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上游重新挤压下游-2022年首份企业盈利的5大信号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经济研究 2022 年 03 月 27 日 宏观点评 上游重新挤压下游-2022 年首份企业盈利的 5 大信号 事件:2022 年 1-2 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 5.0%,以 2019 年为基期三年复合增速 21.8%。 核心观点:2022 年首份盈利数据总体不差,但结构显著恶化,特别是上游对中下游、国企对私企挤压再度加剧,私企杠杆大幅抬升。具体看,有 5 大信号。 1、整体看:1-2 月工业企业盈利不差,营收增加是主要支撑,利润率下降拖累盈利约 13.5 个百分点 >整体看,今年 1-2 月工业企业盈利总体不差。增速上看,1-2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 5.0%,高于 2021年 12 月的 4.2%;以 2019 年为基期的三年复合增速 21.8%,也高于 2021 年的两年复合增速 18.2%;绝对值看,1-2 月工业企业利润 1.16 万亿(2021 年 1-2 月为 1.11 万亿、疫情前 2016-2019 年同期均值为 8683.3 亿元),也是同期历史最高水平。 >归因看,盈利不差主要源于营业收入增加的支撑,利润率下降拖累盈利约 13.5 个百分点。1-2 月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 13.9%,显著高于利润增速;三年复合增速 10.9%,也高于 2021 年的两年复合增速 9.7%。具体看,营收高增背后体现的是量、价两方面的支撑:1-2 月工业增加值、PPI 分别为 7.5%、8.9%,均高于市场预期;三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7.9%、3.2%,高于 2021 年的两年复合增速 6.2%、3.0%。但是,利润率明显回落对企业盈利存在拖累,1-2 月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 5.97%,同比下降 0.5 个百分点(统计局可比口径),相比 2021年全年下降 0.8 个百分点,而背后体现的正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中下游利润被挤压。如果按照 2021 年的利润率简单匡算,利润率下降对盈利的拖累约为 13.5 个百分点,即如果按照 2021 全年的利润率水平,相同营收情况下 1-2 月盈利增速应为 18.5%左右。 2、上下游看:大宗价格上涨继续扰动盈利结构,上游对中下游盈利的挤压再度加剧,盈利结构显著恶化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继续扰动盈利结构,上游对中下游盈利的挤压再度加剧。1-2 月上游(采掘+原材料)利润占比跳升 2.1 个百分点至 53.7%,相比 2021 年 10 月的高点再度上升约 1.3 个百分点,创 2005 年 8 月以来新高。其中,采掘行业利润占比跳升 8.2 个百分点至 20.2%,相比之下 2021 全年采掘行业盈利占比均值为 10.1%、2012-2019 年均值为 9.8%。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占比回落 6.1 个百分点至 33.5%,表明大宗价格上涨不仅挤压中下游行业盈利,对原材料制造行业盈利也存在挤压;同时黑色、通用设备等行业盈利都明显下降,也表明下游需求仍然偏弱,稳增长举措还需进一步出台。中游设备制造利润占比大幅下降 6.5 个百分点至 23.6%,一方面跟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季节因素有关(2012-2019 年 1-2 月中游利润占比下降均值为 5.2 个百分点)。下游消费制造利润占比回升 3.8 个百分点至 18.5%,主要体现春节需求增加的影响。公用事业利润占比提升 0.6 个百分点至 4.2%,为 2020 年 8 月以来占比首次提升,主要体现电价浮动范围扩大、春节前煤炭价格阶段性回落的影响。 >往后看,延续此前判断,鉴于限产纠偏、保供政策持续落地、经济下行等因素,“上游盈利占比下降、中下游盈利改善”应是 2022 年的基准情形;但考虑到俄乌冲突的不确定性、稳增长政策发力、长协锁定价格等因素影响,短期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仍将处于高位,可能对上游盈利占比下行、中下游盈利改善的幅度形成扰动,倾向于认为短期上游利润占比仍将处于顶部区间(50%以上)。 3、分行业看:关注两大特征,PPI 短期高位仍是观察细分行业盈利的主要逻辑、下游需求仍然不足 >三大产业看:1-2 月采矿、制造、公用事业利润三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49.3%、15.5%和-11.6%,2021 年的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40.4%、19.1%和-19.9%,采矿业利润增速扩大,公用事业利润降幅收窄。 >细分行业看:如果按照量、价、利润率三方面进行拆解,两大特征值得关注:一是 PPI 短期高位仍是企业盈利的主要逻辑;二是下游需求不足,稳增长相关举措仍需进一步出台。1)总体看,1-2 月利润三年复合增速超过20%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两部分:一是上游的煤炭采选、油气开采、黑色采矿、有色采矿、化工、有色冶炼等,刚好也是年初以来市场表现较好的行业,市场交易的应主要是大宗涨价、PPI 短期维持高位的逻辑;二是中游的专用设备、汽车制造、电气机械、通信电子、仪表仪器、其他制造、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这些行业年初以来表现欠佳。但应关注的是,上述行业的下跌主要受情绪的压制,目前看行业盈利并无太大问题。2)边际上看,除上游采矿、下游消费制造中的必选消费(烟草制品、酒类饮料、食品制造等)外,其他细分行业利润率基本都有所回落。归因看,前者主要受益于大宗价格延续高位,后者主要受益于春节需求增加。3)剔除价格因素的销售数量更能反映真实的供需变化,1-2 月 39 个细分行业中有 18 个销售数量增速回落,相比去年 12 月增速回落的行业略有增加。其中,销售数量回落较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中游设备制造的专用设备、交运设备、仪表仪器,下游消费品制造中的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印刷等,表明地产、以及其他终端消费需求仍然偏弱。4)其他值得关注的行业包括:3 月国内疫情明显反弹,下游消费品制造相关行业的盈利应还未完全反应疫情的影响;俄乌冲突导致的油价上涨也主要集中在 3 月,当前盈利数据也还未完全反应油价上涨的影响。 4、库存端看:1-2 月增速延续回落,不同产业链继续分化,煤炭、投资链多数季节性补库 >整体看,1-2月规上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速回落 0.3个百分点至 16.8%,三年复合增速回落 1.4个百分点至 10.3%,均为连续 2 个月回落。但是,值得关注的是,1-2 月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库存仍在上行,表明 1-2 月库存增速回落主要是价格因素影响,考虑到短期 PPI 可能仍将处于高位,库存增速回落的幅度和节奏仍待观察。但全年看,由于经济下行压力、PPI 整体趋降、M1 同比等前瞻指标信号,预计工业企业可能延续去库。 >分产业链看,煤炭资源链、投资链多数补库,消费链部分原材料库存仍处高位。高频数据看,煤炭港口库存仍然偏低,考虑到后续气温回升、煤炭消费进入淡季,电厂可能利用未来 1-2 个月的时间加速补库。投资链看,基建、地产产业链的沥青、PVC(主要用于管材)等季节性补库,螺纹钢则已开始去库。消费链看,汽车整车库存延续小幅回升,纺服产业链的涤纶长丝等库存仍处高位。 5、企业类型看:盈利方面,国企挤压私企再度加剧;杠杆率方面,国企私企杠杆之差明显走阔 >利润增速:1-2 月国企、私企利润分别同比增 16.7%、-1.7%,三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30.2%、13.8%,20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上游重新挤压下游-2022年首份企业盈利的5大信号,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4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