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行业问卷调研系列一:车载显示引领座舱智能化,行业提质扩容在即

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上次评级:数据研究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智能汽车问卷调研系列一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2023年06月12日(评级)分析师 孙谦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50004分析师 于特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50003车载显示引领座舱智能化,行业提质扩容在即行业专题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研究方法与设计天风数据研究院联合天风汽车团队,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针对智能座舱内直接与舱内人员产生交互的车载显示产品(包括已搭载应用的和在研产品),对整车厂展开问卷调研,调研其未来车载显示产品的搭载意愿、搭载情况、技术应用趋势、创新研究方向及其看好的供应商,尝试解答未来车载显示市场发展趋势和市场规模,挖掘机会赛道和潜力供应商。2问卷调研对未来数据的量化跟踪调研对象研究方法整车厂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内容:智能座舱内直接与舱内人员产生交互的车载显示产品(包括已搭载应用的和在研产品)•问卷框架:未来车载显示产品搭载意愿→搭载情况(价格/标配/选配)→技术应用趋势→创新研究方向→看好供应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摘要3新能源车带动汽车智能化持续升级,在供给和需求双因素驱动下,座舱成为智能化关键,车载显示作为人车交互的窗口,是座舱智能化的直接体现和车企差异化竞争焦点。◆ 液晶仪表+中控+HUD三屏布局成标配,开启3.0信息交互时代。车载显示产品多元化,调研数据显示,未来1-2年,主机厂单车平均屏幕搭载数量或将达到7个,液晶仪表+中控屏+HUD或成标配三屏模式开启3.0信息交互时代,副驾娱乐屏、流媒体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为主要选配产品。总体车载显示单车价值量超万元,标配产品价值量达到5189元。◆ HUD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AR HUD布局加速,3D AR-HUD或为未来发展方向。三屏交互时代,HUD逐渐从选配走向标配,装配车型均价下移至十万元级车,4月新车中近40%车型搭载HUD,随车型销售放量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AR-HUD布局加速,4月新车搭载占比60%超过W-HUD,进入规模化应用拐点,DLP、LCoS成像方案受主机厂看好,多技术路线共存将成常态。随AR融合度不断增强,3D AR-HUD或成未来发展方向,AR导航、3D虚拟形象应运而生。◆ 新国标实施在即,电子后视镜市场有望迎来0-1增长。2023年7月1日,国家标准号为GB15084-2022的《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将正式实施,为国内电子外后视镜的上车提供机会。北汽魔方、吉利路特斯等车企均已明确未来将搭载电子外后视镜,主机厂具备搭载意愿下,规模化量产和域融合方案落地促进硬件降本,电子后视镜有望迎来0-1增长。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摘要4◆ 显示技术升级+创新方案落地,智能座舱向第三生活空间演变,外围附件市场逐渐形成。供应商和主机厂双重驱动下,显示技术不断升级。目前车载显示技术以LCD为主,由低端液晶屏(a-Si LCD)向中高端液晶屏(LTPS LCD)转变,OLED、Mini LED陆续上车,调研数据显示,OLED为未来1-2年主流显示技术成调研主机厂共识,其次为LTPS和Mini LED。Micro LED显示产品逐渐面世,巨量转移等技术的突破下,2023年或将迎来量产元年。同时,激光投影、光场屏、3D显示屏等创新显示方案探索落地,随着AR/VR、全息投影、激光投影技术的发展,车载显示逐渐从2D走向3D。结合智能汽车座舱极佳的音响环境、氛围灯、智能座椅、香氛系统等,用户五感被充分调动,智能座舱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第三空间,沉浸式体验需求不断增加,车载游戏、AR眼镜、VR头显以及其他外接设备或可逐渐上车,智能汽车外围附件市场逐渐形成。◆ 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车载显示市场规模将达1100亿元左右。其中,中控屏、液晶仪表、HUD、副驾娱乐屏、流媒体后视镜、电子后视镜渗透率分别为78%、66%、43%、26%、18%、10%,市场规模分别为521亿元、211亿元、192亿元、159亿元、42亿元、38亿元。技术不断升级和主机厂打包采购模式下,建议关注车载显示产品布局广泛,技术布局前瞻的相关供应商,建议关注【德赛西威】(汽车组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华阳集团】(汽车组与通信组联合覆盖)、【华安鑫创】、【京东方精电】、【光峰科技】(电子组与家电组联合覆盖)。