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变局与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
百年变局与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姓名 何宁(分析师)证书编号:S0790522110002邮箱:hening@kysec.cn2023年9月5日证券研究报告核心观点百年之变、转型之路、政策之帆。2023年疫后经济非典型复苏,仍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地产投资驱动经济活动的研究范式趋于失效,那么,中国经济如何转型、新动能是什么?本文从百年之变、转型之路、政策之帆三条主线出发,与诸位探讨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一、主线一:百年之变,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大国角力1.百年之前:大西洋两岸国际力量对比调整变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国逐渐成为全球新的经济主导力量。各国之间关税壁垒高企,国内市场是产业革命实现的重要基础。美德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现代企业制度发端于此,促进了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促成各国综合实力消长。2.百年变局:太平洋两岸主要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当前世界局势与百年前相比较,既有相似(科技突破、贸易壁垒提升等),亦有不同(均重视科技研发、经济调控手段完善)。在百年变局下,我们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二、主线二:转型之路,服务业+产业升级打造“经济新均衡”1.逻辑与历史:服务业+产业升级的理论依据。我们认为“经济新均衡”需要服务业+产业双足并进。一方面,扩大消费和发展现代化服务业,从人口红利由量转质、老龄化加深、地产挤出效应削弱来看,未来5-10年居民消费支出空间广阔。另一方面,发展高端制造业,实现产业的转移升级。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大规模产业转移具有一定共性,如劳动力成本具有收敛性;产业转移包含两阶段,第一阶段为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第二阶段为中高端制造业转移,并对应“科技立国”战略。如有印度、东南亚等有足够体量、劳动力成本合适的经济体来承接我国产业外迁,将有助于我国经济转型。2.现实与未来:转移升级,行则将至。(1)我国服务业保持扩张,但现代服务业的“量”与“质”均待提高。结构看,我国服务业扩张主要是金融、批零、房地产;质量看,2020年我国住宿餐饮、商务服务、信息业的增加值率与美国有较大差距。(2)我国制造业持续升级,但中高端制造技术与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伴随着“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迅猛,相关行业企业营收、利润加速增长。但生物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产品仍较依赖进口;中高端制造业总产值占比对比日本、韩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我国产业外迁进程:阶段Ⅰ稳步行进,阶段Ⅱ仍需提速。我国向东南亚转移劳动密集型和中低技术产业,同时保有计算机通信电子等高技术产业的出口优势。挑战在于印度为我国进入阶段Ⅱ、突破2万美元的潜在重要助力,但中印关系复杂,替代方案在于“短期东南亚、关注中亚市场的发展潜能”。三、主线三:政策之帆,财政、产业、制度保驾护航1.发达国家转型时期政策复盘:财政和产业政策尤为重要。发达国家转型时期财政与产业政策发挥更重要作用,同时完善的教育和创新制度为结构切换提供基础。美国利用供给侧改革、减税与产业政策为新经济兴起提供条件;日本淘汰落后产能,政府扩大补贴与扶持新兴产业;德国依托产业政策与创新制度推动转型。2.国内政策仍有可为,积极财政与产业立法。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展望未来,可继续扩大财政支出,支持新兴产业;调整财政收入结构,优化税收来源;产业政策继续加大对科技和中小企业支持,加强产业立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四、经济数据预测和资产价格表现国内:短期股好于债,关注周期板块;长期关注科技、消费、债券。海外:资产价格波动性趋于收敛。短期美股>美债>原油>美元>黄金;再往后:美债>美股>原油>美元>黄金。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目 录CONTENTS0引言:百年之变、转型之路、政策之帆主线一:百年之变,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大国角力12主线二:转型之路,服务业+产业升级打造“经济新均衡”主线三:政策之帆,财政、产业、制度保驾护航35风险提示经济数据预测和资产价格表现4引言:百年之变、转型之路、政策之帆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2021年计算两年复合增速•2023年疫后经济运行呈现非典型复苏,2023年上半年GDP同比5.5%,总体较2022年恢复但也存在不足,如工业生产修复疲弱,物价指数偏低运行,地产需求下降。服务业快速恢复的同时也暴露了其供给的相对不足,短期经济仍面临结构性供需失衡。•从周期的角度来看,本轮库存周期被明显熨平(自2022年6月以来主动去库存已持续了14个月、远超历史平均水平)。历史上三次“扩内需”均通过扩投资提振经济,共性在于总需求政策发力+地产周期反转。但本轮呈现非典型复苏,地产周期失位。随着总人口规模和经济活动人口占比均见顶回落,城镇化放缓,投资性需求进入下行通道。因此,地产投资驱动长链条经济活动的研究范式趋于失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现实且重要的问题:在经济动能切换和中长期转型进程中,新动能从何而来?中国如何进行经济转型?工业生产持续疲弱0库存周期明显熨平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505101520252007-122010-122013-122016-122019-122022-12%中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5051015202530351996-112003-042009-092016-022022-07%名义库存:同比实际库存:同比• 本文将围绕百年变局和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展开讨论。全文从三条主线出发,进行回顾、对比与展望,与诸位探讨。• 主线一,百年之变。回望百年之前,美德等国抓住机会赶超英国,大西洋两岸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调整。着眼百年变局,中国应如何发展?太平洋两岸又在发生着哪些新的故事?• 主线二,转型之路。一方面,中国的居民消费、服务业发展仍有较大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复盘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的4次较大规模产业转移,我们发现国际间存在产业转移、升级“两阶段”特征。由此,我们可探索通过产业转移、升级+服务业扩张来实现“经济新均衡”。• 主线三,政策之帆。本部分通过回顾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转型时期的政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对于中国转型时期政策的建议和思考。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财政扩张、产业政策、制度保障等。目 录CONTENTS0引言:百年之变、转型之路、政策之帆主线一:百年之变,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大国角力12主线二:转型之路,服务业+产业升级打造“经济新均衡”主线三:政策之帆,财政、产业、制度保驾护航35风险提示经济数据预测和资产价格表现4•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钢铁、电气、汽车等行业逐渐成为世界工业的主导,美德等国由于抓住了相关的技术革命,工业生产能力与经济实力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渐超过英国,成为全球新的经济主导力量,国际力量对比在大西洋两岸发生了明显调整。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2008:《世界经济千年统计》,北京大学出版社、开源证券研究所百年之前:大西洋两岸国际力量对比调整变局1.102,0004,0006,0008,00010
[开源证券]:百年变局与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41M,页数6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