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专题研究报告:政策底到市场底如何演绎?
国海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022 年 03 月 27 日 专题研究 策略研究 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胡国鹏 S0350521080003 hugp@ghzq.com.cn 证券分析师: 袁稻雨 S0350521080002 yuandy@ghzq.com.cn [Table_Title] 政策底到市场底如何演绎?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最近一年走势 相关报告 《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 从历次外资流出行为看当前配置思路 *胡国鹏,袁稻雨》——2022-03-20 《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 市场调整后的性价比如何? *胡国鹏,袁稻雨》——2022-03-12 《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 何时选大,何时买小—风格研究系列 2 *胡国鹏,袁稻雨》——2022-03-11 《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 油价破百后市场将如何演绎? *胡国鹏,袁稻雨》——2022-03-06 《 ——3 月月报 : 成长归来 *胡国鹏,袁稻雨》——2022-02-27 投资要点: ◼ 核心要点: ◼ 1、2008 年以来 A 股共出现 5 次阶段性底部,分别发生在 2008年 11 月、2012 年 12 月、2016 年 1 月、2019 年 1 月和 2020 年3 月。市场底出现前往往伴随着高层喊话稳定预期以及金融监管部门救市政策的密集出台,这些举措多被确认为政策底。政策底信号确认后,无论是对前期监管政策过严的纠偏,还是货币、财政领域刺激政策的再加码,均有迹可循。 ◼ 2、A 股“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的周期见底特征较为清晰,市场底一般滞后于政策底 1-3 个月左右出现,政策发力的初现成效导致市场对未来经济预期开始由悲观向乐观转变。经济底一般滞后于政策底 3-6 个月左右出现,标志着前期压制市场的负面因素得到根本性缓释,之后 A 股也开始从底部企稳回升。 ◼ 3、政策底到市场底的 A 股,尽管宽基指数收益大概率仍为负,且伴随着强势行业补跌情形的出现,但市场下跌斜率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结构性机会开始逐步显现,A 股并非全无机会。基本面逻辑最顺、业绩最具有确定性的板块是这一时期的领涨主线,比如 2020 年 2-3 月的 TMT 板块和 2018 年 Q4 的小盘股,而前期超跌行业的反弹往往不具备持续性。 ◼ 4、3 月 16 日召开的金融委会议呵护市场意图明确,引发今年 A股调整的部分负面因素已经得到监管层积极回应,本轮政策底已现。而市场底大概率会滞后出现,当前 A 股依旧处于磨底阶段,市场底信号的确认需要看到超常规政策的进一步发力或者宏观经济的触底企稳,以及海外负面扰动得到缓释。 ◼ 5、行业配置方面,本轮政策底到市场底之间关注三条投资机会,一是滞后于经济周期变化并能反映通胀的后周期品种,包括煤炭、石油石化、农林牧渔等。二是政策边际放松预期较强的房地产以及受益于地产链条企稳的银行等大金融板块。三是前期调整较充分、当前性价比已经开始显现的低估值成长板块,包括TMT、医药生物等。 -0.2092-0.1553-0.1014-0.04750.00640.060321/3 21/4 21/5 21/7 21/8 21/9 21/1021/1121/12 22/1 22/2 22/3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 ◼ 摘要: 1、2008 年以来 A 股共出现 5 次阶段性底部,分别发生在 2008 年 11月、2012 年 12 月、2016 年 1 月、2019 年 1 月和 2020 年 3 月。市场底出现前往往伴随着高层喊话稳定预期以及金融监管部门救市政策的密集出台,这些举措多被确认为政策底。政策底信号确认后,无论是对前期监管政策过严的纠偏,还是货币、财政领域刺激政策的加码,均有迹可循。2008 年 9 月 18 日三大救市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本轮政策底的确立,11 月 5 日“四万亿”计划推出后股市正式止跌企稳。2012 年的政策底确立于国庆节前后,在十八大会期确定后,维稳政策陆续出台。市场底则在 12 月初出现,伴随政治局会议对 2013 年经济工作的定调,市场在触及 1949 点低点后迅速回升。2015 年 8 月25 日晚央行时隔两月再次双降等救市政策密集出台标志着本轮政策底确立,2016 年初市场预期经济企稳,开始从底部反弹。2018 年 Q3金融政策为应对国内经济失速下行以及美国的关税冲击下逐步放宽,部委集中喊话支持资本市场是政策底确立的信号,市场自此在经历了全年下跌后进入最后的磨底阶段,市场底部在 2019 年 1 月正式确立,降准和经济数据企稳是市场底部确立的信号。2020 年初的政策底为应对国内新冠疫情导致封城对经济产生的冲击而确认,市场底则是在我国新冠疫情缓解、美联储宣布无限 QE 后确认。 2、 A 股“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的周期见底特征较为清晰,市场底一般滞后于政策底 1-3 个月左右出现,政策发力的初现成效导致市场对未来经济预期开始由悲观向乐观转变。经济底一般滞后于政策底 3-6 个月左右出现,标志着前期压制市场的负面因素得到根本性缓释,之后 A 股也开始从底部企稳回升。2008 年的政策底领先市场底一个半月左右,经济底则滞后于市场底出现,前期投资者对经济前景信心不足是导致市场再度走弱的主因。2012 年的政策底与经济底基本重合,市场底则滞后两个月后方才出现,在缺乏超常规刺激政策的情况下,情绪面的扰动是市场反弹后再次回落的主因。2015-2016 年的市场底滞后政策底约 5 个月,“熔断”机制设计缺陷、汇率贬值压力叠加经济修复预期不稳主导了本轮下跌。2018 年的政策底至经济底持续了 54 个交易日,期间宽基指数震荡磨底,市场情绪在三季报业绩不及预期的背景下维持疲弱,随着 2019 年初经济阶段性企稳,市场情绪才有所修复,市场与经济同步见底回升。2020 年政策底至经济底持续了 36 个交易日,期间宽基指数震荡下行,市场恐慌情绪是主导因素,后续在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和美联储的超常规刺激下经济底与市场底同步确认。 3、政策底到市场底的 A 股,尽管宽基指数收益大概率仍为负,且伴随着强势行业补跌情形的出现,但市场下跌斜率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结构性机会开始逐步显现,A 股并非全无机会。基本面逻辑最顺、业绩最具有确定性的板块是这一时期的领涨主线,比如 2020 年 2-3月的 TMT 板块和 2018 年 Q4 的小盘股,而前期超跌行业的反弹往往不具备持续性。过去几轮政策底到市场底的 A 股市场,尽管宽基指数在大多数情况下收益仍为负,且伴随着强势行业补跌情形的出现,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3 但市场下跌斜率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结构性机会开始逐步显现,全市场并非全无投资机会。这一时期的领涨主线往往是基本面逻辑最顺、业绩最具有确定性的板块,而不是前期跌幅最大的行业。主要原因是市场在处于磨底阶段时,投资者的情绪与风险偏好也处于绝对底部,同时资金青睐的也是基本面最清晰、上涨阻力最小的板块,而前期超跌行业由于需要数据和更多信息
[国海证券]:策略专题研究报告:政策底到市场底如何演绎?,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2M,页数2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