风险提示:调研样本代表性风险;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技术落地不及预期;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座舱智能化加速,车载显示成先锋1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34.7 27.2 44.5 28.2 36.0 53.2 48.6 52.9 61.1 55.6 59.8 64.0 33.2 43.9 54.3 16.6%21.8%28.2%27.1%26.6%27.4%26.7%28.3%31.8%30.2%36.3%29.5%25.7%31.6%34.2%0%5%10%15%20%25%30%35%40%010203040506070销量(万辆)月度渗透率1.1 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智能化空间广阔•汽车行业目前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基于电子架构并引领汽车智能化进程的新能源车型持续走高放量。•根据Clean Technica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到10,091,164辆,同比上涨56.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达65%,较上年+14pct。据乘联会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6%,同比上年提升12.6pct。•智能汽车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艾普思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7万亿美元。资料来源:乘联会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图:2022年至今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及渗透率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随着消费者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汽车从单一的出行工具逐步转变为生活中的“第三空间”。IHS Markit 数据显示,智能座舱科技配置水平是仅次于安全配置的第二类关键要素,其重要程度已超过动力、空间与价格等传统购车关键要素。相较自动驾驶而言,智能座舱技术门槛低且法律风险、安全及监管压力小,商业化相对更加容易。同时,智能座舱各类交互技术提供直接科技感和驾乘体验,成为车企寻求差异化、定位品牌特色的核心卖点。1.2 供给需求双重因素,驱动智能座舱更快发展•汽车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两大领域,供给需求双重因素驱动智能座舱更快发展。7座舱案例主要卖点奥迪A6 Avant e-tron车外信息投影智己LS7巨幅沉浸式场景智慧屏,零重力浮感座椅极氪X智能灵动中岛,电动滑移智慧屏,4D云端零重力座椅德赛西威Smart Solution 2.0全息技术、语音数字人、曲面双联屏、AR-HUD、智能电子后视镜、游戏座舱延锋概念车XiM23Calm和Rich两种驾乘模式切换资料来源:IHS Markit,AutoIntel 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图:中国用户购车因素-TOP10(IHS Markit调研,2021)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图:2

立即下载
汽车
2023-06-13
天风证券
40页
3.56M
收藏
分享

[天风证券]:智能汽车行业问卷调研系列一:车载显示引领座舱智能化,行业提质扩容在即,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56M,页数4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汽车经销商主要指标对比(20230609)
汽车
2023-06-13
来源:正通汽车(1728.HK)业务从困境反转,估值有修复空间
查看原文
公司 2022 年新车销售量(单位:台) 图 27:公司核心品牌 2022 年销售量占比
汽车
2023-06-13
来源:正通汽车(1728.HK)业务从困境反转,估值有修复空间
查看原文
公司一、二、三线区域渠道覆盖信息 图 22:公司各品牌店面数量
汽车
2023-06-13
来源:正通汽车(1728.HK)业务从困境反转,估值有修复空间
查看原文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图 20: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汽车
2023-06-13
来源:正通汽车(1728.HK)业务从困境反转,估值有修复空间
查看原文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图 18:公司融资成本(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汽车
2023-06-13
来源:正通汽车(1728.HK)业务从困境反转,估值有修复空间
查看原文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单位:人民币分)
汽车
2023-06-13
来源:正通汽车(1728.HK)业务从困境反转,估值有修复空间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