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周报:本周聚焦—存款利率再下降,2014年末银行股行情能否再现?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2022 年 09 月 18 日 银行 本周聚焦—存款利率再下降,2014 年末银行股行情能否再现? 事件一:本周 6 家国有大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随后招行、中信、光大、平安等股份行随之宣布下调存款利率。据多家银行利率表显示:1)活期存款利率下调 5bps;2)定期存款(3 年期)下调 15bps,定期存款(3 年期以内、5 年期等)下调 10bps。 年初以来,央行持续倡导“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改革”,本次“降息”正是其效果的显现。2022Q1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 1 年期 LPR 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年初以来 LPR、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均出现了明显下降(1 年期、5 年期 LPR 分别下调了 15bps、35bps,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 2.8%左右降至当前 2.6%左右),相比之下银行负债成本则相对刚性(22H 上市银行整体存款利率上升了 5bps),本次“降息”也正是市场化调整的体现。 对银行股来说: 1)直接影响:降低负债成本、更好地支持实体。自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行下调存款利率后,预计其他银行亦会逐步调降存款定价。我们假设上市银行活期、1 年期以内的定期存款、1-5 年期(大多上市银行不单独披露 3 年期存款规模)、5 年以上存款利率分别下降 5bps、10bps、12.5bps、10bps,假设在 2 年左右重定价完,粗略测算未来 1 年可降低存款利率 7bps,支撑息差 5bps。(但考虑到当前激烈的存款竞争,银行的实际存款定价不一定会全额下降 10-15bps,再加上全行业定期化趋势明显,预计最终对存款成本的缓释作用或小于这一测算水平)。 2)银行存款成本降低的同时,也是“全社会无风险利率”下行。考虑到 2021 年大多数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特别是 2022 年以来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破净”后,存款产品成为大多数居民真正意义上的“无风险利率”,而本次“降息”将直接带来全社会无风险利率下行,更好地降低广谱融资成本,增强市场信心。 事件二:本周三(9.14)国常会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制造业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会议决定,对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第四季度更新改造设备,支持银行以不高于 3.2%的利率投放中长期贷款,央行按照贷款本金 100%予以专项再贷款(再贷款额度 2000 亿元,期限 1 年,可开展 2 次)。 1)对企业而言:有望刺激中长期信贷需求。考虑此前落实已定中央财政贴息 2.5%政策,这意味着今年 Q4 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其实际贷款成本将不高于 0.7%。 2)对银行而言:不需额外出资,收益预计基本可以覆盖信用成本,更好服务实体。本次贷款资金全部来自央行再贷款,银行主要进行信贷审批、放贷及相关贷款管理服务,可以更好地服务客户、提升中长期贷款占比。假设央行再贷款利率为 2%(假设与 1 年期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相同),银行可获得 3.2%-2%=1.2%的收益,预计基本可以覆盖信用风险。 多措并举下,可积极关注未来企业中长期融资能否持续改善。今年以来为更好地改善信用环境,各项政策“多措并举”,如央行 8 月推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地 3000 亿的基础上,再增加了 3000 亿的额度)、国常会强调要用好 5000 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10 月底前发行完毕;从 8 月信贷数据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 7353 亿元,同比多增 2138亿元,已有不错的改善,结合本次对设备更新的中长期融资的再贷款支持,未来可积极关注企业中长期融资的未来能否持续改善。 增持(维持) 行业走势 作者 分析师 马婷婷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040001 邮箱:matingting@gszq.com 分析师 陈功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0080001 邮箱:chenggong2@gszq.com 相关研究 1、《银行:本周聚焦—8 月对公中长期信贷改善;2022年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发布》2022-09-12 2、《银行:研究框架暨 2022H 半年报综述:能否重现2014 年末行情?》2022-09-05 3、《银行:本周聚焦—7 月零售不良边际跟踪》2022-09-04 -32%-16%0%16%2021-092022-012022-052022-09银行沪深300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 2022 年 09 月 18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事件三:8 月经济数据整体边际弱修复,基建+制造业形成支撑。 8 月经济相比 7 月有所回暖,整体呈现“弱复苏”的态势: 1)对公方面:地产投资增速继续探底,出口回落;但制造业投资增速环比提升至 10%,仍有较强韧性,基建投资增速继续上行至 8.3%,形成支撑。 2)居民方面:消费在低基数基础上反弹至 5.4%,疫情影响下仍有一定压力,房地产销售数据整体仍较为疲弱。居民预期收入仍未有明显改善(16-24 周岁失业率虽有下降,仍在 18.7%的较高水平),贷款买房和消费的意愿较弱。 对银行板块来说:越来越像 2014 年。当前与 2014 年相似点:1、经济预期较为悲观:地产不断探底、企业利润增速 “由正转负”(2014 年地产年初即已放松,但一直到年底也迟迟未有改善)。2、社融环境:流动性较为宽松,但实体融资需求相对偏弱。3、机构持仓、估值(包括龙头银行)均创历史新低。2014 年板块 PB 创新低 0.86x(当前为 0.51x),主动型基金持仓比例仅 1.92%(目前为 2.67%)。其中当前宁波和招行的 2022PB分别为 1.35x、1.06x,均为近 3 年底部水平。4、政策节奏在逐步放松中。除了连续下调 5 年期 LPR 外,存款成本率也开始下调,各地地产不断放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以及设备更新再贷款+财政贴息也在不断落地,都将积累、支撑未来信用环境、经济预期的企稳改善。 复盘 2014 年,11 月开启连续降息周期,正式“全面放松”,市场信心提振,银行股的估值呈现了非常大的修复弹性(板块 1 个月左右的时间迅速上涨 57.3%,跑赢上证综指 21pc)。当前环境与 2014 年不同之处在于,地产行业的压力相对更大、增量资金信号尚不明显,信贷需求也更疲软等等,需关注政策、信用环境的边际变化(如地产销售情况、经济稳增长的增量政策等等),若能触发预期边际反转,则银行板块估值提升空间越大。 考虑到当前经济仍处于“基建强、地产弱”的弱复苏阶段,个股方面:1)短期优先推荐受益于“稳增长”政策优质中小行:宁波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等;2)未来消费、地产若能逐步企稳,可关注零售标签银行的修复弹性: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3)中长期看,低估值+高股息的国有大行也可获得稳定收益:邮储银行等。 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跟踪: 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 8035.89 亿元,环
[国盛证券]:银行业周报:本周聚焦—存款利率再下降,2014年末银行股行情能否再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