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及服务行业:明确氢能重要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关键核心技术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环保工程及服务 环保工程及服务行业 1 / 6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Main] 明确氢能重要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关键核心技术 增持(维持) 投资要点  事件:2022 年 3 月 23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  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首发,明确氢能在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战略地位。规划提出充分发挥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作用及大规模、长周期储能优势,将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发展现状:我国年制氢产量约 3300 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标准的约1200 万吨。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 300 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2)三期目标:①到 2025 年: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 5 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 10-20 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100-200 万吨/年。②到 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③到 2035 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3)四维部署:①构建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建设专业人才队伍;②推进制氢、储运、加氢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③推进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多元化示范应用;④完善氢能发展政策和制度保障。  制氢: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副产氢,长期主攻可再生能源制氢。因地制宜选择制氢技术路线,1)在焦化、氯碱、丙烷脱氢等行业集聚地区,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鼓励就近消纳,降低工业副产氢供给成本。2)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示范规模,探索季节性储能和电网调峰。3)推进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光解水制氢、海水制氢、核能高温制氢等技术研发。短期来看,工业副产氢已具备产业基础,综合考虑制氢成本和碳减排,最具经济性。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制氢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低于 0.15 元/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制氢具备经济性。  储运&加注:提高气态储运效率加速降本,坚持需求导向有序布局加氢站,支持油气站改扩建&站内一体化加氢模式。1)储运环节,提高高压气态储运效率,加快降低储运成本,有效提升高压气态储运商业化水平。推动低温液氢储运产业化应用,探索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储运方式应用。开展掺氢天然气管道、纯氢管道等试点示范。2)加注环节,坚持需求导向,统筹布局建设加氢站,有序推进加氢网络体系建设,支持现有加油加气站改扩建加氢站,探索站内一体化加氢新模式。  应用: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车应用,2025 年保有量目标 5 万辆。《规划》要求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分布式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交通领域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客、货汽车市场应用空间,逐步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探索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领域应用。截至 2021 年燃料电池车底保有量达 0.89 万辆,2025年保有量目标约 5 万辆。京津冀、上海、广东和河北示范城市群到 2025年氢燃料车推广目标合计不低于 2.8 万辆。  投资建议:首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布,对制氢-储运-加注-应用指明发展目标和着力方向,重点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攻关和规模化应用,加速全产业链发展。建议关注:制氢【九丰能源】、【金宏气体】;加注设备【冰轮环境】、【厚普股份】;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亿华通】、【泛亚微透】、【腾龙股份】、【美锦能源】、【宇通客车】。  风险提示:政策推广不及预期,财政支出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Table_PicQuote] 行业走势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1、《环保工程及服务行业周报:反弹开启,估值修复,2022 年政策继续推进双碳政策&固危废处置&管网建设》2022-03-21 2、《东吴碳中和系列报告:电池再利用 2.0:十五年高景气长坡厚雪,再生资源价值凸显护航新能源发展》2022-03-16 3、《环保工程及服务行业周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022-03-14 [Table_Author] 2022 年 03 月 24 日 证券分析师 袁理 执业证号:S0600511080001 021-60199782 yuanl@dwzq.com.cn 研究助理 赵梦妮 zhaomn@dwzq.com.cn -11%-6%0%6%11%17%2021-032021-072021-11沪深300 2 / 6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点评报告 事件: 2022 年 3 月 23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 1. 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发布,明确重要战略地位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规划》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 3300 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 1200 万吨。国内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 300 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总体看,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着力扩大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和应用比重。《规划》目标为,1)到 2025 年: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 5 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 10-20 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100-200 万吨/年。2)到 2030 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3)到 2035 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规划》从四个维度指明重点任务,1)系统构建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建设专业人才队伍;2)统筹推进制氢、储运、加氢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3)稳步推进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多元化示范应用;4)加快完善氢能发展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 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氢能技术链条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实用需求,亟需从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创新突破,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例如,严重影响燃料电池寿

立即下载
综合
2022-03-24
东吴证券
袁理,赵梦妮
6页
0.61M
收藏
分享

[东吴证券]:环保工程及服务行业:明确氢能重要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关键核心技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1M,页数6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北新建材财务报表
综合
2022-03-24
来源:石膏板主业定价力凸显,高质发展依然在路上
查看原文
2021 净利润现金含量为 109.14% 图表 6:资产负债率 26.52%,较 20 年末+2.69%
综合
2022-03-24
来源:石膏板主业定价力凸显,高质发展依然在路上
查看原文
2021 毛利率 31.83%,同比-1.85pct 图表 4:2021 期间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
综合
2022-03-24
来源:石膏板主业定价力凸显,高质发展依然在路上
查看原文
东方锆业控制的上游锆资源储量现值
综合
2022-03-24
来源:2021年年报点评:锆行业持续景气,产业链布局加速进行
查看原文
公司海外矿产布局
综合
2022-03-24
来源:2021年年报点评:锆行业持续景气,产业链布局加速进行
查看原文
预计2026年全球锆市场规模将达到28.88亿元
综合
2022-03-24
来源:2021年年报点评:锆行业持续景气,产业链布局加速进行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