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疫后复苏进入第三阶段?
宏观报告 | 宏观点评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宏观 证券研究报告 2023 年 07 月 03 日 作者 宋雪涛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90003 songxuetao@tfzq.com 孙永乐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3010001 sunyongle@tfzq.com 相关报告 1 《宏观报告:宏观-大类资产风险定价周度观察-7 月第 1 周》 2023-07-02 2 《宏观报告:宏观报告-逐字逐句重点 解 读 二 季 度 货 政 委 员 会 例 会 》 2023-07-01 3 《宏观报告:宏观-大类资产风险定 价周度观察-6 月第 4 周》 2023-06-25 疫后复苏进入第三阶段? 今年经济既是转型中的复苏,也是疫后复苏。 进入 3 季度,经济是否进入疫后复苏的第三阶段,即环比增速在 2 季度明显放缓之后能否重新向上,对于市场情绪和基本面定价而言至关重要。 第一是 6 月的 PMI 数据表明,环比增速重新向上的拐点或已临近。 第二是 6 月部分高频数据也表明国内部分行业产需开始企稳。 第三是除“补偿性”消费导致的透支效应逐渐减弱外,“政策底”的到来以及库存周期见底或会成为后续经济见底回升的重要动力。 最后,我们继续强调出口或依然是今年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下行超预期、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地产拖累经济复苏 宏观报告 | 宏观点评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 今年经济既是转型中的复苏,也是疫后复苏。转型复苏的特征是经济增长中枢处于长期下行通道,疫后复苏的特征是环比增速分为“N”字形三个阶段。一季度是疫后复苏的第一阶段,高环比增速体现出疫后经济“报复性”恢复的特征。二季度是疫后复苏的第二阶段,环比增速的大幅回落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因素,短期因素是前期“报复性”复苏透支了后期的复苏节奏,长期因素是经济内生动能不足,增速向疫后更低中枢回归(详见《中国经济不是二次探底》,2023.6.22)。 但是站在 3 季度初,各项短期因素或多或少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在《经济修复的斜率是否出现变化?》(2023.4.3)中也曾表示经过一个季度的观察期,同时低基数效应结束,经济内生动能的成色更加清晰,三季度针对性出台政策,经济复苏进入第三阶段。进入 3 季度,经济是否进入疫后复苏的第三阶段,即环比增速在 2 季度明显放缓之后能否重新向上,对于市场情绪和基本面定价而言至关重要。 第一是 6 月的 PMI 数据表明,环比增速重新向上的拐点或已临近。 6 月 PMI 数据上行 0.2 个百分点至 49%,结束了连续 3 个月的下行。其中,生产强于需求强于库存,6 月生产指数上行 0.7 个百分点至 50.3%,拉动 PMI 上行 0.18 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上行 0.3 个百分点至 48.6%,拉动 PMI 上行 0.09 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下滑 0.2 个百分点至 47.4%,拖累 PMI 下滑 0.02 个百分点。 图 1:6 月 PMI 主要分项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 第二是 6 月部分高频数据也表明国内部分行业产需开始企稳。 生产端,6 月上下游生产指标均有所好转,如高炉开工率从 5 月末的 82.4%上行至 6 月末的84.1%,江浙地区涤纶长丝开工率从 82.2%上行至 86.2%。需求端,6 月轻纺城成交量、乘用车零售环比表现亮眼,3-4 月份轻纺城成交量环比明显低于往年同期,但随着透支效应减弱等,6 月轻纺城成交量环比已经与往年同期水平接近。6 月乘用车零售环比上行 9%,强于今年 4、5 月水平。 图 2:高炉产能利用率近期有所回升(单位:%) 44454647484950512023-052023-06 宏观报告 | 宏观点评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3 资料来源: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3:PTA 开工率近期有所回升(单位:%) 资料来源: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4:轻纺城成交量环比(单位:%) 70758085909510001-0103-0105-0107-0109-0111-01202020212022202360657075808590952020202120222023-100-500501001502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2019202120222023 宏观报告 | 宏观点评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4 资料来源: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 第三是除“补偿性”消费导致的透支效应逐渐减弱外,“政策底”的到来以及库存周期见底或会成为后续经济见底回升的重要动力。 货币政策来的最早,在 6 月中旬先后下调了 OMO 和 MLF 利率,并在二季度例会明确表示“要克服困难、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继续发挥好已投放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作用…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1。在 6 月底提高支小支农再贷款额度后2,我们预计后续信用端政策工具或会继续加码。同时,6 月 16 日国常会明确表示要研究推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强调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3。 随着政策底的到来,政策对经济的支撑力度增强。如央行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如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弥补基建因土地出让收入下滑的资金缺口,进而推动基建投资企稳(详见《基建怎么了?》,2023.05.23)。 除政策发力外,去库存对经济的拖累预计会逐渐减弱。 企业加速主动去库存助推了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速的大幅放缓。库存同比增速从 3 月的 9.1%快速下滑至 5 月的 3.2%,6 月企业继续加速去库,如 6 月 PMI 产成品存货下滑 2.8 个百分点至 46.1%。加速去库存虽然不是经济放缓的原因,但是加剧了放缓幅度,导致 4、5 月工业增加值复合增速(比 21 年)快速回落至 1.3%和 2.1%。 从库存周期来看,当下库存周期有望从主动去库阶段逐渐转向被动去库和补库阶段。 目前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正在缓慢修复,后续企业去库速度或会开始放缓,并逐渐进入补库阶段。6 月 PMI 产成品库存指数快速回落时,原材料库存指数仅下滑0.2 个百分点,同时新订单指数、商品出厂价格指数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有所回升。这也表明库存周期中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步增多,行业去库对经济的拖累将会放缓。 图 5:二季度企业预期明显回落(单位:%) 资料来源: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6:企业加速去库存(单位:%) 1 https://mp.weixin.qq.com/s/Of-pdquf-zjE1rtUBZwcSg 2 https://mp.weixin.qq.com/s/aP4CMmB8HXBpQsEzZqOBXg 3 https://mp.weixin.qq.com/s/D
[天风证券]:宏观点评:疫后复苏进入第三阶段?,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5M,页数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