14.79 - - 增持 雄韬股份 27.510.27 0.31 0.46 0.63 101.8988.74 59.80 43.67 6.64 增持 注:盈利预测取自 wind 一致预期 [Table_Summary]投资要点 氢能产业迎来政策、技术和市场机遇。我国氢能源产业处于导入期,政策支持、技术革新和市场普及是氢能产业规模化的关键。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国将于 2020 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我们认为发展氢能源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政策支持,氢能产业正在取得政策自上而下的资金支持,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的审批条件有望放宽,配套政策和资金有利于解决加氢站前期资金投入大、氢站运营的安监审批难等问题;二是技术革新,大规模制氢、储运氢和加氢成本高、电堆贵金属使用量大、催化剂易中毒等技术问题已经有解决途径;三是市场普及,氢能终端使用成本降低至比汽油便宜指日可待,消费者对于氢燃料汽车的有效需求将大幅提升,进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界加快布局上下游,市场投融资热度持续上升。目前中国氢能产业与 2013 年锂电池政策环境、技术条件和产业资本参与度热度极为相似。政策持续发力,补贴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2001-18 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政策主要集中在需求端和基础科研攻关。2019 年以来政策向基础设施建设、关键零部件制造和配套运营服务等供给端倾斜。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营补贴正同步推进,单站最高建设补贴达 900 万元。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最高达 50 万元/辆,远大于纯电动车,已基本覆盖购车成本差距。2020 年以后,政府针对氢能源产业仍将保持一定强度的财政补贴。产业化面临用氢成本高的挑战,降成本依赖多元化的供氢体系。经济、实用是氢能产业化的根本动力。终端用氢成本降低应从制氢、储运、加氢等方面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因地制宜采用多元化的供氢体系,能有效降低氢能的平均使用成本。目前,化工装置副产氢气路线制氢成本仅 8-10 元/kg,潜在可利用规模达 800 万吨/年,能满足未来数年车用氢气使用量,但储运成本受化工厂和加氢站距离远近的影响大;分布式站内制氢是未来的潜在方向,采用可再生能源弃电电解水制氢成本仅 10 元/kg。日、美等国均将可再生能源电解水路线作为长期优先发展的路线,原因一是环保,二是能源利用可持续,三是可分布式生产,运输成本低。产业资本热情高涨,全产业链快速起步。石化央企具有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中石化在推动加氢站、充换电站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氢气年产量达 200-300 万吨,成本低至 20 元/kg;国家能源集团牵头成立国家级氢能产业联盟;民企设备商加大建设投入,布局氢站建设。氢能板块上游具有更强的α属性,具有氢资源和加氢站的上市公司有望脱颖而出。长期看上游:上游氢资源具有消费品属性。氢资源不同于锂资源或锂电池,作为一次性燃料难以大规模存放,具有一定的消费品属性,需求的快速爆发能创造确定性更高,持续性更长的 α 价值;中短期看中游: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壁垒远高于充电桩,政策补贴力度也更大。因此,中短期内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有望率先脱颖而出,存在一定的估值溢价。 核心结论:我们认为燃料电池行业将正式起航,燃料电池行业可比 2012 年锂电行业,处于产业导入期,国家自上而下推动,技术迭代市场爆发会超预期。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原料,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需求将有十倍以上的增长空间。上游制氢、中游加氢站、下游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氢能产业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1.拥有富余氢资源和有资金实力延伸布局中下20611065/36139/20190506 15:0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行业深度研究 游的上市公司。中国石化(300 万吨副产氢,加氢站布局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石油(拥有副产氢,潜在加油站升级加氢站改造的能力)、中国神华(煤制氢产能 20 万吨,潜在产能 800 万吨)、美锦能源(全产业链布局,5.9万吨副产氢,控股云浮锦鸿 60%股权,控股佛山飞驰 51.2%股权,参股鸿基创能)、卫星石化(28 万吨副产氢)、滨化股份(1.6 万吨副产氢)、东华能源(6 万吨副产氢资源)等;2.其他标的:鸿达兴业(加氢站资源),东岳集团(离子交换膜)、雄韬股份(持股氢璞创能 21.74%)等。  风险提示事件:政策不及预期;加氢站建设审批慢;下游销售不达预期。 20611065/36139/20190506 15:0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行业深度研究 内容目录 一、氢能产业迎来政策、技术和市场机遇 ............................. - 5 - 为何各国政府大力推广氢能产业? ............................... - 5 - 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补贴政策有何变化? ........................ - 15 - 相比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产业补贴力度如何? .................. - 17 - 二、终端用氢成本降低依赖多元化供氢体系 .......................... - 18 - 供氢成本降低的关键环节在何处? .............................. - 19 - 制氢:化工副产成本最低(8 元/kg),降成本

立即下载
化石能源
2019-05-16
中泰证券
32页
1.64M
收藏
分享

[中泰证券]:新能源行业深度报告:氢能产业迎来政策、技术和市场机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4M,页数3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表 46 储能应用领域、商业模式与催化因素
化石能源
2019-05-16
来源:新能源行业2019年中期投资策略:政策明朗,“风光”无限,新能源发电迎来新成长
查看原文
图表 45 电网侧投资逐步加速多省电网启动试点
化石能源
2019-05-16
来源:新能源行业2019年中期投资策略:政策明朗,“风光”无限,新能源发电迎来新成长
查看原文
图表 42 特高压直流工程项目汇总
化石能源
2019-05-16
来源:新能源行业2019年中期投资策略:政策明朗,“风光”无限,新能源发电迎来新成长
查看原文
图表 41 电力物联网投资层级区分及涉及相关上市公司
化石能源
2019-05-16
来源:新能源行业2019年中期投资策略:政策明朗,“风光”无限,新能源发电迎来新成长
查看原文
图表 40 芯片、网架、顶层人工智能是泛在电力物联网投资的重要投资机会
化石能源
2019-05-16
来源:新能源行业2019年中期投资策略:政策明朗,“风光”无限,新能源发电迎来新成长
查看原文
图表 39 国网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解决
化石能源
2019-05-16
来源:新能源行业2019年中期投资策略:政策明朗,“风光”无限,新能源发电迎来新成长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