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基金持仓分析:大幅加仓港股,医药、非银和计算机行业获主动增持
大幅加仓港股,医药、非银和计算机行业获主动增持——2022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基金持仓分析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2月金融产品和金融工程分析师: 房倩倩电话: 021-51097188E-MAIL: fangqianqian@gyzq.com.cnSAC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020520040001分析师: 朱定豪电话: 021-51097188E-MAIL: zhudinghao@gyzq.com.cnSAC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020521120002联系人: 成竹星电话: 021-51097188E-MAIL: chengzhuxing@gyzq.com.cn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摘要2市场:2022年Q4权益市场先抑后扬,市场主要指数均小幅反弹。主动股基Q4涨跌幅为-0.28%,表现不及沪深300和中证500。国元基金分类下,QDII和被动指数基金Q4表现突出,主动权益、量化多头、固收+、债券和FOF基金Q4小幅下跌。公募基金:2022年Q4公募基金市场合计规模27.80万亿,环比下降1.9%;合计数量9475只,较上季度末增加231只。主动偏股型基金Q4数量增加明显,较上季度末合计增加159只,其中以偏股混合型为主(增加96只);合计规模小幅提升4%至4.63万亿。仓位:主动偏股型基金Q4仓位整体提升,当前平均仓位87.58%,较上季度末提升1.06个百分点,但整体仓位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随着港股Q4强势反弹,港股仓位提升明显,当前平均仓位6.44%,较上季度末提升1.32%,仓位仅次于2021年6.51%的高点。板块:主动偏股型基金Q4大幅加仓港股,减仓主板。大类板块配置方面,主动偏股基金大幅加仓医药,配置占比提升2.16%;减持周期和中游制造。行业:2022年Q4主动偏股基金主动加仓最多的行业是医药、非银金融和计算机,分别加仓1.30%、0.64%和0.40%;主动减仓的行业较多的行业有房地产、煤炭和通信,主动仓位变动为-0.56%、-0.53%、-0.53%。风格:重仓股风格变化不大,在中小盘指数中持股市值小幅增加,低估值重仓股数量占比小幅下降,整体仍偏向价值。重仓股: 22Q4主动偏股基金持股集中度持续下滑,市场分歧加大;前十大重仓股中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泸州老窖、五粮液稳居前四,药明康德、亿纬锂能、山西汾酒、迈瑞医疗、阳光电源、爱尔眼科等紧随其后。百亿基金持仓:22年Q4主动加仓基础化工、轻工制造、医药和电新,分别加仓0.74%、0.57%、0.3%和0.3%。主动减仓的行业较多的行业有家电、有色金属、计算机,主动仓位变动为-0.68%、-0.45%和-0.42%。TMT板块各行业均获主动减仓。mNpMoOqQvNsMnQtPmMrNoN6MdNaQoMpPmOnOiNqQsQfQqQpR6MoPsPuOrRnQwMsQtN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摘要:百亿基金经理部分观点汇总3四季度A股市场先抑后扬,宏观风险因素出现较多积极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内需,坚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房地产政策“三箭齐发”,推动优质民营房企融资恢复,保主体实质性推进;同时,12月防疫政策放开,新冠回归乙类管理,虽然短期对消费、医疗资源等造成冲击,但长期来看对经济有正面影响。海外来看,通胀有所回落,美联储加息幅度收窄,加息拐点仍需等待。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较低位置,部分优质企业的投资价值凸显。展望23年,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影响市场的风险因素多有改善,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经济活动的恢复,加上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支持,经济增速大概率超过22年,而权益市场通常领先于实体经济有所表现,估值水平有望得到修复。配置方向上,疫后复苏和经济复苏预期下的受益板块是基金经理们投资关注的重点。东方红李竞选择“复苏初期阶段增持具备增强自控可控能力的中国制造”,虽然对短期消费复苏保持一定谨慎,中期仍旧看好“消费服务及互联网板块里受疫情影响,但市场预期相对合理的港股公司”。交银杨金金看好“独立于经济形势,只要经济活动恢复正常,企业经营就能有不错表现的个股成长机会”以及“经济见底弱复苏也能带来供需向好、且股价和估值都在相对底部的部分周期品种”。中庚丘栋荣则重点关注“供给端收缩或刚性行业,及其在需求复苏情况下的潜在弹性”。 东方红王延飞、张伟锋相信“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的企业在行业复苏的时候能够体现出较好的成长性”,以及“受疫情等环境影响需求延后的行业,经济回归正常后,需求叠加带来的业绩增速有望超预期”。交银刘鹏指出“在经济见底的前提下,部分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将在疫后经济复苏中带来盈利和估值的超预期弹性”。睿远赵枫表示“伴随着经济复苏和总需求的增长,一些前期受到压制的行业有可能面临估值和盈利的修复”。也有不少基金经理继续看好成长股,东方红李竞认为“23年机会是结构性的而非全面性的,可能会是相对成长股里面的阿尔法机会的大年”。银华李晓星“最为看好成长股方向,继续选择业绩持续兑现的优质公司”。中庚丘栋荣看好“低估值但具有成长性的成长股,重点关注国内需求增长为主、供给有竞争优势的高性价比公司”。交银刘鹏也认为中期应该给予成长更多的关注。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目录• 第一部分:A股先抑后扬,主动股基表现不及宽基• 第二部分:基金整体规模继续缩水,主动偏股型基金规模小幅提升,港股仓位处于历史次高点• 第三部分:大幅加仓港股,医药、非银、计算机获主动加仓• 第四部分:持股分歧加大,整体风格变化不大• 第五部分:百亿基金持仓及基金经理观点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1 市场回顾:四季度A股先抑后扬,主动股基表现不及宽基5 2022年四季度A股市场先抑后扬,市场主要指数均小幅反弹。主动股基2022Q4涨跌幅为-0.28%,表现不及沪深300和中证500。表1:主动股基历年相对于指数超额收益表现图1:2010年以来主动股基指数和宽基指数的累计收益率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年份主动股基沪深300超额收益中证500超额收益战胜300战胜5002010年-2.68%-12.51%9.83%10.07%-12.74%PO2011年-18.49%-25.01%6.53%-33.83%15.34%PP2012年5.07%7.55%-2.48%0.28%4.80%OP2013年13.75%-7.65%21.39%16.89%-3.14%PO2014年17.36%51.66%-34.30%39.01%-21.64%OO2015年47.07%5.58%41.49%43.12%3.95%PP2016年-17.60%-11.28%-6.32%-17.78%0.17%OP2017年11.57%21.78%-10.21%-0.20%11.77%OP2018年-27.15%-25.31%-1.84%-33.32%6.17%OP2019年48.50%36.07%12.43%26.38%22.12%PP2020年61.78%27.21%34.57%20.87%40.91%PP2021年7.80%-5.20%13.00%15.58%-7.78%PO
[国元证券]:2022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基金持仓分析:大幅加仓港股,医药、非银和计算机行业获主动增持,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M,页数6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