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金属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新型储能拥抱大时代,钠钒电池迎接主升浪

证券研究报告 新型储能拥抱大时代,钠钒电池迎接主升浪 ——能源金属2023年投资策略 2022年12月17日 分析师:王招华S0930515050001 分析师:方驭涛S0930521070003 联系人:马俊 联系人:王秋琪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核心观点 新型储能蓄势待发,未来迎高速增长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与用电负荷不匹配,需要大量的储能承担削峰填谷、时空转换作用。传统抽水蓄能存在诸多限制,新型储能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在《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中,按照保守、乐观场景下,我国2026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分别达到48.5、79.5GW,2022-2026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分别为53.3%、69.2%。 钠电池:成本优势显著,优先看好电池和负极硬碳环节。根据胡勇胜等《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及经济性分析》数据,在考虑电力损耗的情况下,钠电池的度电成本上限分别较铅蓄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以及三元锂电池低52.2%、32.4%、54.3%。钠电池的经济性优势使其可广泛应用于A00乘用车、两轮电动车以及储能等领域。按照弹性测算,优先看好电池和负极硬碳环节。 钒电池:产业加速发展,看好电解液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液:1GWh钒电池对五氧化二钒的用量约为8000吨。我们预计2025年钒电池拉动的五氧化二钒需求分别为6.1万吨(悲观)和12.9万吨(乐观),假设五氧化二钒价格稳定在10万元/吨,对应市场规模分别为61亿元和129亿元。质子交换膜:我们预计2025年钒电池对质子交换膜的需求分别为152万(悲观)和320万平方米(乐观),假设2025年质子交换膜单价降至2000元/㎡,对应市场规模分别为30亿元和64亿元。 2 rQmPqQrRuMpRmNmQpMpQpM6M9R8OnPoOmOtRkPpOnPeRnMzRbRmNuNMYmNtPwMoPyQ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核心观点 锂:锂矿战略资源属性凸显,预计锂价2023年仍处于高位震荡。近期锂OPEC以及加拿大要求中企剥离在加锂矿事件,再次彰显锂矿的战略资源属性。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锂供给量为193.4万吨LCE,2021年-2025年CAGR38.0%。锂行业2023年仍处于供应偏紧状态,2024年由于全球范围内大量新增矿山产能释放,供需平衡有望恢复正常。 钴:预计2022-2023年处于供需紧平衡,2024年后供不应求加剧。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带来的动力电动用钴量将有望维持在27%左右的复合增速(2022-2025年),2022-2023年全球钴矿供给增长较快,钴行业将维持供需紧平衡;2024年后新增钴矿有限,钴供应短缺将加剧。 稀土:国内配额有序释放,预计2022-2025年稀土仍有望处于紧平衡状态。预计国内配额仍维持有序释放,国外整体增量有限。考虑到新能源汽车、风电、工业电机三大需求的拉动,预计2025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12.26万吨,2021-2025年CAGR14%。预计2022年-2025年稀土行业仍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 3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核心观点 投资建议:在新型储能需求高增长的背景下,自主可控同时具有高性价比的新型电化学体系将更受青睐,推荐钠电池领域的华阳股份和钒电池领域的钒钛股份。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再次强调了资源的战略意义,锂板块推荐天齐锂业、赣锋锂业;钴板块推荐华友钴业;稀土板块推荐北方稀土。 风险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量不及预期,全球矿山产能产量扩张超预期等。 4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目 录 1、新型储能势在必行 2、新能源汽车持续放量,锂钴稀土景气度高位震荡 3、投资建议 5 4、风险提示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1.1储能接棒电动车,大规模需求增长在即 表1:2021年各国关于碳中和和新能源规划文件及相关信息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国商务部、中国传媒研究院等,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2021年,全球能源短缺与各国能源转型相互伴随,竭力协调统筹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与供应。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各国纷纷提出更积极的碳排放目标,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和措施;能源产业相关的支持政策也陆续出台,国家能源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能源安全问题更成为焦点;各国政府面对能源短缺和价格上涨等难题,通过限价、补贴、减税等举措尽可能减少能源供需矛盾及价格攀升对经济和生活造成的影响。 截至2022年4月20日,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的目标,欧盟、英美、俄罗斯、日韩等在2021年相继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计划,加快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步伐。 6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1.1储能接棒电动车,大规模需求增长在即 图1:2010-2022YTD全国发电量构成 图2:光伏日平均处理曲线图 资料来源:刘文霞等《新能源发电出力特性指标及数据化应用》(《电网与清洁能源》2020.9),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资料来源:Mysteel,国家统计局,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截至2022年10月 图3:风电日平均出力及日平均负荷曲线 资料来源:刘文霞等《新能源发电出力特性指标及数据化应用》(《电网与清洁能源》2020.9),光大证券研究所 7 相比于传统火电,新能源资源无枯竭危险、安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让新能源发电日益兴起。随着光伏、风电比例的逐步提高,电力系统不稳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进行发电,因而受天气影响较大。与光伏发电因昼夜差异和短时波动存在更为明显的峰谷特性不同,风电消纳匹配性较差,可能存在连续数天大风或无风天气的情况。截至2021年底,我国火电量占比为71.1%,水电占比14.6%,核电占比5.0%。风电、光伏较5年前增长明显,分别占全国发电量的7.0%/2.3%。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1.1储能接棒电动车,大规模需求增长在即 2021年7月,国家能源局曾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文件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意见》中指出“建立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研究探索将电网替代性储能设施成本收益纳入输配电价回收”。故建立健全的储能价格机制以及有效的“新能源+储能”项目机制将成为未来破局关键。通过“削峰填谷”,电网需要的发电设备调峰容量小,从而可以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经济效益都有益。 图4:新型储能项目图 图5:“削峰填谷”图 资料来源:《电气应用》,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光大证券研究所 8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1.2 新型储能迎风而起,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2022年截止11月底,共有20余省份的光伏及风力发电要求配置储能,配置比例基本不低于10%,其中河南、陕西部分要求达到20%。配置时间大部分为2h。 表2:国内部分省份配储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各地政府官网,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9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1.2 新型储能迎风而起,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在《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中,据CNESA预测,在政策执行、成本下降、技术改进等因素未达到预期的保守场景下,我国2026年新型

立即下载
化石能源
2023-01-10
光大证券
68页
3.56M
收藏
分享

[光大证券]:能源金属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新型储能拥抱大时代,钠钒电池迎接主升浪,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56M,页数68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表 2 2022 年 1-11 月有色金属企业评级变动情况
化石能源
2023-01-10
来源: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信用风险总结与展望
查看原文
图 9 2022 年 1-11 月发行品种分布
化石能源
2023-01-10
来源: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信用风险总结与展望
查看原文
表 1 有色金属样本企业财务指标中位数和平均数
化石能源
2023-01-10
来源: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信用风险总结与展望
查看原文
图 8 近年来国内电解铝库存
化石能源
2023-01-10
来源: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信用风险总结与展望
查看原文
图 7 近年来国内电解铝产量
化石能源
2023-01-10
来源: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信用风险总结与展望
查看原文
图 6 2019 年以来国内电解铝产能及产能利用率
化石能源
2023-01-10
来源: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信用风险总结与展望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