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系列银行行业专题报告:迎养老金融机遇,立优势拓空间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Table_Title] 迎养老金融机遇,立优势拓空间 [Table_Title2] 他山之石系列银行行业专题报告 [Table_Summary] ► 宏观背景:老龄化进程加快,政策积极布局推进 2000 年我国 65 岁+人口占比首次达到 7%,2021 年达 14.2%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且近年来斜率更加陡峭,相较海外,我国老龄化进入时间相对较晚但进程也更快,同时“未富先老”的特征明显。老龄化带来一系列压力,一方面包括老年人口抚养比大幅上升,2020 年达 19.7%,预测 2060 年超 50%,居民养老负担加重;另一方面我国养老金/GDP 比例、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均低于国际水平。因此,完善养老体系需求迫切,金融领域相关新政的制定出台也更密集,十四五以来主要在产品端对第三支柱建设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理财试点等业务试点推广,大力推动个人养老服务和金融的发展。 ► 他山之石:国外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经验借鉴 海外养老金制度安排普遍采取政府、雇主、个人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模式。 美国:1)体系:三支柱养老体系中,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退休账户占主导,2021 年一二三支柱分别占比7%/58%/35%。IRA 账户自 1974 年推出以来,早期快速扩增,1974-2000 年 CAGR 高达 35%,之后回归稳健,是养老金增长主要贡献部分。2)投向:二三支柱可配置资产种类丰富,IRAs 早期投向以银行储蓄存款为主,之后权益型资产占比提升,主要增配共同基金和其他权益资产。3)业务:个人养老金账户管理机构多元化,为投资者提供广泛可选择空间。虽然专业投资机构占主导,但在金融混业的大背景下,综合性大银行依托强大的资产管理能力,也能保持一定市场份额,提供包括基金托管、投资运营、资金发放等一站式服务。 日本:1)体系:OECD 各国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为主,包括固定缴费的国民年金和收入关联型的厚生年金,由 GPIF 市场化模式集中管理,2021 年规模占 GDP 的37%。2)投向:GPIF 投资范围广,逐渐向高风险偏好转变,权益投资占比不断提升,国内外权益类资产占比从 2011 年的 24%提升至 2020 年的 51%,主因国内低利率的背景下寻求海外相对高收益。第三支柱 iDeCo 和 NISA 可自主选择养老金投资产品,并享税收优惠,投向上权益类投资占比高。3)业务:金融部门向老年人提供服务多和年金相关,如相关顾问咨询、对具有抚养义务的儿女提供相应资产运用、管理的咨询服务和金融业务;以及遗嘱信托、倒按揭等创新型金融产品。 德国:1)体系:进入老龄化阶段时间较早,且老龄化程度较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波动的影响下,对养老体系带来较大压力。多次改革后形成“三层次”体系,2020 年养老金总规模占 GDP 的8.8%,较 2000 年有明显提升。其中第三支柱产品里斯特养老金创设以来经历了快速扩增阶段,2001-2011 年合约数量 CAGR 高达27%。2)投向:里斯特养老金的产品管理人涉及多种资管机构, 评级及分析师信息 [Table_IndustryRank] 行业评级: 推荐 [Table_Pic] 行业走势图 [Table_Author] 分析师:刘志平 邮箱:liuzp1@hx168.com.cn SAC NO:S1120520020001 联系电话: 分析师:李晴阳 邮箱:liqy2@hx168.com.cn SAC NO:S1120520070001 联系电话: -26%-20%-14%-8%-3%3%2021/062021/092021/122022/03银行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 [Table_Date] 2022 年 06 月 21 日 证券研究报告发送给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请勿转发。 p1证券研究报告发送给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请勿转发。 p1138276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2 19626187/21/2019028 16:59 投资者可选择范围广泛,但整体配置结构偏保守,保险合约占2/3,银行储蓄产品占比 4%左右相对稳定。 ► 第三支柱发力,银行养老金融业务迎机遇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目前以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为主导,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第三支柱试点起步阶段。借鉴国际经验,在老龄化程度加快以及第一支柱压力提升下,个人主导的第三支柱养老金将成为养老金融体系的重要发展部分。因此在一二支柱渗透率和替代率提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以个人养老金为代表的第三支柱未来有更大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第三支柱在各国的改革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较长过程,而且相较海外,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融仍处于规范化的起点,未来在顶层制度设计和监管体系、参与机构、产品设计等方面,都拥有较大的探索和创新空间。 基于未来第三支柱养老金市场的拓展,银行应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一方面,商业银行有强大的客户和渠道优势,带动财富管理规模增长。从国外个人养老金的运营机构来看,商业银行总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各国不同的金融体系以及账户投资的监管不同,银行的市场份额也有较大的差别。另一方面,未来依托个人养老账户,商业银行的账户管理和资产管理能力的提升需求也更加突出。要实现稳健且较高的回报,商业银行需加快提升全资产的主动配置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快投研体系的建设以及系统的科技投入等,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供给,筑建自身的优势或者壁垒。 ► 投资建议:构建大资管优势壁垒 1)海外商业银行多为混业经营体制下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可涉足养老金融产品种类更多样化;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也早早布局集团架构下的综合化经营,可通过下设的各类基金、理财等子公司布局多层次养老产品体系,实现市场规模的较快发展。 2)从具体的账户配置方面,银行借助账户管理和托管优势获客,同时也需要提升主动管理和资产配置能力,未来以理财公司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将实现快速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则可依托渠道优势,与优质基金公司、券商等合作进行产品配置。 选股层面,可以关注两条主线:1)具备牌照优势的大行和股份行,受益于子公司全面布局的综合化经营优势,能够在基金、保险、证券等非银领域实现全面金融产品供给,如工行、邮储等大行,及招商、兴业、平安等;2)具备较强资管能力,且区域优势突出的银行,如宁波、杭州、青岛等。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养老产业顶层设计未确立,影响银行产品体系建设和业务推进;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或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压降养老金融产业空间等。 盈利预测与估值 资料来源:WIND、华西证券研究所;注:工商银行采用 WIND 一致预期 股票股票收盘价投资代码名称(元)评级2020A2021A2022E2023E2020A2021A2022E2023E601398.SH工商银行4.76买入7.488.158.929.760.640.580.530.49601658.SH邮储银行5.27
[华西证券]:他山之石系列银行行业专题报告:迎养老金融机遇,立优势拓空间,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62M,页数3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