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板块迎来大拐点,未来行情转向业绩弹性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投资逻辑 医药板块上市公司 2022 年年报和 2023 年一季报陆续出炉,板块内上市公司克服 2022 年诸多挑战,整体上实现了平稳发展和增长。2023 年一季度特别是 2 月及以后,国内常规医疗秩序逐步恢复,院内诊疗和消费医疗开始回到正常发展轨道,Q1 业绩面呈现明显恢复态势。但考虑一月春节及其他环境因素影响,一季度医药板块业绩增长并未恢复到全速水平。 考虑二季度常规医药医疗秩序的进一步修复和恢复,医药医保政策预期趋于稳定,以及 2022Q2 的低基数效应,我们认为 2023 年二季度开始医药板块上市公司业绩绝对体量和同比增速都将进入加速提升时期,这种恢复将至少持续 4个季度以上。伴随着这种变化,我们认为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也将更多由估值性机会(主题叙事、估值提升、偏防守避险)转向业绩面机会(业绩改善驱动、性价比投资),积极看好业绩改善弹性大、估值性价比高的细分领域和板块,如生物制品、仿制药和原料药、院内器械耗材和诊断、医疗服务、连锁药房、创新药、CXO 等。 医疗服务:龙头企业一季度业绩亮眼,政策预期温和看好板块 Q2 机会。OK 镜集采相对温和,诊疗服务反弹动力十足,龙头企业业绩显著提升。口腔医疗服务种植牙集采陆续落地,前期积累消费需求释放可期。 生物制品:负面影响基本出清,一季度复苏趋势强劲。生长激素&干扰素:疫情影响一季度基本出清,增长节奏逐渐恢复。血液制品:供需有望双重反转,一季度业绩增速显著。疫苗:把握复苏主线,关注流感及带状疱疹疫苗放量 消费医疗:线下消费疫后逐步恢复中,看好二季度业绩进一步兑现。医美:弹性需求逐步释放,看好头部企业业绩提振。中药:持续看好中医药行业发展,业绩确定性较高。药店:行业增长确定性强,龙头 2023 年业绩有望持续兑现。 药品行业:诊疗与手术恢复利好仿制与原料药,创新药迎来景气度拐点。 医疗器械与高值耗材:院内诊疗需求逐步修复,板块实现可观业绩增长。一季度板块增长趋势延续,收入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支撑行业长期稳定增长 体外诊断:常规业务修复稳健,二季度有望加速复苏。体外诊断一季度逐步修复,院内业务恢复常态化。看好高国产替代赛道优质企业,医疗基建设备放量周期仍在持续。 CXO:历史底部,板块增长稳健,静待估值修复。后市展望订单充裕,业绩确定性较强。 上游供应链:制药设备业绩良好产品更新,科学装备重磅研发蓄势未来。2022 年制药装备行业稳健增长,产品矩阵不断丰富。 投资建议与估值 我们积极看好业绩改善弹性大、估值性价比高的细分领域和板块,如生物制品、仿制药和原料药、院内器械耗材和诊断、医疗服务、连锁药房、创新药、CXO 等。 重点公司:爱尔眼科、迈瑞医疗、恒瑞医药、药明康德、长春高新。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影响院内诊疗恢复的风险、相关领域控费政策导致价格下降风险、新产品销售不及市场预期风险。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医药板块上市公司 2022 年年报和 2023 年一季报陆续出炉,板块内上市公司克服 2022 年诸多挑战,整体上实现了平稳发展和增长。2023 年一季度特别是 2 月及以后,国内常规医疗秩序逐步恢复,院内诊疗和消费医疗开始回到正常发展轨道,Q1 业绩面呈现明显恢复态势。但考虑一月春节及其他环境因素影响,一季度医药板块业绩增长并未恢复到全速水平。 考虑二季度常规医药医疗秩序的进一步修复和恢复,医药医保政策预期趋于稳定,以及2022Q2 的低基数效应,我们认为 2023 年二季度开始医药板块上市公司业绩绝对体量和同比增速都将进入加速提升时期,这种恢复将至少持续 4 个季度以上。伴随着这种变化,我们认为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也将更多由估值性机会(主题叙事、估值提升、偏防守避险)转向业绩面机会(业绩改善驱动、性价比投资),积极看好业绩改善弹性大、估值性价比高的细分领域和板块,如生物制品、仿制药和原料药、院内器械耗材和诊断、医疗服务、连锁药房、创新药、CXO 等。 医疗服务:龙头企业一季度业绩亮眼,政策预期温和看好板块 Q2 机会 多家医疗服务企业一季报披露亮眼业绩,充分验证行业已重回正常增长轨道,前期回调创造板块投资机会,在行业政策预期趋于稳定的大背景下,建议积极把握二季度反弹机会。 图表1:医疗服务板块部分公司年报业绩情况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2:医疗服务板块部分公司一季报业绩情况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OK 镜集采相对温和,诊疗服务反弹动力十足,龙头企业业绩显著提升。4 月 10 日,河北省牵头的三明采购联盟集采文件公布,其中 OK 镜集采报量为 14342 片,整体片数相对较少,预计落地温和。