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点评报告新能源电子三季报总结:新能源需求旺盛,消费及工控短期承压
1 / 5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电子 电子行业点评报告 东吴证券(香港)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Main] 新能源电子三季报总结:新能源需求旺盛,消费及工控短期承压 增持(维持) 投资要点 ◼ 新能源市场需求强劲,新能源电子元器件深度受益。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充电桩新增装机量、光伏新增装机量、储能新增装机量,21-25 年CAGR 预计将达 35%、17%、18%、40%,新能源领域多个细分市场增长势头持续强劲。逆变器是新能源各领域电能变换的关键器件,而电容、磁性元件、功率半导体是逆变器核心组件,占光伏逆变器成本比例约10%、21%、13%,有望深度受益新能源市场高增长。根据测算,全球新能源领域电容、磁性元件、功率半导体 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77、512、932 亿元,21-25 年 CAGR 分别约 18%、21%、18%。 ◼ 新能源电子企业一方面充分受益于新能源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公司短期承压于消费及工控行业: 1)电容:铝电解电容及薄膜电容国产替代进程顺利。江海大型铝电解电容器(螺旋式+牛角式)实质性跃入全球同行第一位,充分受益新能源行业贝塔的同时,公司新品类拓展顺利,薄膜电容和超级电容迎来加速业绩释放阶段,前三季度营收为 32 亿元,yoy+26%,归母净利 4.9 亿元,yoy+49%;法拉持续扩张新能源车客户的同时,充分受益光储行业的高增长,前三季度营收为 28 亿元,yoy+39%,归母净利6.9 亿元,yoy+26%。受益于新能源行业需求持续旺盛,叠加成本逐步改善,江海和法拉有望持续保持高增速。 2)磁性元件:本土磁性元件厂商充分享受光储充行业红利的同时,在新能源车领域迎来加速突破。22 年前三季度,可立克/京泉华/伊戈尔营收和归母净利合计分别同增 44%和 22%,行业整体增速较快。22Q3 不同下游领域对磁性元件的需求出现了明显分化,新能源需求依旧旺盛,工控及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相对低迷。可立克本部(剔除海光并表)因为强劲的新能源增量需求,呈现更快的营收增速,22Q3,可立克本部营收为 6.3 亿元,yoy+47%。 3)功率半导体: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仍由欧美日企业主导,国内进步显著,22Q1 已有斯达半导、BYD 半导、时代电气三家国内厂商跻身国内车载功率模块装机量前五,东微半导高压超级结 MOS 大量应用于微型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国产功率器件公司正在快速崛起,充分受益国内新能源车及光储强劲需求。 ◼ 投资建议:光储充及新能源车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强劲,作为逆变器核心组件的功率电容、磁性元件、功率赛道必将深度受益,建议关注:1)电容:江海股份、法拉电子等;2)磁性元件:可立克等;3)功率半导体:斯达半导、东微半导、宏微科技、扬杰科技、新洁能等。 ◼ 风险提示:光伏/风电装机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IGBT 等关键元件短缺风险;国际贸易条件变化风险。 证券分析师 陈睿彬 (852) 3982 3212 chenrobin@dwzq.com.hk 行业走势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虚拟现实迎来政策利好,VR产业有望步入快速增长阶段》 2022-11-02 《可立克:新能源行业需求强劲,并购海光电子强强联合》 2022-11-02 《江海股份 2022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环比显著改善》 2022-10-26 特此致谢东吴证券研究所对本报告专业研究和分析的支持,尤其感谢马天翼和唐权喜指 导。 [Table_Author] 2022 年 11 月 28 日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Error! Unknown document property name. 2 / 5 行业深度报告 东吴证券(香港)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新能源市场需求强劲+国产替代加速,电力电子元器件本土厂商受益。 图1:新能源市场需求强劲+国产替代加速,电力电子元器件本土厂商受益 数据来源:固德威,东吴证券(香港)整理 1. 新能源市场需求强劲,新能源电子元器件多赛道深度受益 车桩、光储等新能源市场需求持续强劲。根据 EVTank、IEA、Solar Power Europe、BloombergNEF 数据,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充电桩新增装机量、光伏新增装机量、储能新增装机量,21-25 年 CAGR 将分别达到 35%、17%、18%、40%,新能源领域多细分市场增长势头持续强劲,上游电力电子元器件有望深度受益。 逆变器是新能源各领域电能变换的关键器件,由电容、磁性元件、功率半导体等核心组件构成。结合产业链调研数据测算,全球新能源领域电容、磁性元件、功率半导体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77、512、932 亿元,21-25 年 CAGR 分别约 18%、21%、18%,行业增长叠加国产替代,本土电力电子元器件厂商将迎来增长契机。 图2:新能源领域各器件全球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EVTank,IEA,固德威,东吴证券(香港)测算 2. 行业增长叠加国产替代,本土厂商业绩持续高增长 本土新能源终端厂商崛起,供应链国产化加速电力电子元器件国产替代。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Error! Unknown document property name. 3 / 5 行业深度报告 东吴证券(香港)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电容:国产替代进程顺利,国内龙头厂商业绩稳增。受益国内下游需求旺盛及成本优势,国内电容企业快速成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Paumanok 数据,江海股份、法拉电子、艾华集团均已于 2020 年跻身主营业务领域全球前五,但是距离头部的日本企业,仍有不小的份额差距。未来,伴随新能源领域需求高增长,铝电解电容、薄膜电容领域国产替代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磁性元件:本土厂商话语权增强,新能源市场拉动业绩快速放量。1)车用领域:海外厂商仍主导全球车用市场,可立克等本土厂商快速崛起。2)光伏领域:受益光伏产业链集中于国内,光伏磁性元件基本实现国产化。3)充电桩领域:快充、超充功率提升,本土厂商积极布局。 表1:新能源领域磁性元件市场竞争格局 领域 市场特点 2025E 市场规模 主要玩家 汽车电子 进入门槛较高,由日本及中国台湾企业主导 400 亿元 国外:村田、TDK、胜美达 国内:可立克、海光电子、京泉华 风光储 基本实现国产化 120 亿元 国外:村田、TDK、太阳诱电 国内:可立克、海光电子、京泉华、伊戈尔 充电桩 国内供应链具备强大竞争力 60 亿元 国外:SMA、ABB 国内:可立克、海光电子、京泉华 数据来源:各公司公告,东吴证券(香港) 功率半导体:新能源市场贡献业绩弹性,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由欧美日企业主导,国产功率企业持续高增长。从全球功率半导体供应来看,主要供应商集中在欧洲、日本及美国,各细分市场 CR5 均占据 50%以上市场份额,国内厂商在规模、技术
[东吴证券(香港)]:电子行业点评报告新能源电子三季报总结:新能源需求旺盛,消费及工控短期承压,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1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