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策略ETF专题研究:增强ETF再添利器,透视操作精选布局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高鹤文 联系人 (8621)60753902 gaohewen@gjzq.com.cn 张慧 张剑辉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S1130515080002 (8610)66216781 zhang_h@gjzq.com.cn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S1130519100003 (8610)66211648 zhangjh@gjzq.com.cn 增强 ETF 再添利器,透视操作精选布局 基本结论 2021 年 11 月,5 只增强策略 ETF 产品首次获批,指数增强与 ETF 的结合形式,使得产品既具备了 ETF 透明度高、交易便捷、成本更低的优势,同时也兼顾了场外指增基金通过主动量化策略获取超额回报的可能。经过近一年积累,2022 年 10 月第二批 13 只增强策略 ETF 产品再度获批,本次获批基金跟踪指数覆盖了沪深 300、中证 500、中证 1000、创业板、科创 50、科创创业 50 指数,涵盖指数更加丰富,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工具选择。 首批 5 只增强策略 ETF 投资运作特点总结 高仓位运作,持仓相对稳定。作为 ETF 产品,增强策略 ETF 股票仓位可以突破场外指增基金 95%的限制,首批沪深 300、中证 500 增强策略 ETF 成立以来各个报告期平均股票仓位水平均在 95%以上,相较于场外同类型增强型基金品种更高。由于交易机制因素,首批增强策略 ETF 大体采用月度系统性调仓+日常微调的运作方式,也使得增强策略 ETF 整体换手率水平相比于场外同类型指增基金略低。 成分股内占比高,超配周期和成长。截至 2022.10.31,首批沪深 300、中证500 增强策略 ETF 成分股外主动配臵比例整体低于场外对应类别指增基金平均,即更多基于优选成分股内标的挖掘超额回报。运作以来,中证 500 增强策略 ETF 阶段性超配行业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煤炭、交通运输、基础化工等周期板块,沪深 300 增强策略 ETF 阶段性超配行业主要集中在国防军工、汽车、电力设备、通信等成长板块。当然,不同产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扎根基本面,优选高质量标的。运作以来,首批沪深 300、中证 500 增强策略 ETF 所持有的对应指数成分股内标的、成分股外标的,平均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均显著高于未被持有的成分股均值,即增强策略从基本面角度实现了投资标的优选,成分股内外选股品质良好。因子暴露方面,5 只增强策略ETF 阶段性在价值、质量、成长等基本面因子上呈现持续的相对正向暴露。 超额适宜、低相关,产品差异化共存。首批沪深 300、中证 500 增强策略ETF 今年以来平均实现年化超额 2.83%、3.28%,与场外同类型指增策略超额收益平均水平相当,在沿袭了 ETF 优势的同时实现了对指数增强策略的有效融合,这也是第二批增强策略 ETF 产品获批的基础。与此同时,首批增强策略 ETF 产品之间超额收益相关性较低,甚至负相关,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同公司旗下的不同产品超额的实现方式,即增强策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最后,我们针对近期获批的增强策略 ETF 对应的 6 只宽基指数,从指数编制方式、行业分布特征、成分股特征、盈利情况、估值水平、流动性、以及风险收益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同时,在近期获批的增强策略ETF 管理人中,对国泰基金、广发基金、鹏华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四家基金公司拟任基金经理就产品量化体系、策略特点、风控制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调研交流,以夯实和深化我们对增强策略 ETF 的认知,详细内容参见正文。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新冠疫情控制情况、海外加息政策进程、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带来的股票市场大幅波动风险。 2022 年 11 月 13 日 增强策略 ETF 专题研究 基金产品分析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金融产品研究中心 用使箱邮共公司公限有理管金基商招供仅告报此增强策略 ETF 专题研究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一、 ETF 及指数增强基金发展概述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ETF 市场,截至 2021 年底,美国市场共有 ETF产品 2570 只,占全球 ETF 基金规模的 71%。2008 年美国首批主动管理型 ETF 正式发行,2017 年以来主动管理型 ETF 规模同比增速始终维持在40%以上的水平。截至 2021 年底,主动管理型 ETF 总规模已达 2849.57亿美元,占美国全部类型 ETF 规模的 4.03%。尽管规模占比有限,但数量占比已达 28.67%,主动管理型 ETF 已经逐步成为美国 ETF 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表 1:全球 ETF 规模分布(截至 2021 年) 图表 2:美国主/被动 ETF 发展情况(截至 2021 年) 来源: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 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 国金证券研究所 国内 ETF 市场方面,自 2004 年底首只股票型 ETF 成立至今,已经历了18 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 5 年随着投资策略的日益丰富,ETF 产品的工具化属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领域也实现了快速扩容。截至 2022 年 10月 31 日,我国市场上共有 638 只 ETF 产品存续,管理规模合计 9509.70亿元。其中,宽基 ETF、行业主题 ETF 为主要类型,规模合计占比达92.07%,与此同时, Smart Beta 和港股通 ETF 产品也相继出现,对丰富我国 ETF 市场投资工具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宽基 ETF 来看,截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跟踪沪深 300、上证 50、中证 500、科创 50 指数的 ETF 产品规模最大,跟踪规模均在 500 亿元以上;中证 1000、创业板指、科创创业 50 紧随其后,跟踪规模合计也均在 200亿元以上。行业主题 ETF 多样化特征也十分鲜明,对于科技、消费、医药、金融地产、军工等众多细分领域均有产品覆盖。整体来看,我国 ETF 市场经历了多年的时间积淀之后,不论是从产品的数量规模,还是丰富程度来看,均已逐渐走向成熟。 图表 3:股票型 ETF 规模变化(单位:亿元) 图表 4: 宽基 ETF 规模分布(截至 2022.10.31) 来源:wind, 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 国金证券研究所 mNsPsPoQyQmRuNrQrNrPzQ9PbP6MmOmMpNoMjMqRpOiNqRmQ8OoPpRMYoNmPwMtQoO增强策略 ETF 专题研究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指数增强型基金方面,宽基指增基金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占据绝对优势,截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宽基指增基金合计规模 1422.84 亿元,在全部指增基金中占比 88.99%。其中,跟踪沪深 300、中证 500、上证 50 和中证 1000 指数的指增基金规模最大,规模合计均在 100 亿元以上,占所有宽基指增基金
[国金证券]:增强策略ETF专题研究:增强ETF再添利器,透视操作精选布局,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8M,页数1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