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产业链协同优势凸显,营收净利高速增长

合盛硅业(603260) 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产业链协同优势凸显,营收净利高速增长国海证券研究所李永磊(分析师)董伯骏(分析师)S0350521080004S0350521080009liyl03@ghzq.com.cndongbj@ghzq.com.cn评级:买入(维持)证券研究报告2022年04月28日化学制品1相对沪深300表现表现1M3M12M合盛硅业-31.0%-26.0%33.7%沪深300-5.5%-14.1%-23.4%最近一年走势预测指标2021A2022E2023E2024E营业收入(百万元)21343246243034637256增长率(%)138152323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21297261128513631增长率(%)485181621摊薄每股收益(元)8.169.0510.5112.69ROE(%)41332725P/E16.178.587.406.12P/B7.052.802.031.52P/S6.643.392.752.24EV/EBITDA12.685.894.633.27资料来源:Wind资讯、国海证券研究所相关报告《——合盛硅业(603260)事件点评:盈利再创新高,四季度有望景气持续(买入)*化学制品*李永磊,董伯骏》——2021-10-27-0.58430.24431.07291.90162.73023.5588合盛硅业沪深3002请务必阅读附注中免责条款部分产能利用率提高,产品价格上涨,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3事件:2022年4月27日,公司公告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3.43亿元,同比+137.99%;实现归母净利润82.12亿元,同比+484.7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1.76亿元,同比+507.0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7.09亿元,同比+195.69%。2021年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28亿元,同比+172.94%,环比+12.71%;实现归母净利32.09亿元,同比+368.03%,环比+22.0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3.02亿元,环比+89.83%。2022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90亿元,同比+95.05%,环比-11.6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0.51亿元,同比+127.69%,环比-36.0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76亿元,同比+90.95%,环比-55.77%。点评: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3.43亿元,同比+137.99%;实现归母净利润82.12亿元,同比+484.74%;营收和归母净利大幅增长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都有大幅提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报告期内公司工业硅产能利用率有效提升,产量同比明显增加,2021年工业硅产量为79.08万吨,同比增长59.79%,工业硅营收为89.11亿元,同比增加131.52%;石河子有机硅生产基地新建项目投产,新增产能逐步释放,有机硅销售收入全年为122.41亿元,同比增加145.01%;2)受行业以及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销售量及市场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2022Q1营收和归母净利环比下降,主要是因为产品价格回落所致2022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90亿元,同比+95.05%,环比-11.6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0.51亿元,同比+127.69%,环比-36.08%;营收和归母净利的环比下降,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价格回落;2022年Q1公司工业硅价格为18464.31元/吨,环比-44.14%;110生胶价格为27982.34元/吨,环比-10.70%;107生胶价格26998.10元/吨,环比-13.57%;混炼胶价格27197.97元/吨,环比-8.69元/吨;环体硅氧烷价格28620.66元/吨,环比-13.58%;气相法白炭黑的价格为26187.08元/吨,环比+5.59%。请务必阅读附注中免责条款部分4工业硅销量2021Q4下降,2022Q1回升工业硅2021Q4销量为8.98万吨,环比-44.43%;2022Q1销量为16.34万吨,环比+81.91%。根据年报信息,2021年四季度后,硅价暴涨导致下游利润大幅下滑,乃至亏损;下游开始集体抵制高价硅,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公司四季度的工业硅销量环比减少,后部分企业和中间贸易商获利抛货,硅价又出现大幅下跌回调,下游需求恢复,2022Q1工业硅销量环比增长。完善产业链建设,发挥上下游协同效应一方面公司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公司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同时生产工业硅和有机硅,从而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首先工业硅为有机硅业务保证了原料供给,反过来有机硅业务保证了工业硅的稳定销售;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原料端公司采购硅矿石及煤炭均在生产基地周边地区向供应商采购,一般与供应商签署长期协议,以保证原材料成本优势;产品端公司已成为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的重要供应商之一。稳定的供应链关系为业务持续拓展奠定了基础。打造煤电硅一体化项目,巩固硅基新材料行业龙头地位公司在煤电硅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工业硅、有机硅产能及市场占有率,不断完善有机硅下游产品,陆续启动有机硅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工业硅东部合盛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及云南生产基地的项目建设,在建有合计120万吨的工业硅项目和40万吨的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预计今年完工。公司将进一步延伸工业硅、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线,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稳健发展,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扩大行业领先优势。重视自主研发和技术积累,掌握工业硅及有机硅全产业链生产的核心技术2021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5.55亿元,同比+141.85%,截至2021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共1265人,同比+253.35%。截至2021年末,公司取得授权专利147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的制定或修改29项,发表科技文章二十余篇。通过研发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公司在能耗水平、成本控制、资源利用、柔性生产、产品质量等方面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在逐步缩小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差距。请务必阅读附注中免责条款部分产能利用率提高,产品价格上涨,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52022年主要工作计划提升产能利用率,保障工厂平稳生产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克服疫情等外部不利影响,保障各地工厂有序运行,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实现稳产满产的目标,借助规模优势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促进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全力推进工厂信息化建设及生产设备自动化的改造优化,实现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进一步优化供应商管理体系,通过集中采购模式的全面推行,持续降低采购成本。加大研发投入,保证技术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管理体系,推进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产业链协同作用进一步延伸工业硅、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线,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稳健发展,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扩大行业领先优势;持续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绿能使用比例,紧跟政策引导,利用科研

立即下载
电子设备
2022-04-29
国海证券
李永磊,董伯骏
22页
0.96M
收藏
分享

[国海证券]: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产业链协同优势凸显,营收净利高速增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6M,页数2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电子设备
2022-04-29
来源:新股专题覆盖:思特威(2022年第42期)
查看原文
公司销售毛利率及净利润率变化 图 4:公司 ROE 变化
电子设备
2022-04-29
来源:新股专题覆盖:思特威(2022年第42期)
查看原文
公司收入规模及增速变化 图 2: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变化
电子设备
2022-04-29
来源:新股专题覆盖:思特威(2022年第42期)
查看原文
半导体设计行业上市公司估值情况:纳芯微的目前估值水位低于行业平均估值
电子设备
2022-04-29
来源: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立足隔离芯片技术优势,拓展模拟芯片产品版图
查看原文
纳芯微的隔离电压放大器具有高抗扰度和高识别能力的优势
电子设备
2022-04-29
来源: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立足隔离芯片技术优势,拓展模拟芯片产品版图
查看原文
纳芯微的隔离电流放大器的信噪比性能强于 TI 和 ADI
电子设备
2022-04-29
来源: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立足隔离芯片技术优势,拓展模拟芯片产品版图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