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较高,近视人口基数较大,教育部印发文件,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行业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此外,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医院门诊量、手术量陆续恢复,此前承压的眼科疾病诊疗业务已进入反弹窗口,在去年低基数的基础上,板块内公司二季度业绩增长值得重点关注。 口腔医疗服务种植牙集采陆续落地,前期积累消费需求释放可期。种植牙集采高度强调技耗分离与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随着调价的陆续落地,叠加线下诊疗活动正常化,种植牙消费需求有望得到释放。二三季度口腔医疗服务机构逐步进入业务高峰期,后续增长动力强劲。 我们持续看好医疗行业长期成长前景,建议积极关注具备良好竞争格局的头部企业,重点公司:爱尔眼科、华厦眼科、何氏眼科、海吉亚医疗、通策医疗、锦欣生殖、固生堂等。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生物制品:负面影响基本出清,一季度复苏趋势强劲 生长激素&干扰素:疫情影响一季度基本出清,增长节奏逐渐恢复 22 年由于各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生长激素及干扰素的销售及新患入组工作受到了相当程度影响,开年以来,随着线下诊疗活动的逐渐恢复,相关负面影响于一季度基本出清,患者用药及新患入组工作逐渐正常开展,Q2 有望呈现强复苏节奏,其业绩弹性值得重点把握。 血液制品:供需有望双重反转,一季度业绩增速显著 2022 年血液制品企业整体收入增长稳健,其中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 2022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2.61 亿元、45.17 亿元、27.59 亿元,同比增长 4%、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81 亿元、10.76 亿元、4.32 亿元,同比增长 16%、-17%、25%。 2023 年一季度,受管控措施调整、线下诊疗活动逐步恢复等因素影响,血液制品院端需求迅速增加,静丙、白蛋白等品种库存基本消化,头部血液制品企业一季度业绩均实现较高幅度同比增长;其中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 2023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 12.92亿元(+83%)、8.81 亿元(+37%)、8.06 亿元(+23%),实现归母净利润 2.62 亿元(+109%)、3.52 亿元(+50%)、1.70 亿元(+64%)。 从供给端看,近年来我国采浆量整体呈持续增长态势,根据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投资者关系文件,2022 年我国采浆量约 10000 吨,增速约 6%。过去一年内,行业内头部企业开设新浆站工作稳步推进,其中天

立即下载
医药生物
2023-05-05
国金证券
袁维
25页
11.21M
收藏
分享

[国金证券]:医药健康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板块迎来大拐点,未来行情转向业绩弹性,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21M,页数25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亚辉龙分部估值
医药生物
2023-05-05
来源:化学发光后起之秀,开辟特色发展道路
查看原文
亚辉龙 2024 年化学发光试剂及耗材收入敏感性测算
医药生物
2023-05-05
来源:化学发光后起之秀,开辟特色发展道路
查看原文
亚辉龙化学发光试剂及耗材收入测算
医药生物
2023-05-05
来源:化学发光后起之秀,开辟特色发展道路
查看原文
图47.亚 辉龙各类仪器累计海外装机(台) 图48.亚 辉龙化学发光类仪器海外装机明细(台)
医药生物
2023-05-05
来源:化学发光后起之秀,开辟特色发展道路
查看原文
图45.亚 辉龙新冠业务发展时间表 图46.亚 辉龙新冠收入构成(亿元)
医药生物
2023-05-05
来源:化学发光后起之秀,开辟特色发展道路
查看原文
图43.亚 辉龙境外常规业务收入(亿元) 图44.亚 辉龙境外新冠业务收入(亿元)
医药生物
2023-05-05
来源:化学发光后起之秀,开辟特色发展道路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