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周报:多重医药手段应对疫情,持续看好医药行情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2022 年 11 月 27 日 医药生物 优于大市(维持) 证券分析师 陈铁林 陈铁林 资格编号:S0120521080001 邮箱:chentl@tebon.com.cn 资格编号:S0120521080001 邮箱:chentl@tebon.com.cn 张俊 资格编号:S0120522080001 邮箱:zhangjun6@tebon.com.cn 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 1.《康缘药业(600557.SH):传承中药,守正创新》,2022.11.23 2.《医药行业周报:防控仍是主线, 重点新冠药与医疗设备,关注医保国谈》,2022.11.20 3.《德邦医药行业周报:优化防疫政策,科学精准防控“新”变化》,2022.11.13 4.《估值、情绪、政策均已到底,当前位置全面看多医药板块-CXO、IVD 和 零 售 药 店 表 现 亮 眼 》,2022.11.9 5.《医药行业周报:关注疫情防控投资 条 线 , 看 好 创 新 中 西 成 药 》, 2022.11.7 医药行业周报:多重医药手段应对疫情,持续看好医药行情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2022 年 11 月 21-25 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 4.9%,跑输沪深300 指数 4.2%,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 28;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 19.2%,较沪深 300 指数跑赢 4.4%,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 19 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前沿生物-U(+32.8%)、九安医疗(+21.8%)、金陵药业(+15.7%)、热景生物(+14.5%)、科兴制药(+12.7%)。 中药抗疫专题:大疫出良方,中药为国内新冠抗疫主力药物之一。从早期的“三药三方”已经拓展至多药多方,优质中药产品不断获得认可。未来随着疫情防控调整,这些优质的中药产品有望成为新冠防治的主流方式和产品。重点关注:以岭药业(连花清瘟与连花清咳)、康缘药业(散寒化湿颗粒)、步长制药(宣肺败毒颗粒量)、红日药业(血必净)、中国中药(化湿败毒颗粒)、片仔癀(清肺排毒颗粒)、太极集团(藿香正气口服液)、同仁堂(安宫牛黄丸)。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 4.9%,跑输沪深 300 指数4.2%,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 28,疫情线已经成为市场最关注主题,也领先医药其他板块。未来疫情管控措施不断调整,新冠防治板块疫苗、抗原检测、治疗化药、治疗中药以及相关产品都将拥有明显的弹性,有望持续带动医药板块景气行情。我们认为,有较为确定性需求的主要有医疗新基建,疫苗、西药和中药防治,相关板块将产生诸多强势个股:1)抗新冠中药:在新冠防治中,目前中药具有疗效确切、高确定性的特点,已经成为国内防治的主流方式,未来也将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因此中药抗新冠仍将是强势的主题。2)疫苗再次迎来新冠机会,新升级版本的二代产品将进入核心研发阶段,对相关公司将带来弹性;3)抗原检测具有显著空间,短期内核酸仍将是检测最主要方式,抗原检测必将成为最常用居家自检方式;4)新冠小分子药物,目前国内已有多款小分子抗新冠药物进入临床 2/3期,预计未来半年内将陆续进入揭盲和报产阶段。 中长期来看,我们判断 2023 年医药或迎戴维斯双击:基本面支持一为 2023 年医药业绩向好,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较为明确;基本面支持二为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政策关注点正从医保政策逐步转向医疗政策:医改“医药、医保和医疗”的三医联动推进至今,医药-管供给-非常完善(2015 年启动改革,至今 7 年),医保-管需求-即将完成(2018 前启动,至今 4 年,近期医保谈判续约、各类带量采购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规则合理,释放积极信号,预计 22-24 年 DRG/DIP 三年行动计划后基本完成改革),医疗-管结构-持续推进(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国家加大了对医疗资源的投入以解决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均,从近 10 年,国家财政补助占公立医院收入已从约 8%提升到了约 12%左右,医疗新基建和贴息贷款支持即是案例)。我们认为医药行情持续性强,医药制造、科技和消费将依次崛起:医药制造的看点为进口替代即自主可控,叠加医疗国家投入加大;医药科技的看点为今年国谈和流通性改善;医药消费的看点为品类渗透率提升+疫情防控政策动态调整;具体细分看好如下: 一、疫情科学精准防控投资条线:疫苗和医疗设备方面:1)新技术或突变株疫苗:万泰生物、三叶草生物、神州细胞、智飞生物、康希诺和石药集团等;2)mRNA疫苗产业链:近岸蛋白、诺唯赞和键凯科技;3)医疗/家用设备: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理邦仪器、鱼跃医疗、怡和嘉业等;检测与治疗方面:1)抗原检测:万孚生物、东方生物和明德生物等;2)小分子新冠药:众生药业、君实生物、广生堂和先声药业等;3)中药抗新冠:以岭药业、康缘药业、天士力和中国中药等; 二、医药制造崛起:医保集采和 DRG/DIP 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战略要求的底层逻辑均为进口替代,同时设备板块还受益新基建和贴息贷款:1)医疗设备:重点-29%-24%-20%-15%-10%-5%0%5%2021-092022-012022-05沪深300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2 / 2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关注替代空间大的影像设备和内窥镜等,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和迈瑞医疗等;2)体外诊断:政策缓和,看好免疫诊断,关注:迈瑞医疗、普门科技、安图生物、新产业以及浩欧博等;3)高值耗材:替代空间大的电生理和骨科,关注微创电生理、惠泰医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等;4)难仿药及原料药:关注:丽珠集团、健康元、九典制药和中国生物制药等;5)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自主可控下的进口替代,关注:华大制造、多宁生物、东富龙、楚天科技、奥普迈、纳微科技、康为世纪和近岸蛋白等; 三、医药科技崛起:创新为永恒主线,11 月末或将启动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大品种 23 年或将进入放量期,创新中西药及产业链将依次崛起:1)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海思科和海创药业等;2)创新中药:以岭药业、康缘药业、新天药业和方盛制药等;3)创新药产业链: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CXO 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百诚医药和阳光诺和等。 四、医药消费崛起:22 年受疫
[德邦证券]:医药行业周报:多重医药手段应对疫情,持续看好医药行情,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2M,页数25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